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山西柳林“西瓜之乡”石西:借资源优势助瓜农增收

2023-06-05 18:2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6月5日电 题:山西柳林“西瓜之乡”石西:借资源优势助瓜农增收

  作者 刘小红 闫伟

  地处山西省柳林县城西、依黄河而居的“西瓜之乡”石西,近年来立足乡情实际,大力发展旱地西甜瓜产业,凭借质甜爽口等独特品质,已成为柳林县农产品的一张响亮名片。

  石西乡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孕育出脆爽、汁多、超甜的西瓜。同时,当地推广使用有机肥、宽膜覆盖技术,保障西瓜品质更高,产量更丰。

石西乡推广使用有机肥、宽膜覆盖技术,保障西瓜品质更高,产量更丰。 王凤云 摄

  石西乡已有四十余个西甜瓜大棚种植。当前正值西甜瓜早上市,石西乡的棚栽瓜深受消费者喜欢,周边县市乃至陕西的顾客都前来抢购。

  “今年甜瓜长势很好,个头大、挂果均匀,口感跟往年基本相似,我的瓜棚经济效益能达十余万元。”石西乡瓜农刘二羔说。

  甜瓜的生长离不开刘二羔夫妇的辛苦忙碌。从正月育苗开始,到栽苗、管护、施肥、结果再到成熟上市,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其间,刘二羔夫妇俩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窝在棚里,为了不让气候影响产量、口感,夫妇俩在棚内搭设棚中棚,冷了盖棉被防寒,热了盖黑纱防晒,精心呵护幼瓜成长。

  由于今年气温不稳定,刘二羔今年给每个棚里增加了20多个浴霸灯。若遇到低温天气,他需在凌晨两三点打开浴霸灯,避免因早晨气温太低造成瓜果冻伤。

石西乡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孕育出脆爽、汁多、超甜的西瓜。 王凤云 摄

  据了解,石西乡依托4000亩高标准农田,培育了特色农业经济,作为全乡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一直以来,石西旱地西瓜不仅是该乡的主导产业,更是柳林县旱作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石西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高艳峰介绍,该乡目前仅西瓜种植规模就达到2100亩,年产量600万斤,产值1100万元,瓜农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西甜瓜产业促进了全乡的经济增长,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

  为加快西甜瓜产业升级,石西乡将举办第二届石西乡西瓜节,扩大石西乡西甜瓜知名度,把“小产业”做成“大文章”,进一步增加瓜农收入。

  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优势的石西乡,还拥有独树一帜的地理文化特色。据悉,八石公路、沿黄旅游路、青银高速交相呼应,水陆互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石西乡开发旅游优势得天独厚。

  石西乡乡域地势呈“一川两垣三滩”,可就势造观、揽景入胜的地点极多。乡村历史悠久,乡域内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古寺庙;乡间流传李闯王东渡、花佛出世等众多神话史说,人文底蕴丰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石西乡抓住沿黄旅游路的开通、两河口湿地公园,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包”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贺勇)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工商联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用人单位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助推政策落地见效。  活动周期间,北京梳理了针对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包括...

    时间:06-06
  • 直播“约架”恶俗炒作,法办!

      近日,据宿松融媒微信公号消息,安徽省宿松县5名网络主播为实现快速涨粉、吸引关注的目的,通过线上直播“约架”,线下聚众滋事的方式,故意制造热点话题,引发近2万名网民围观。涉事5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6月5日《新京报》)  很难想象,“约架”这个看起来如此幼稚的行为,竟有人公然...

    时间:06-06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此前,教育部...

    时间:06-06
  • 老年大学准备好了吗

      北京魏公村东南角,是国家老年大学所在地。从双井到魏公村这条线路,退休后的熊应进每周五都要走一次,即便是跨过半个北京城,也乐此不疲。因为这一天,她可以不用管家务,“完全享受自己的时间”。  上老年大学,到底学些什么,哪些课程最受欢迎,老人们最看重什么?近半个月来,记者前往多所老年大学,观察老人们的...

    时间:06-06
  • 摩托骑手拍视频网上“炫技” 专业人士:为了自己安全别盲目跟风

      飙车炫技或违法 教练提醒勿跟风  驾驶两轮车上路“撒把”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在公共道路上炫车技属于危险驾驶  压弯、占用对向车道超车,一边骑着,一边望着旁边车道的摄像机用手比心……部分摩托车骑手为了追求流量,身着靓丽的服装,做着酷炫的动作。骑手这些行为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还可能触犯法...

    时间:06-06
  •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 进考点不测体温 根据需要科学佩戴口罩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专查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考点不测体温科学佩戴口罩、考生提前1个半小时可进考点……6月7日至10日,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进全市100个考点参加高考。据了解,...

    时间:06-06
  • “让”出温情斑马线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行驶到斑马线前,车流像约好了似的,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而行人点头、致谢,疾步通过。  北京街头,这样的温馨画面逐渐增多。“礼尚往来”之间,互动式出行习惯渐渐养成。  从人让车,到车让人。近几年,北京通过一个个路口“手术”,消除人车交织的乱点、堵点,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公交...

    时间:06-06
  • 警惕!滥用“聪明药”可致命

      高考在即,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高成绩做最后冲刺,不惜从网上高价购买所谓的“聪明药”。不久前,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的医生就接诊了一位高三年级学生的妈妈,希望开出一种叫“利他林”的药。家长透露她是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说“聪明药”利他林,能够改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成绩,她也想让孩子试一试。 ...

    时间:06-06
  • 新冠超八次会送命?谣言!重复感染症状反而变轻

      新冠病毒来了一个回马枪。随着“二阳”人数的增多,一些人开始担心多次感染会让病毒在体内累积,造成症状叠加,甚至有传闻称人最多可以感染八次,再多就没命了。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发布,对上述说法予以辟谣。此外,还有更多健康流言此次被“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

    时间:06-06
  • 城市停车收费不能“利”字当头

      当前频繁曝光的停车服务收费乱象,也说明自上而下的指导、规范和监督还远远不够。  “停车31分钟为何要按2小时缴费?”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有江苏常州的市民反映,当地停车费大多按小时计算,而不是采取15分钟的计价单位,对计费周期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记者查询常州市发改委的网站发现,常州...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