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疆“访惠聚”工作队:发展养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2023-06-07 13:3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喀什6月7日电 (记者 朱景朝)从6月5日开始,新疆大部进入高温天气,酷热对于小麦成熟、麦穗饱满是一个利好。

  喀什市阿瓦提乡5日部署全乡小麦收割工作,已对合作社的农机全部检测完毕,这两天合作社和农户对接,确定收割时间。该乡哈番拉村农户艾力更·阿不都克热木家的15亩小麦计划12日开镰。

  艾力更·阿不都克热木养了11头肉牛,儿子在喀什市开了一家牛羊肉销售店,生意十分红火,请了4个人帮忙打理。一年下来,他家牛羊养殖和销售净收入约10万元人民币。

  小麦地里套种石榴、红枣、土桃,果树也能给他每年带来至少2万元的收益。

喀什市阿瓦提乡哈番拉村,街巷干净整洁,非常宜居。 朱景朝 摄

  喀什大学驻喀什市阿瓦提乡哈番拉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欧阳伟告诉中新网记者,根据喀什地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安排,该村1574亩耕地全部种粮食,小麦收割完,马上种复播玉米赶茬,玉米收获后种冬小麦。

  种粮可稳农,若要富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还要发展产业。欧阳伟说,南疆农民具有家庭养殖的传统,因地制宜,该村确定牛羊养殖为主导产业,户均10只羊,2头牛。

  玉素甫江·艾则提玉麦尔家受益于养殖,家里盖了二层楼,记者看到他家传统的庭院里开满鲜花。

  玉素甫江·艾则提玉麦尔家里养了10头牛,平时,他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做装修,他的父亲喂养牛羊,妻子在家照料孩子,家境殷实,过着小康生活。

喀什大学驻哈番拉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欧阳伟(图中)在村图书室与孩子们一起读书。 “访惠聚”工作队供图

  阿瓦提乡距离喀什市不到1小时车程,村上的劳动力进城务工十分便利。据欧阳伟介绍,村里在喀什市及周边务工的大约104人。还有20多人在乌鲁木齐、上海、成都工作,一个人每月至少给家里带来2000元的收入。

  记者走在该村的街巷上,看到家家户户院落的葡萄架上爬满藤条,路边或种花,或种果树、种雪菊,或种蔬菜。空地美化了,也有收入。

  据了解,哈番拉村现有360户,1296人。2022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16800元,2023年力争实现17%的增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匠心工作室”让居民有了专属“幸福日”

      “大家一起想想,萤火虫接下来要飞到哪里呢?”“田野里。”“好,那它去田野里要干什么呀?”“给稻草人照亮。”“和布谷鸟比赛。”……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盛北社区“匠心工作室”的公益阅读课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尽情释放。  这堂课的“老师”是周彩虹,她是盛北社区居民,也是...

    时间:06-07
  • 高考首日,这一波“高考表情”值得定格

      央广网哈尔滨6月7日消息(记者庞淼 实习生张玉欣)6月7日,全国高考开考。高考第一天,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有人从容,有人紧张;有人欣喜,有人淡定。来,让我们用相机定格一波生动的“高考表情”。  考场外,学生们穿着颜色亮丽的衣服,代表好运,代表自信。自信从容的表情展现了少年们赤诚无畏的鲜活个性。少年...

    时间:06-07
  • 北京发现超过100株丁香叶忍冬 属目前国内最大实生群落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徐婧)记者7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该局近日在开展全市野生植物保护联合检查中,在门头沟区清水镇一处山脊的崖壁上发现了目前中国丁香叶忍冬最大实生群落,现场初步统计超过100株,最高的植株有1米多。  丁香叶忍冬(Lonicera oblata)是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花期5月至6月...

    时间:06-07
  • 拉林铁路隧道线路地基下沉 旅客列车停运

      中新网西宁6月7日电(祁增蓓)记者7日晚间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6日起,拉(萨)林(芝)铁路甲竹至康萨区间岗木拉山隧道线路地基下沉,目前已组织相关专家前往调查抢修,运行于该条线路的动车暂时停运。  拉林铁路是中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于2021年于6月25日开通运...

    时间:06-07
  • 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上升

      中新网杭州6月7日电(钱晨菲 邱祥琪)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在杭州富阳召开《2022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新闻发布会,记者从现场获悉,2022年该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为86.02,实现连续11年上升。  《公报》主要从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量、近岸海域环境、声环境、自然生态环境、...

    时间:06-07
  • 云南多举措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新网昆明6月7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7日在昆明召开发布会,云南将从建设沿边产业园区、畅通国际大通道、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做大做强口岸经济、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当前正在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

    时间:06-07
  • 特写:豫北小麦晾晒“图景” 村庄街道满目金黄

      中新网新乡6月7日电 题:豫北小麦晾晒“图景”村庄街道满目金黄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当前,“中原粮仓”河南麦收重心已跨过黄河移至豫北地区,趁着天气晴好,在豫北新乡县,处处晾晒场景,满目金黄。  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文化广场、水厂大院……芒种时节,中新网记者走进该县看到,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各...

    时间:06-07
  • 昆明出租车司机连续20年“爱心送考” 助学子顺利高考

      中新网昆明6月7日电 (黄兴鸿)“我已经连续20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这些年免费接送的高考考生有近百人。”7日,53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出租车司机陆正平告诉记者。  陆正平介绍,昆明发起首届“爱心送考”时,他的女儿刚上幼儿园。“许多父母因工作等原因,高考期间无法接送孩子,作为出租车司机,我有这个条...

    时间:06-07
  • 浙江:昔日“烂泥稻田”村 蹚出文旅振兴路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浙江:昔日“烂泥稻田”村 蹚出文旅振兴路  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街道干净整洁、文旅业态丰富多样。时间回溯到20年前,“烂泥稻田”四个字是该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烂泥”是...

    时间:06-07
  • 山东老字号“出圈”背后,行业协会的鼓与呼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记者 李京泽)近年来,“国潮热”持续升温,老字号“赶潮”求新求变。受齐鲁文化滋养的山东老字号乘势“出圈”,东阿阿胶、泰山桃木王、宏济堂等老字号亮相进博会等国际舞台,成为山东递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记者近日跟随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媒体采访团来到山东,在以“聚焦社会组...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