首页 > 社会·法治

“高龄产妇”比例十年翻一番 背后原因何在?

2023-06-13 03:35:46

来源:成都商报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儿科主任顾蔚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其所在的医院,高龄孕产妇已占据20%~25%;而2011年,这一比例约为11%,这意味着10年来几乎翻了一番。

  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不是“个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经过采访发现,这一情况已逐步在多家医院显现。尤其在当前生育潮“降温”的背景下,高龄产妇的比例反升引人关注。

  业内专家分析,抛开“二孩”“三孩”政策影响外,随着女性教育年限的延长,结婚生子的“最优先级”已经发生变化,生育年龄被推迟。另一方面,随着高龄孕产妇比例的增加,其自身的生产风险、医院医疗服务也随之面临着一定压力。

  现象/

  生育潮“降温”

  高龄产妇占比却在上升

  面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数据,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主任罗丹并不感到意外。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所在的医院也是如此。

  罗丹介绍,虽然没有做过具体的数据统计,但就产科现状来看,“20多岁的临盆女性比例在减少,大多数都是30多岁的产妇。”她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刚完成两台手术,产妇的年龄分别是38岁和40多岁。湖南长沙市某医院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该医院高龄产妇的比重明显高于2022年及2021年同期。浙江丽水市某医院工作人员表示,仅其个人接触的产妇而言,相比于10年前,去年35岁以上产妇的占比确实有所增加。

  此外,记者从多家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近年来高龄孕产妇的比例也呈现增加态势。

  而需要注意的是,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多家医院的分娩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4万人。另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2年人口相关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一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二是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生育热潮“降温”的背景下,高龄产妇的比重增加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

  “近年来,抛开‘二孩’‘三孩’,中心医院接收的高龄产妇中,生育头胎的女性比例也明显增加。”罗丹分析,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或与高等教育普及,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女性的工作能力及独立意识进一步提升有关。

  “一名女大学生毕业的年龄是22岁左右,再读三年研究生毕业是25岁左右。”罗丹说,暂不论还有读博士的女生,这样的女性在社会上的数量越来越多。毕业后,很多女性希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生活上实现经济独立,结婚生子已非最优先级,生育的年龄被推迟。

  她们说/

  看重“自由”“独立” 生育不再是第一位

  在医学上,通常将35岁及以上的初产产妇称为“高龄产妇”。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对话多位高龄产妇。

  “生活应该像一首歌,拥有它自己的韵律。”1981年出生的戴糕(化名)描绘着她的生活现状。戴糕常年在成都生活,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一家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这份工作,除了严谨的行事风格,更需要强大的责任心。

  这些年她坚持自己追求自由的信念,不愿被孩子切断自己与自由的联系。“年轻时我就看过、听过身边的宝妈们吐槽带娃的辛苦。这种辛苦绝不仅是熬夜喂奶等身体上的辛苦,也是心累。”戴糕说,她害怕在需要享受自由的年纪失去自由,她担心在失去自由之后又怀念自由。求而不得,她接受不了。戴糕不抗拒生娃,只是需要心理准备。就像35岁那年,她遇到现在的丈夫,对方的温柔体贴,让戴糕确定,“结婚,我准备好了。”

  婚后5年,丈夫的陪伴和鼓励,给她足够的安全感。“信任,是我生娃的标准。这个标准,来自我的直观感受。”戴糕说,她不是丁克一族,从不为了不育或晚育而刻意推迟生育年龄。戴糕始终认为,40岁的女性生娃,并非毫无优势。这时的女性心智成熟、善于沟通,更有耐心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戴糕的父母常说,“要在合适的年龄生孩子。”什么是“合适的年龄”,她说,标准答案只在自己的内心。

  和戴糕想法类似,Fiona注重女性的独立意识。她从35岁结婚后,一直和丈夫居住在北京。“我从读大学时,已经确定自己在30岁之前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上;在35岁时结婚,选择一个能接受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规划的丈夫。”Fiona说,丈夫比她小6岁,但思想非常成熟,也懂得照顾她,鼓励她坚持自己的人生规划。

  2022年,Fiona正好40岁。这是她决定生育第一胎的年龄。因为年龄因素,她选择人工受精的方式完成生育。“我的运气不错,第一次促排卵后,取得十余个卵泡,其中有6个成功受精形成胚胎,并一次性怀孕。”Fiona说,她终于赶在40岁时实现怀孕生子的规划。

  坎坷/

  备孕十几年 靠人工辅助生殖终圆梦

  今年和戴糕同岁的依兰(化名),正在备孕三胎。作为一家珠宝品牌公司主理人,在大多数外人眼中,她是一名女强人。然而,她并不认为这个标签和高龄产妇有直接关系。

  依兰表示,“我在40岁的年纪选择备孕,只是因为更在乎爱的感受。”依兰现在身处重组家庭中,现任丈夫是成都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尽管夫妻俩的收入可观,但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的确不小,“我的孩子正在学习小提琴,一年的开支10万元左右。我很希望可以拥有和现任丈夫的第一个孩子。尽管多一个孩子会加大家庭开支,但这种血脉的联系,可以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加紧密和幸福,我们都认为值得。”

  依兰说,“在过去的近20年里,我都在拼事业。如今选择第二段婚姻,也是开启我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尤其是在孩子身上。”

  今年已经是39岁的阿潇(化名)备孕第15年了。因为自身的双边输卵管均不畅通,导致自然受孕的概率极小。曾经她的主治医师建议进行人工辅助生殖,被她拒绝。她相信通过治疗,身体上的问题一定可以解决。

  在备孕的前10年,父母、婆婆都劝阿潇进行人工授精。只有她的丈夫始终支持她用药物辅助治疗,进行自然受孕。“我觉得我是‘一根筋’,有自然受孕的执念。”阿潇表示。

  直到备孕第11年,婆婆在买菜时发生滑倒,左腿骨折,这一意外才改变了阿潇的想法。“婆婆说我和我丈夫每天要加班,只请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保姆照顾她,让她心里空落落的。如果有孙子在旁边照顾,她就不会那么丧气。”阿潇说,当时她的心软下来,开始反思自己会不会太自私。

  在和丈夫沟通,咨询了好友同事的意见后,阿潇才最终决定人工授精。“当时他们说我该圆梦了,就当是为了家人和自己,生个娃吧。”阿潇说,“可能我内心早就希望接受人工授精,只是一直不承认罢了。”

  那时起,她经历了各种检查、长期促排卵、胚胎移植等阶段;最终,因为胚胎质量不高失败了。一次过程就要经历数月,而她连续失败4次。直到她备孕第14年,进行第5次人工授精。这一次,阿潇成功了。去年,她顺利产下一名女婴,“放下了,满足了。我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爸妈、婆婆,甚至丈夫都笑得那么开心。”阿潇说。

  ▲专家观点

  “高龄”伴随风险

  应从多方面保障女性在最佳年龄生育

  无论出于何因,在高龄产妇增加的同时,还需注意的是,她们在生育和产后恢复时,相比于年轻女性生育,风险明显增加。

  罗丹表示,高龄产妇与年轻产妇相比,需更加重视各类指标,“我们会对产妇进行评分。评分指标包括产妇的血压值、血糖值、体重指数等。”评分等级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其中绿色是正常等级,危险等级依次递增,当达到红色则不建议妊娠。如果一切指标正常,罗丹建议,产妇要注意体重管理,定期进行重要指标检查,比如血压、血糖、心率等。

  此外,罗丹提出还需重视女性在产后的心理健康。“一些女性生完孩子后,出现产后焦虑的现象。”罗丹说,客观来讲,高龄产妇相比于20多岁的产妇,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但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生活和良好心态,可以帮助高龄产妇加快身体恢复的速度。

  如何让更多女性在最适合的年龄生育?罗丹表示,这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

  家庭层面,可以给丈夫延长陪产假。尽管目前男性也有产假,但时间过短,无法专心和妻子共同面对生育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果延长丈夫的陪产假,妻子可有更多时间恢复身体机能;同时,有丈夫的时刻陪伴,妻子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也会下降。

  工作层面,可以给予为产妇保留孕前岗位的公司一定的税收减免,鼓励企业为女性生育提供支持。社会层面,现在越来越关注托育机制的建设,它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性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待托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后,它将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实习记者 胡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未来四天北京将持续高温 局地最高温可达39℃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陈杭)记者13日从北京市气象局获悉,14日至17日北京市平原地区预计连续4天最高气温均在35℃及以上,其中16日、17日预计达到本次高温过程的峰值,18日最高气温下降至32℃左右,本轮高温天气结束。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表示,6月14日至17日受暖气团控制,北京市天气以晴为...

    时间:06-13
  • 水立方:场馆外围市政供热管道突发爆裂 部分业态暂停营业

      中新网6月13日电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13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紧急通知称,因场馆外围市政供热管道突发爆裂,影响水立方场馆供热,游泳、嬉水乐园、蓝旗亲子游泳业态即日起暂停营业,预计周末恢复市政供热,具体恢复营业时间以通知为准。场馆参观、冰场等业态正常开放。图片来源:水立方微信公众号...

    时间:06-13
  • 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再起 城市青年“回流”亲近家乡

      (神州写真)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再起 城市青年“回流”亲近家乡  中新社太原6月13日电 题: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再起 城市青年“回流”亲近家乡  中新社记者 李新锁  起个大早,从山西太原驾车3小时翻山越岭,赶在午餐前到达柳林县下塔村,“只为看一眼黄河,赶一场庙会”。“85后”高玉东的家乡位列第五...

    时间:06-1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东台黄海滩涂变“聚宝盆”:引来百鸟舞 崛起“风光渔”

      中新网盐城6月13日电(记者 谷华)夏天的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上生机盎然,天地之间不时飞过鸟儿的身影,它们在这里无拘无束地觅食,清脆的鸣叫声远近相和。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是其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条子泥湿地地处黄海辐射沙脊...

    时间:06-13
  • 天津警方开展打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抓获涉案人员2100余名

      中新网天津6月13日电 (周亚强)记者13日从天津市公安局获悉,自2022年11月天津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清风2023”专项行动以来,共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和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8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25个,捣毁赌博窝点22处,抓获涉案人员2100多名,查扣赌资800余万元。  据了解,专项行动中,天津公安机关...

    时间:06-13
  • 螺蛳粉的灵魂配菜 广东清远西牛麻竹笋“剑指”百亿产值

      中新网清远6月13日电 (程景伟 赖豪杰 梁木兰)近年来,又香又“臭”的螺蛳粉成为美食界的“网红”,而来自广东清远英德市西牛镇的麻竹笋便是广西柳州螺蛳粉的灵魂配菜之一。  英德是中国麻竹笋之乡。在当地,麻竹笋被誉为“剥皮黄金”,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当地现有麻竹笋种植面积约80万亩。  西牛...

    时间:06-13
  • 青海多部门联合建立“中华水塔”守护人+公共利益代表机制

      中新网西宁6月13日电(祁增蓓)记者13日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该院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会签《关于建立“中华水塔”守护人+公共利益代表行政执法与公益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

    时间:06-13
  • 去年江西无偿献血人次近50万 献血量超166吨

      中新网南昌6月13日电 (记者 吴鹏泉)13日,江西举行庆祝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全省联动活动。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2022年江西省无偿献血人次近50万,献血量超166吨,连续17年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  近年来,江西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采供血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为保障人民群...

    时间:06-13
  • 浙江义乌通报福田小学一教师体罚学生:已责令学校解除其聘用合同

      中新网6月13日电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13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称,2023年6月12日,接有关“福田小学一老师体罚学生”举报后,义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  经查,该涉事教师存在体罚学生行为。目前,已责令学校解除该教师聘用合同。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依...

    时间:06-13
  • 江歌母亲:刘鑫不服二审判决申请再审

      13日,江歌母亲江秋莲@苦咖啡-夏莲 微博发文称,其收到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书:刘暖曦(曾用名: 刘鑫)因与你生命权纠纷一案,不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30日作出的(2022)鲁02民终149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已立案审查。2022年12月30日,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暖曦(原名刘鑫)生命...

    时间:06-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