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老父亲把房屋承租权转给女儿,没想到却被女儿告上法庭

2023-06-06 14:53:27

来源:北京晚报

  老父亲把房屋承租权转给女儿,没想到却被女儿告上法庭——

  爹你快搬走,别占我的房

  八十多岁的周老爷子很伤心。20年前,他将自己承租的公房转给女儿,如今却被女儿告上法院,要将他扫地出门。最终,西城法院认定这个女儿违反了赡养义务,没有支持她的诉求。

  公房转给女儿承租 女儿竟让老父腾房

  “我于2003年承租涉案房屋,但父亲长期占有使用涉案房屋居住,导致我无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双方协商多次无果,故诉至法院……”为了一间16平方米的承租公房,年过半百的周女士将耄耋之年的父亲告上了法院。

  庭审时,周老爷子道出了缘由:这间房子原本是他承租的公房,一家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2003年,老伴儿去世后,周老爷子将房屋的承租权转让给了女儿。

  经过法院调查,房管所的承租档案证实了周老爷子的说法。自1968年起,这间公房便由周老爷子承租,一直与妻女在此居住。2003年,他向房管所递交申请书,称因妻子去世,生活、居住不便已另居他处,将这间房屋的承租人变更为女儿。

  除了将承租权转让给女儿之外,周老爷子还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公证书,上面写明:对于妻子留下的近30万元存款和国债,周老爷子也放弃继承,全都给了女儿。

  然而,让周老爷子寒心的是,自从他再婚后,女儿不但不尽赡养义务,还断绝联系。为了这间承租公房,女儿先后两次起诉周老爷子,让他腾房。

  周女士的理由是,父亲已经再婚,再婚配偶的子女同样有赡养义务,而且父亲还有一处公房,凭什么非要占着她的房子?

  对此,周老爷子解释说,另一处公房因为屋顶漏水严重,几年前就已交还,未再居住。如今,他无处可去,身患癌症等多种疾病,必须有人照应,只能和后老伴儿居住在涉案房屋中。

  法院审理后认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赡养人应当遵从老人的意愿,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在此案中,女儿虽然是房屋的承租人,但主张、行使承租权的时机、方式和对象应当合法、合情、合理,更不能违反赡养义务。女儿取得涉案房屋承租权来自父亲的让与,并已另购住房居住,也未举证证明自己现阶段占有使用涉案房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周老爷子已年逾八十,又患有癌症等疾病。女儿应当对父亲尽力赡养,不应以父亲存在其他赡养义务人为由,不顾老人居住需求要求腾房。

  最终,法院认定,女儿要求父亲腾退、返还涉案房屋,于情于理不当,不予支持。

  孙子照顾得不满意 赠与的房产难要回

  在现实中,老人与子女在赠与房产后出现纠纷的情况并不少见。大多数老人把房产赠与或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子女,都是为了让孩子赡养自己,安享晚年。可是,当房产完成了过户登记,老人的生活状况如果发生了变化,或是觉得孩子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再想要回房子可就难了。

  八十多岁的徐老爷子把自己名下的一套住房,以买卖的形式赠给了孙子小徐,以便孙子能踏踏实实照顾自己和老伴儿的晚年生活。

  可是,房子过户才半年多,徐老爷子就以不履行赡养义务为由把孙子告上法院,要求撤销赠与合同,将房屋过户回自己名下。

  在徐老爷子看来,孙子应当经常带着他们老两口检查身体,为他们洗衣、换衣,做好吃的。天气好的时候,还要带他们出去玩,身体不舒服了更应及时陪同就医看护。然而,孙子的照料并没有让爷爷感到满意。于是,他打算把房子要回来就卖掉,用卖房的钱养老。

  法院审理发现,对于孙子究竟要履行哪些赡养义务,爷孙俩并没有明确的约定。徐老爷子也没有拿出要求孙子履行赡养义务而遭拒绝的证据。而小徐则向法庭提交了医疗费票据、付款记录、就医陪护做家务的照片和日常购物的收据,以证明自己履行了赡养义务。

  尽管徐老爷子指责孙子不履行赠与所附赡养义务,但却没有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因此,法院认为徐老爷子要求撤销赠与合同,将房屋过户回来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没有支持。

  房产转至子女名下 如何保障合法权益

  西城法院综合审判庭赵凯法官介绍说,老年人处置房产一定要谨慎,考虑周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老人将房产赠与子女,在过户之前还可以撤销赠与。但是,房屋产权一旦转移登记在子女名下,老人就丧失了任意撤销权。如果确需将房产赠与或转让给子女,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 如果老人赠与房产,但仍想保留自己的居住权利,那么民法典新增设的居住权制度是个很好的途径。老年人在处置房产时,可以与子女再签订一个居住权合同,约定房产赠与子女,但老人仍然享有房子的居住权,并向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居住权登记。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保障自己的居住权利,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子女擅自转让房产进行限制。

  其次 如果老年人对接受赠与的子女有赡养要求,可以签订附义务赠与合同。一旦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或未达到双方的约定,老人可以要求子女依据合同履行赡养义务,或者依照民法典的规定,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撤销赠与。

  最后 老人将房产赠与子女,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将双方转移房产的动机、有无附加义务和其他约定写清楚。这是日后一旦发生纠纷,还原事实以及衡量双方是否履行义务的重要证据。同时,在与子女订立居住权合同或附义务赠与合同时,还可以参考经济类合同,将“违约责任”写清楚。比如,如受赠人未保证赠与人的居住权,或者受赠人未尽到协议约定的义务时,需将房产过户到赠与人名下。

  “有了白纸黑字、权责清晰的协议,就将双方的合同关系明确下来,子女如果违反合同义务,老人就有权提起诉讼,把房产要回来。”法官说。(北京晚报记者 孙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报告两例猴痘病例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6日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目前,该两名患者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两名患者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发现病例后,北京市、区卫健疾控部门迅速开展流调溯源...

    时间:06-06
  • 父子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捕获野猪、猕猴获刑

      中新网儋州6月6日电 (罗凤灵 郝良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一对父子符某甲、符某乙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捕获野猪、猕猴,近日被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6个月。二人表示服判,不上诉。  2020年12月30日,符某甲以预防野猪损坏自家...

    时间:06-06
  • 未来5年重庆红十字系统计划募集款物3亿元

      中新网重庆6月6日电 (记者 钟旖)未来5年,重庆红十字系统计划募集款物3亿元,持续对口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公益慈善项目100个;每年“博爱送万家”救助困难家庭1万余户……6日,记者从在当地召开的重庆市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前述消息。  据介绍,重庆市红十字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重...

    时间:06-06
  • 聚焦生态环保 长三角共同签署7项备忘录或合作协议

      中新社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赵强 吴兰)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会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相关单位联合发布《长三角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报告(2023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报告(2022年)》。  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相关部门...

    时间:06-06
  • 浙江与加拿大高贵林市开展教育合作 39对学校成“姐妹”

      中新网杭州6月6日电 (童笑雨)6月6日,浙江省—加拿大高贵林市姐妹学校签约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两地39对中小学签订姐妹学校协议。双方约定将通过师生交流、分享教学与管理经验、开发相关语言课程和教学材料等方式,提升教育水平。  近年来,浙江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2022...

    时间:06-06
  • 两院院士陆元九逝世 享年103岁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陆元九,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陆元九于1920年1...

    时间:06-06
  • 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举行

      中新网南宁6月6日电 (陈秋霞 俞靖)6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200余位媒体人士、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创新·携手·未来”主题展开深入对话交流,为构建更为...

    时间:06-06
  • 云南临沧警方货车空气滤芯器内缴毒10.7公斤

      中新网临沧6月6日电 (冯愿鹏 徐媛)记者6日从云南临沧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该站近日对一辆入境货车开展查验时,在该货车空气滤芯器内缴获毒品10.7公斤。  4月24日16时30分许,该站南伞分站执勤民警依法对一辆从口岸入境的货车实施检查,在对装有空气滤芯的部位进行检查时,发现里面没有滤芯,而是...

    时间:06-06
  • 广西贵港辣椒长势喜人 带动乡村振兴“辣”劲十足

      央视网消息:广西贵港市的辣椒这几天进入了采摘期。在覃塘区谷罗村的一处蔬菜园,一株株翠绿的辣椒长势喜人。  辣椒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草、施肥、采摘等环节都需要不少季节性劳动力。一个果园从种植到采摘,用工量最高可达近百人,带动周边村农户人均月创收超2000元。据了解,今年,全区预计完成辣...

    时间:06-06
  • 全国“放鱼日”广西增殖放流鳙鱼20万尾

      中新网梧州6月6日电 (张广权)6月6日,广西2023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西江梧州段水生生物放流平台举办。活动期间共向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投放鳙鱼20万尾。图为广西2023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黄超 摄  西江干流是珠江流域最大的河流,西江梧州...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