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督察监管发力、完善标准体系 青海守护“中华水塔”

2023-06-05 18:4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5日电 (张添福 夏连琪)湛蓝的天空、碧清的河水、美丽的净土……6月5日,是“六五环境日”,中新网记者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该省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持续改善,部分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当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23年青海省六五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宁市举行

图为青海黄河流域的天鹅。(资料图) 李玉峰 摄

  督察监管联动发力

  据悉,青海省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检查企业7727家次,查处违法企业396家,行政处罚138起,罚款1554.26万元,实施四个配套办法案件10件。

  青海省开展自然保护地内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疑似问题点位实地核查检查,对“绿盾”重点问题整改成效进行“回头看”,纳入国家“绿盾”重点问题台账的38个问题中已有36个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基本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78宗退出矿业权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工作。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总体任务基本完成。

图为青海黄河流域。(资料图) 李玉峰 摄

  固体废物得到有效监管

  青海省深入开展危险废物核查,出台《青海省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工作细则(试行)》等14项制度。西宁市、海西州、玉树州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据悉,青海省已完成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三年行动,516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将废弃危险化学品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安全生产大督查大整治,切实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核与辐射安全获保障

  青海省严格核与辐射类行政许可审批,组织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完成全省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

  该省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核实工作,抽查101个基站监测报告、比对实测36个基站、抽点勘察51个基站,有效督促运营商落实环保措施,提高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完成放射性废物库累计收贮的385枚废旧放射源和5785公斤放射性废物向国家处置场的移交处置,切实降低全省辐射安全风险隐患。

  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依靠法规,依靠制度,才能使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可靠保证。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外,青海省制定印发《青海省排污许可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试行)》《青海省生态环境系统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青海省生态环境部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试行)》《青海省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青海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包”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贺勇)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工商联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用人单位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助推政策落地见效。  活动周期间,北京梳理了针对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包括...

    时间:06-06
  • 直播“约架”恶俗炒作,法办!

      近日,据宿松融媒微信公号消息,安徽省宿松县5名网络主播为实现快速涨粉、吸引关注的目的,通过线上直播“约架”,线下聚众滋事的方式,故意制造热点话题,引发近2万名网民围观。涉事5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6月5日《新京报》)  很难想象,“约架”这个看起来如此幼稚的行为,竟有人公然...

    时间:06-06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此前,教育部...

    时间:06-06
  • 老年大学准备好了吗

      北京魏公村东南角,是国家老年大学所在地。从双井到魏公村这条线路,退休后的熊应进每周五都要走一次,即便是跨过半个北京城,也乐此不疲。因为这一天,她可以不用管家务,“完全享受自己的时间”。  上老年大学,到底学些什么,哪些课程最受欢迎,老人们最看重什么?近半个月来,记者前往多所老年大学,观察老人们的...

    时间:06-06
  • 摩托骑手拍视频网上“炫技” 专业人士:为了自己安全别盲目跟风

      飙车炫技或违法 教练提醒勿跟风  驾驶两轮车上路“撒把”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在公共道路上炫车技属于危险驾驶  压弯、占用对向车道超车,一边骑着,一边望着旁边车道的摄像机用手比心……部分摩托车骑手为了追求流量,身着靓丽的服装,做着酷炫的动作。骑手这些行为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还可能触犯法...

    时间:06-06
  •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 进考点不测体温 根据需要科学佩戴口罩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专查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考点不测体温科学佩戴口罩、考生提前1个半小时可进考点……6月7日至10日,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进全市100个考点参加高考。据了解,...

    时间:06-06
  • “让”出温情斑马线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行驶到斑马线前,车流像约好了似的,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而行人点头、致谢,疾步通过。  北京街头,这样的温馨画面逐渐增多。“礼尚往来”之间,互动式出行习惯渐渐养成。  从人让车,到车让人。近几年,北京通过一个个路口“手术”,消除人车交织的乱点、堵点,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公交...

    时间:06-06
  • 警惕!滥用“聪明药”可致命

      高考在即,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高成绩做最后冲刺,不惜从网上高价购买所谓的“聪明药”。不久前,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的医生就接诊了一位高三年级学生的妈妈,希望开出一种叫“利他林”的药。家长透露她是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说“聪明药”利他林,能够改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成绩,她也想让孩子试一试。 ...

    时间:06-06
  • 新冠超八次会送命?谣言!重复感染症状反而变轻

      新冠病毒来了一个回马枪。随着“二阳”人数的增多,一些人开始担心多次感染会让病毒在体内累积,造成症状叠加,甚至有传闻称人最多可以感染八次,再多就没命了。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发布,对上述说法予以辟谣。此外,还有更多健康流言此次被“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

    时间:06-06
  • 城市停车收费不能“利”字当头

      当前频繁曝光的停车服务收费乱象,也说明自上而下的指导、规范和监督还远远不够。  “停车31分钟为何要按2小时缴费?”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有江苏常州的市民反映,当地停车费大多按小时计算,而不是采取15分钟的计价单位,对计费周期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记者查询常州市发改委的网站发现,常州...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