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冯骥才:非遗学人才不是从教室走出 而是从田野走来

2023-06-10 21:35: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天津6月10日电 题:冯骥才:非遗学人才不是从教室走出,而是从田野走来

  作者  孙玲玲

  “田野是非遗的一本大书,田野教学基地不是采风点,更不是文化的观光点,而是非遗学的课堂,是教研的工作站,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说得再形象一些,非遗人才不是从教室走出去的,而是从田野走出来的。”6月10日,正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成立仪式上,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说道。

  “凡是理论上不明白的,田野里全有解释。”冯骥才先生表示,非遗学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使命是为保护与传承非遗提供学术支撑。由于非遗学的本质是一门田野科学,非遗学要切实地服务于田野,就必须在田野中进行,在田野中完成。

  在成立仪式上,冯研院非遗中心主任耿涵介绍,学院经过长时间的考察调研,选取了五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非遗空间——瑞安木活字印刷、西塘传统村落非遗、杨柳青年画、南通蓝印花布和天津皇会,与其所在地政府或其保护传承机构共同建立起第一批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五个基地既体现了中国非遗的丰富多彩,也反映出非遗学所面对问题的复杂多元,需要在具体的文化田野中感知、学习、处理和把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特地发来祝贺视频,他表示,非常赞同冯骥才先生提出的“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的非遗保护理念。首个非遗学硕士授权点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非遗学学科化教育,而田野教学基地的成立是冯先生非遗学核心教育思想的延伸。“在文化的田野中学习、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办法是非遗学的重要路径,田野教学基地的成立为非遗学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思路和关键性的方法。”

  “把书桌搬到田野”是冯研院建院以来一直秉持的教学理念。据介绍,冯骥才先生带领冯研院在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研究和教育方面近二十年来的积累和思考,都来自非遗的田野第一线。自全国首批非遗学交叉学科获批以来,冯研院一方面注重非遗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和知识体系的搭建,另一方面在教学上着力探索和实践非遗学独有的田野教学方式。建立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正是非遗教育走出的关键一步。

  南通蓝印花布染坊里高大的晾架、西塘古镇里的乌篷小船、杨柳青年画国家级传承人霍庆有作坊里的“画门子”,活动当天都被搬进了校园;瑞安木活字传承人王钏巧现场演示捡字排版,鼓词传承人陈春兰用带来原汁原味的民间说唱;天津皇会的传承人们摆出仪仗和会旗,法鼓敲得威风堂堂,中幡舞得虎虎生风,高跷跳得有滋有味。此外,还有广东木偶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崔克勤与大徒弟吕敬贤,以及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斯琴毕力格,从南北两端赶来,一展绝技。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非遗,在遗产日为大学校园增添了绚烂的文化色彩。(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藏阿里:警地携手共谱法治“协奏曲”

      中新网西藏阿里6月11日电 (汤子龙)藏汉双语法律咨询、进边境辖区开展法律宣传、培训法律“明白人”……近日,西藏阿里边境管理支队与广东普罗米修(阿里)律师事务所举行2023年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签约仪式。这是该支队与广东普罗米修(阿里)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合作的第四个年头。  该支队自机...

    时间:06-11
  • 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东盟专线】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中新社丽江6月11日电 题: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韩帅南  “丽江与琅勃拉邦,一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老挝历史文化名城,且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老铁路开通后,又将两座城距...

    时间:06-11
  • 新疆天山天池“警景”融合 提升景区旅游形象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1日电 (陶拴科)“我的身份证丢了,能帮我找找吗?”11日上午来自广西的游客吴先生,在天山天池景区售票处,不慎遗失身份证,心里万分着急。  吴先生找到景区游客中心便民警务站,正在值班的阜康市公安局天池派出所游客中心便民服务站民警杨波受理了游客的诉求,他微笑着告诉游客:“没事我...

    时间:06-11
  • 实用收藏!高考填志愿你需要知道的事

      202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今年高考招生有哪些新增专业?收好这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时间:06-11
  • “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夏播面积超八成

      中新社郑州6月11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工作基本结束。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11日8时,该省已收获小麦8456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9.2%。  河南是中国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小麦年产量占据全国四分之一。  5月底至6月初,河南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抢收...

    时间:06-11
  • 甘肃敦煌掀“大漠旅拍”热潮

      中新网甘肃敦煌6月11日电 (冯志军 李丽文)6月以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游客量持续激增,“单日破万人次”已成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常态化的热闹景象。相比“人流如潮、驼队如龙”的火爆旅游场面,身着“飞天仙子”等古典服饰的“大漠旅拍”则更为抢眼,成为不少爱美游客的“必选动作”。 ...

    时间:06-11
  • 广东揭西加快补齐县域短板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揭阳6月11日电 题:广东揭西加快补齐县域短板 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 程景伟 肖明葵 曾德胜  日前,在广东揭阳市揭西县塔头镇旧住村,只见万亩甜玉米产业园里,农民躬耕田间;灰寨河边,一条新建的水泥村道,掩映在紫薇花荫处,铺开了一幅如诗的美丽画卷。据了解,这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

    时间:06-11
  • 江苏扬州崔致远纪念馆举办2023年“新万金文化学堂”

      中新网扬州6月11日电 (崔佳明 邢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1日,2023年“新万金文化学堂”在江苏扬州崔致远纪念馆举行开学典礼。扬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车国华在开学典礼上说,“扬州市与群山市因文化结缘。希望扬州与群山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加深彼此了解,今后在经贸、...

    时间:06-11
  • 中国新疆第十五届“天莱香牛杯”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鸣枪开赛

      中新网新疆精河6月11日电 (潘琦)11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枪响,中国新疆第十五届“天莱香牛杯”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精河县正式开赛。  本届赛事主题为“骑行、超越、绿色、健康”,比赛历时5天,共设5个赛段,海拔升降差近2000米。整个赛事横穿雪山、戈壁、森林、草原...

    时间:06-11
  • “黑龙江湿地日”活动启动 专家学者共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新网双鸭山6月11日电(马淑芬 记者姜辉)10日,主题为“依法保护修复湿地·合力共建绿色龙江”的“黑龙江湿地日”启动仪式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来自林草和湿地保护相关部门负责人,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地6家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计150余人共探“加...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