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敦煌大漠“逐舞者”:倾心飞天的美,更痴文化的魂

2023-06-10 18:3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甘肃敦煌6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最开始接触敦煌,是因为敦煌舞很美,不管是服装,还是舞姿。当我来到敦煌之后,发现这里不只有飞天的美,还有更吸引人的文化底蕴。”一年多来,通过在甘肃敦煌大漠里演绎精致典雅的“飞天仙子”,“90后”成都女孩奥楠,从互联网众多敦煌舞爱好者中脱颖而出。

  面对“线上圈粉无数,线下围观者扎堆”的众人追捧,奥楠反复强调自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敦煌舞者”,而只是一名敦煌舞的爱好者。尽管如此,初来敦煌的她还是四处寻访敦煌舞传承人,向她们“取经”学习一些敦煌舞蹈中的技巧,让直播过程中的演绎更接近敦煌文化本身,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发现敦煌的美。

图为2023年4月底,敦煌大漠“逐舞者”奥楠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视频直播,吸引游人围观。 冯志军 摄

  在奥楠看来,与敦煌结缘不仅是对于敦煌舞的热爱,可能也有基因里自带的“遗传”。她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的爷爷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在敦煌工作,她的母亲从小也是在敦煌长大,“感觉我和敦煌是在前生前世就有这样的一个结缘,通过网络做敦煌舞传播的时候,遇到了来敦煌的新机遇”。

  近年来,敦煌市委网信办以“壁画变装秀”“飞天舞蹈短视频”“漫说敦煌历史”等形式,弘扬敦煌文化。6月以来,内地很多敦煌舞爱好者涌向敦煌,穿上以飞天服饰为代表的各种古装,在丝绸之路旅游网红“打卡地”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等景区拍照、直播,各种不同的古装服饰也为“大漠孤烟直”的丝路古道增添了无限色彩。

图为身着“飞天装”的敦煌大漠“逐舞者”奥楠。(资料图) 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很多人发现了敦煌的美,并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播,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敦煌是一个很包容的概念,它需要美景、美人等时尚元素去衬托,才能让它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加迷人。”奥楠以自己的经历举例说,网络传播和做艺术其实是两件事情,做艺术要求精益求精,而网络传播只是需要一个画面或者是找到吸睛的点。

  眼下,奥楠打算长期留在敦煌,用直播的形式对外讲述和演绎敦煌故事,同时也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

图为2023年4月底,敦煌大漠“逐舞者”奥楠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视频直播敦煌舞。 冯志军 摄

  “去年,我们从成都一路自驾到河西走廊,然后到了丝绸之路新疆段,感觉永远是探索不完的,而敦煌保留了最吸引人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奥楠说,在敦煌的时光,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热情的敦煌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文化自信,在其他城市都是不多见的,因此她希望能够从一个舞蹈主播,慢慢转型成为敦煌文化传播人。

  如今,奥楠已经认识了不少从天南海北而来扎根敦煌的年轻创业者,他们有的在搜集挖掘、推陈出新丝路美食,有的在潜心研习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手工艺,还有的与她一样通过镜头记录和传播鲜为人知的丝路故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东盟专线】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中新社丽江6月11日电 题:从“修路建桥”到“牵线搭桥”:云南小伙变身老挝侨领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韩帅南  “丽江与琅勃拉邦,一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老挝历史文化名城,且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老铁路开通后,又将两座城距...

    时间:06-11
  • 新疆天山天池“警景”融合 提升景区旅游形象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1日电 (陶拴科)“我的身份证丢了,能帮我找找吗?”11日上午来自广西的游客吴先生,在天山天池景区售票处,不慎遗失身份证,心里万分着急。  吴先生找到景区游客中心便民警务站,正在值班的阜康市公安局天池派出所游客中心便民服务站民警杨波受理了游客的诉求,他微笑着告诉游客:“没事我...

    时间:06-11
  • 实用收藏!高考填志愿你需要知道的事

      202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今年高考招生有哪些新增专业?收好这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时间:06-11
  • “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夏播面积超八成

      中新社郑州6月11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工作基本结束。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11日8时,该省已收获小麦8456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9.2%。  河南是中国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小麦年产量占据全国四分之一。  5月底至6月初,河南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抢收...

    时间:06-11
  • 哈尔滨市松北区一租户“私拆承重墙”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中新网哈尔滨6月11日电 (记者 刘锡菊)11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了解到,利民学苑小区“私拆承重墙事件”调查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9名国家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就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形成专家组意见,认为检测、监测、鉴定及修复方案编制等技术工作程序合理,内容全面,分析...

    时间:06-11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电力通道开工建设

      中新网银川6月11日电 (记者 于晶)6月11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是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将达50%以上。  宁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资规模约1000亿元人民币,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等五省(区)一...

    时间:06-11
  • 辽菜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打造城市美食名片

      中新网沈阳6月11日电 (记者 韩宏)2023辽菜产业发展大会,11日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举办。  以“寻味辽宁 乐享美食”为主题的此次大会,由辽宁省商务厅主办,沈阳市商务局承办,主要包括开幕式、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辽宁美食及特色食材展、“辽菜师傅”技能表演、“寻味辽宁”电商直播、美食品鉴体验...

    时间:06-11
  • 尽享非遗之美 重庆启幕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

      中新网重庆6月11日电 (记者 钟旖)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非遗购物节·第八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10日晚在重庆市长寿区开幕,吸引18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项目参展参演。图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上的非遗技艺展示。 重庆市文旅委供图  梁平木板...

    时间:06-11
  • “深中”海底“牵手”:历时5年,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

      中新网深圳6月11日电 题:“深中”海底“牵手”:历时5年,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海底长城”合龙,“深中牵手”成功。广东省交通集团11日发布消息称,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推出,贯通测量结果表明,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历时5年,这...

    时间:06-11
  • 香港乡亲交流团的壮乡时光:看跨国瀑布 赏天琴弹唱

      中新网崇左6月11日电 题:香港乡亲交流团的壮乡时光:看跨国瀑布 赏天琴弹唱  作者 张广权  用枫叶、红蓝草、黄饭花、紫蕃藤浸泡出液,分别拌着优质糯米,然后合而蒸之。广西崇左当地壮家人连夜手工赶制五色糯米饭招待来自香江之滨的客人。五彩缤纷、鲜艳诱人的糯米饭,令香港市民尹玉冰回味无穷:“入...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