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筑梦乡村 内蒙古“宝妈”辞职转行打造“多肉王国”

2023-06-06 14:0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6日电 题:筑梦乡村 内蒙古“宝妈”辞职转行打造“多肉王国”

  作者 张林虎 崔博群

  “我们现在还比较年轻,可以去尝试不同的工作,不想只局限于一种工作干到退休,人生的经历毕竟就是丰富多彩的。”6日,“90后”姐妹花陈雯雯和盛芳如是总结二人的转型缘由。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一系列鼓励创业、激励下乡的政策,吸引大量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投身乡村振兴。当大学生不用远离乡土就能实现充分就业、收获良好收入,千里沃野也就成为他们安居乐业的良好载体。

  “宝妈”辞职转行养花

  初夏时节,随着呼和浩特温度的逐渐升高,赛罕区城郊种植大棚也开始热闹起来,游客们纷纷前来采摘游玩。其中,一个种满了各种多肉的花棚尤为显眼。

  多肉花棚的主人陈雯雯和盛芳既是闺蜜,也是同学,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个县城。

图为陈雯雯嫁接多肉。 张林虎 摄

  陈雯雯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从事着专业对口且稳定的工作。但生活总是有许多不确定性,结婚生子后,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她决定走出“舒适圈”。

  “一方面是想到更大的地方发展,另一方面是孩子也面临着上学,毕竟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要好得多,于是我们就举家搬到了呼和浩特。”陈雯雯说。

  在陈雯雯的“盛情邀约”下,同为“宝妈”的盛芳决定与她一起闯荡呼和浩特。“趁着年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要不然老了会后悔。”盛芳说。

  两年时间打造“多肉王国”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现代设施农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她们二人也将目光聚焦于此。

  经过一番考察,2021年开始,陈雯雯和盛芳在赛罕区舍必崖村蔬果种植基地里承包了一个种植大棚,做起了多肉植物的繁殖培育工作

图为盛芳在侍弄多肉。 张林虎 摄

  “可爱、软萌、小清新,还觉得它特别顽强。”陈雯雯说,多肉植物凭借着好看又好养的特点,成为许多爱花人的不二选择。

  二人用半年时间做设计规划、加固钢结构、铺“棉被”、做装饰……她们靠着勤劳的双手,搭建起了这个承载梦想的花棚。“感觉和花打交道特别放松,虽然每天也很累,但是心情很愉悦。”陈雯雯说。

  花棚建好后,二人开始去云南、宁夏考察市场,学习培育技术,去景德镇定制个性花盆。“从网上也能订,但我们还是觉得到实地去看去选,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盛芳说。

图为五彩斑斓的“多肉王国”。 张林虎 摄

  浇水、施肥、嫁接、换盆……尽管每天起早贪黑,但陈雯雯和盛芳从未感觉到辛苦。看见一盆盆亲手种植的多肉姹紫嫣红,她们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满足。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二人的精心培育下,多肉植物的种养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千余个品种、数千盆多肉将整个大棚装饰得五彩斑斓,置身于此,仿佛来到一个“多肉王国”。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科班出身的二人还培育出十几个新品种,这在呼和浩特多肉市场上绝无仅有。

  返乡“归雁”筑梦乡村

  和所有创业者面临的问题一样,销售永远是最大的难题。“我们在村里,距离市里还有一段距离,加之刚开始做,销售状况并不好。”盛芳说。

图为陈雯雯(前)和盛芳在大棚里忙碌。 张林虎 摄

  “去年夏天,赛罕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我们就跟着政策走,开始摆地摊,凡是可以经营夜市的地方我们都去。”陈雯雯说。

  除了摆地摊,二人还紧跟时代潮流,拍短视频、去商场做宣传……慢慢地,顾客越来越多,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每月的销售额超3万元,她们也成为小有名气的“花房姐妹”。

  作为“新农人”,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艰辛,但谈及辞职创业,二人给出了“无悔”的回答。

图为陈雯雯(右)和盛芳。 张林虎 摄

  在陈雯雯看来,人的一生会面对不同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现在既能发展花卉产业,又能照顾家人,不也是一个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方式吗?”

  “现在很少人再问我‘念大学后养花是不是浪费’这种问题了,而我也将沉下心去思考,如何让更多青年找到与广袤乡村相结合的人生价值,让农业经营更加有效益、有奔头,做一个优秀的‘新农人’。”盛芳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报告两例猴痘病例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6日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目前,该两名患者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两名患者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发现病例后,北京市、区卫健疾控部门迅速开展流调溯源...

    时间:06-06
  • 父子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捕获野猪、猕猴获刑

      中新网儋州6月6日电 (罗凤灵 郝良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一对父子符某甲、符某乙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捕获野猪、猕猴,近日被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6个月。二人表示服判,不上诉。  2020年12月30日,符某甲以预防野猪损坏自家...

    时间:06-06
  • 未来5年重庆红十字系统计划募集款物3亿元

      中新网重庆6月6日电 (记者 钟旖)未来5年,重庆红十字系统计划募集款物3亿元,持续对口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公益慈善项目100个;每年“博爱送万家”救助困难家庭1万余户……6日,记者从在当地召开的重庆市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前述消息。  据介绍,重庆市红十字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重...

    时间:06-06
  • 聚焦生态环保 长三角共同签署7项备忘录或合作协议

      中新社合肥6月6日电 (记者 赵强 吴兰)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会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相关单位联合发布《长三角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报告(2023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报告(2022年)》。  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相关部门...

    时间:06-06
  • 浙江与加拿大高贵林市开展教育合作 39对学校成“姐妹”

      中新网杭州6月6日电 (童笑雨)6月6日,浙江省—加拿大高贵林市姐妹学校签约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两地39对中小学签订姐妹学校协议。双方约定将通过师生交流、分享教学与管理经验、开发相关语言课程和教学材料等方式,提升教育水平。  近年来,浙江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2022...

    时间:06-06
  • 两院院士陆元九逝世 享年103岁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陆元九,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陆元九于1920年1...

    时间:06-06
  • 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举行

      中新网南宁6月6日电 (陈秋霞 俞靖)6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200余位媒体人士、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创新·携手·未来”主题展开深入对话交流,为构建更为...

    时间:06-06
  • 云南临沧警方货车空气滤芯器内缴毒10.7公斤

      中新网临沧6月6日电 (冯愿鹏 徐媛)记者6日从云南临沧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该站近日对一辆入境货车开展查验时,在该货车空气滤芯器内缴获毒品10.7公斤。  4月24日16时30分许,该站南伞分站执勤民警依法对一辆从口岸入境的货车实施检查,在对装有空气滤芯的部位进行检查时,发现里面没有滤芯,而是...

    时间:06-06
  • 广西贵港辣椒长势喜人 带动乡村振兴“辣”劲十足

      央视网消息:广西贵港市的辣椒这几天进入了采摘期。在覃塘区谷罗村的一处蔬菜园,一株株翠绿的辣椒长势喜人。  辣椒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草、施肥、采摘等环节都需要不少季节性劳动力。一个果园从种植到采摘,用工量最高可达近百人,带动周边村农户人均月创收超2000元。据了解,今年,全区预计完成辣...

    时间:06-06
  • 全国“放鱼日”广西增殖放流鳙鱼20万尾

      中新网梧州6月6日电 (张广权)6月6日,广西2023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西江梧州段水生生物放流平台举办。活动期间共向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投放鳙鱼20万尾。图为广西2023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黄超 摄  西江干流是珠江流域最大的河流,西江梧州...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