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四川建900余个非遗工坊:助文化传承创新 赋能乡村振兴

2023-06-10 12:41: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6月10日电 (岳依桐 唐倩)将混合各种纯天然香料及藏药材的香泥放入由牛角制成的工具中挤压,一根根粗细均匀的藏香便初具雏形,再经过晾晒、包装,便可进入市场,销往全国各地。10日正值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的慈愿藏香非遗工坊内,42名员工在工坊负责人谢拉的带领下辛勤工作

  “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作为非遗项目马尔康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谢拉长期致力于藏香的传承、创新及推广。他创立的阿坝州慈愿传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产值达到1070万元。“我们将利用好非遗工坊平台,继续发展,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增收。”

  谢拉所说的非遗工坊是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从事生产的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在西部大省四川,900余个各级非遗工坊遍布各地,如毛细血管般连接起强壮有力的文化根脉,在传承创新的同时,赋能乡村振兴。

四川省级非遗项目龙须淡口菜制作技艺带动当地民众增收。 四川省文旅厅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出台《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承担全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制定《四川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4个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3名青年入围“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开辟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走出一条文化传承创新、产业蓬勃发展的融合之路。

  传承是非遗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非遗紧跟时代、拥抱市场的关键,这一链条中,过硬的技能技艺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四川通过实操实训、订单式培训、上门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者技能技艺培训。

  其中,非遗工坊正是相关培训的重要承载点位,更是乡村民众拥抱传统文化的平台。阿坝州理县的囍悦藏羌绣非遗工坊负责人张居悦谈道,截至2022年底,该工坊开展的公益性技能培训,已培训1000余人次,在宣传推广非遗项目的同时,或会吸引更多人踏上技艺传承之路。

谢拉正在制作藏香。 谢拉供图

  从经济效益来看,非遗工坊也为四川多地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川省文旅厅提供的信息显示,泸州、阿坝州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创造出大量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为民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雅安市、攀枝花市落实《四川省非遗工坊管理办法》中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吸纳到非遗工坊就业……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例如,囍悦藏羌绣非遗工坊就采取“企业+合作社+绣娘”模式,打造“我教、你学、你做、我收”的运作方式,绣娘们可以在工坊工作,也可以居家灵活就业,以产业带动的形式拓宽乡镇妇女就业渠道。“工坊已带动300余名脱贫人员就业,年均收入0.5万元至5万元不等。”张居悦介绍。

  产品是非遗工坊发展的核心,为擦亮“金字招牌”,四川各地也因地制宜,频出妙招。德阳市支持非遗工坊合理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工坊知名品牌;绵阳市、乐山市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达州市、眉山市则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生产力,催生出一大批颇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工坊。

四川一非遗工坊内,从业者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四川省文旅厅供图

  利用闲置老粮仓改建成的彭州白瓷非遗工坊,已成为集文化创意、研学教育、艺术展览、消费场景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园。工坊产出的熊猫印象盖碗、天彭牡丹茶具、芙蓉盖碗等产品彰显了浓郁的天府文化特色,还被誉为“天府文化新名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20多项。

  在民众文化自信不断提升的今天,“非遗+”拥有无限可能性。在四川,“非遗+旅游业”“非遗+制造业”等业态的融合发展未来可期,而在广袤乡村,一项项特色非遗的创新发展,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深中”海底“牵手”:历时5年,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

      中新网深圳6月11日电 题:“深中”海底“牵手”:历时5年,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海底长城”合龙,“深中牵手”成功。广东省交通集团11日发布消息称,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推出,贯通测量结果表明,实现了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历时5年,这...

    时间:06-11
  • 香港乡亲交流团的壮乡时光:看跨国瀑布 赏天琴弹唱

      中新网崇左6月11日电 题:香港乡亲交流团的壮乡时光:看跨国瀑布 赏天琴弹唱  作者 张广权  用枫叶、红蓝草、黄饭花、紫蕃藤浸泡出液,分别拌着优质糯米,然后合而蒸之。广西崇左当地壮家人连夜手工赶制五色糯米饭招待来自香江之滨的客人。五彩缤纷、鲜艳诱人的糯米饭,令香港市民尹玉冰回味无穷:“入...

    时间:06-11
  • 黄河边农家女传古老技艺 织出“致富土布”远销海外

      中新网运城6月11日电 题:黄河边农家女传古老技艺 织出“致富土布”远销海外  作者 杨佩佩  炎炎夏日,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东开张村的惠畅土布文化旅游产业园内,遍闻机杼声。黄河岸边的农家女们化身“织女”,一只只梭子在千百根彩线间来回穿梭,伴随着织布机吱呀作响,五颜六色的土布慢慢成形,这些土布...

    时间:06-11
  • 西藏林芝开展水域地毯式排查

      中新网林芝6月11日电 (西绕拉翁)为全面提升水域救援队伍处置水域灾害事故能力,积极做好应对汛期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近日,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巴宜区中队在尼洋河流域积极开展水域地毯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织牢织密防汛“安全网”。  该中队结合林芝近年自然灾害和人员溺水事故...

    时间:06-11
  • 广州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

      6月11日,记者从广东疾控中心了解到,6月10日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目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时间:06-11
  • 哈尔滨一租户“私拆承重墙”后续: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记者6月11日从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了解到,利民学苑小区“私拆承重墙事件”调查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9名国家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就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形成专家组意见,认为检测、监测、鉴定及修复方案编制等技术工作程序合理,内容全面,分析和鉴定结果可信。  经过核实,此前...

    时间:06-11
  • 江苏扬州江都“中国扬剧之乡”授牌仪式举行

      中新网扬州6月11日电 (记者 崔佳明)百年曲艺承袭传统精彩,一方舞台演绎万象人生。10日晚,中国戏曲界名家大腕相聚在扬州,共同出席江都“中国扬剧之乡”授牌仪式。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剧协主席柯军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向江都颁发“中国扬剧之乡”牌匾。扬州江都获颁“中国...

    时间:06-11
  • 热爱中式建筑的马拉维小伙:想用中国所学回家乡当建筑师

      中新网吉林6月11日电 题:热爱中式建筑的马拉维小伙:想用中国所学回家乡当建筑师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6月正是吉林雨水充沛的时节,不上课时,26岁的图瓦会仔细观察校园及周边建筑的防水设计。“有些细节做得很巧妙,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图瓦来自非洲的马拉维,目前就读于北华大学土木工程本科专...

    时间:06-11
  • 学习时节|醒狮少年凌云志 热血青春舞华章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地位。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时间:06-11
  • 探访江西首家公证归侨侨眷服务站:便侨“云服务” 线上“若比邻”

      中新网南昌6月11日电 题:探访江西首家公证归侨侨眷服务站:便侨“云服务”线上“若比邻”  中新网记者 李韵涵  “我们将为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提供全天24小时、全年无休的在线公证服务。”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公证归侨侨眷服务站《致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一封信》中写着,将为侨胞侨眷提供“...

    时间:06-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