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古意浓浓 非遗“点亮”民众生活

2023-06-10 20:27: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让文物“活起来”、非遗市集、在线与传承人共同沉浸式游园……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各区以不同的形式让非遗“点亮”生活,让文物“活”起来;各方探索开展多种沉浸式非遗体验,带人们在“十二时辰”中充分感受非遗魅力。

中医专家为民众义诊,传播中医文化。 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10日,来自中国各地的20多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主题沙龙。“非遗二代”“非遗三代”与动画、漫画、游戏、潮流玩具等不同领域的年轻艺术家、团队开展联合创作。双方自由组队,以龙年为主题进行创作,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融合出别具特色的新花样。据了解,上海静安区现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41项,在“静享非遗·安若雅集”静安区非遗主题活动中,一边是恬静闲适的古风集市,一边是传统民族音乐——江南丝竹与西方爵士音乐正在Swing互动,“时尚感”与“烟火气”在这里美美与共。

“云游圣三一堂”开播。 黄浦区文旅局供图

  当日举行的“大医‘静’诚”上海市中医医院义诊,邀请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朱氏内科、唐氏妇科、徐氏(小圃)儿科诊疗医术、陈氏外科疗法、韩式肝病疗法的传承者为民众切脉问诊。10日,《2023年度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希望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和传承。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管理处处长李晶致辞。 黄浦区文旅局供图

  在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区,让文物“活起来”——考古黄浦年轮发布仪式开启了该区推动“海派城市考古”的新篇章。当日,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考古黄浦年轮”标志。该标志取该区地理范围为造型轮廓,融入树木年轮纹理元素,以红、蓝、绿三色分别代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搭配象征黄浦的主题色,清新淡雅,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

民众在古猗园体验顾家纸绣。 古猗园供图

  据悉,近年来,黄浦区超过90%的不可移动文物已配置“建筑可阅读”二维码,另有近20条各类主题的“海派城市考古”线路,串联起分散的文物建筑,勾勒出历史年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管理处处长李晶当日表示,文化遗产既是“建筑中的好书”,也是上海历史的“精华读本”。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宿新宝表示,今后将定期推出“秒懂建筑”的短视频。

药斑布印染工艺展示。 古猗园供图

  据介绍,黄浦虽然是上海面积最小的区,但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在全上海的占比却近六分之一,分布密度为全市最高。近年来,该区推出的“海派城市考古”,希望借鉴传统考古范畴“价值发现”功能,让文物“活起来”,成为触发历史记忆、焕发时代新生的重要途径。黄浦区文旅局方面介绍,此番提出“考古黄浦年轮”的概念,旨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推广“海派城市考古”活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如今,随着“海派城市考古”项目的推进,黄浦区以“考古黄浦年轮”为主题,已推出“跟着书本去考古——心中的信仰,脚下的力量”“跟着画作去考古——探寻上海近现代美术文化带”“跟着城墙去考古——走进老城厢里的明代望族”三条概念线路,在活化文物、促进文旅融合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当日,考古行走——“寻找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在外滩”首发,3支队伍50余人次参与;“云游圣三一堂”同步开播。据悉,圣三一堂被认为是19世纪上海近代建筑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钟楼高逾48米,当时是外滩沿线的制高点。2019年,圣三一堂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派雕塑瓷制作展示。 古猗园供图

  在郊区嘉定,百年古园——古猗园内,江南丝竹、评弹、上海说唱等轮番上演。鸢飞鱼跃轩内,江南丝竹悦耳动听;白鹤亭内,黄渡沪书娓娓道来“白鹤南翔”的传说……徜徉亭台楼阁间,游人们可以沉浸式感受徐行武术、马陆蔑竹、顾家纸绣等传统文化之美。南门香樟林内的非遗市集热闹非凡:娄塘塌饼、长兴楼面点、华亭十月白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海派花丝镶嵌、形随心动的海派雕塑瓷制作等使人目不转睛。当日,直播互动游园体验活动同步展开,民众线上与传承人共享沉浸式游园“移步换景”之美。

  据悉,上海古猗园是沪上首家“非遗主题公园”,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天开放的公园社会文物鉴定点吸引了众多民间收藏者。在古猗园的鸳鸯厅内,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钱币学会等的专家们与收藏爱好者分享收藏经验、交流鉴赏知识。(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快乐剧种”唱百年 “青春力量”焕新非遗传承

      中新网南宁6月11日电 题:广西“快乐剧种”唱百年 “青春力量”焕新非遗传承  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彩调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彩调音乐清新明快、优美动听,在众多的地方戏曲中具有独特魅力。我想全面系统地学习彩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彩调艺术发扬光大,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广西“90...

    时间:06-11
  • 多项报告及研究成果发布 为绿色产业发展升级增添动能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张素 刘一)6月11日,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拉开帷幕。记者采访获悉,相关团队在此间发布一系列报告及研究成果,以期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发布的报告包括《中国新能源汽车筑梦欧洲》《英国企业在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的未来机遇》《新型...

    时间:06-11
  • 男子杀害母女抛尸山腰 内蒙古警方追凶10年终擒凶

      中新网赤峰6月11日电 (记者 张林虎)“10年了,这起命案终于破了,这对母女终于可以安息了。”11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公安局民警解景伟挠了挠已有白发的头顶,陷入了回忆。  2013年8月7日,巴林左旗公安局接到一村民报警称:家中羊倌放羊时,发现山上沟坎下有一只高跟鞋,还露着半截裤腿,里面还有白...

    时间:06-11
  • 河南密集成立一批文物考古机构

      中新社郑州6月11日电 (阚力)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前后,华夏考古传播创新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学发展联盟、“商文化研究中心”、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文物考古机构,相继在河南郑州揭牌成立。图为6月10日,“商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河南省文物局 供图     记者11日从...

    时间:06-11
  • 探访“东北亚草原第一都”:解密百年契丹王朝

      中新社赤峰6月11日电 题:探访“东北亚草原第一都”:解密百年契丹王朝  中新社记者  张玮  “1100多年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起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上的第一座都城,开创了历时200余年基业的辽王朝,从此,草原丝绸之路从这里蜿蜒向西,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此交融发展。”随着巴林左旗委书记任...

    时间:06-11
  • 广州市监测发现两例猴痘病例

      中新网广州6月11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日发布消息称,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  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

    时间:06-11
  • 西藏阿里:警地携手共谱法治“协奏曲”

      中新网西藏阿里6月11日电 (汤子龙)藏汉双语法律咨询、进边境辖区开展法律宣传、培训法律“明白人”……近日,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与广东普罗米修(阿里)律师事务所举行2023年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签约仪式。这是该支队与广东普罗米修(阿里)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合作的第四个年头。  该支队自机...

    时间:06-11
  • 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东盟专线】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中新社丽江6月11日电 题: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韩帅南  “丽江与琅勃拉邦,一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老挝历史文化名城,且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老铁路开通后,又将两座城距...

    时间:06-11
  • 新疆天山天池“警景”融合 提升景区旅游形象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1日电 (陶拴科)“我的身份证丢了,能帮我找找吗?”11日上午来自广西的游客吴先生,在天山天池景区售票处,不慎遗失身份证,心里万分着急。  吴先生找到景区游客中心便民警务站,正在值班的阜康市公安局天池派出所游客中心便民服务站民警杨波受理了游客的诉求,他微笑着告诉游客:“没事我...

    时间:06-11
  • 实用收藏!高考填志愿你需要知道的事

      202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今年高考招生有哪些新增专业?收好这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