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重庆首例!重庆警方破获一起跨多省市医药化工行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

2023-06-05 18:5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 (记者 贾楠)记者5日从重庆江北区警方获悉,在重庆市公安局环保总队的指导下,江北区公安分局通过八个月的缜密侦查、跨省追踪,成功破获一起跨四川、山东、安徽等多省市的医药化工行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捣毁非法处置窝点7处,现场扣押危险废物400余吨。

  据了解,该案为重庆首例医药化工行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2022年6月,江北警方在调查一起制造假冒伪劣涂料案中,在涉案加工作坊内闻到一股刺鼻气味,江北食药环侦副支队长王继超判断该处不仅是伪劣产品加工窝点,还有可能存在污染环境的情况。后通过定位气味来源,警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该加工作坊一铁板覆盖的坑井上,并在坑井内发现大量淤泥及不明液体。为查明真相,专家对坑井内的物质进行了采样鉴定。现场坑井内样本检测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危险物质,且二氯甲烷超标高达300余倍。

  重庆市公安局环保总队迅速组建一支由江北食药环侦支队牵头,多行政部门协作的专案组。经深挖,一条横亘于四川、山东、安徽、重庆等多个省市的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专案组以该加工作坊为突破口,对作坊内装稀释剂的原料桶开展细致调查,发现桶上原有标签有被人为撕毁的情况,民警遂通过还原标签原始信息,循线追踪到购买原料桶的某医药化工公司。据该公司负责人供述,该企业为节约成本,便将废有机溶剂交由“中间商”处置,“中间商”在低价收购后,又倒卖到非法窝点进行稀释剂生产活动。专案组抽丝剥茧,扩线侦查,梳理出包含生产、倒卖、加工、销售四个层级,分工明确的黑色产业链条,并在深入分析研判后,全面掌握了产业链网络销售情况。

  因该案为重庆市首例,为充分解决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专案组前往环保、应急等行政部门进行学习沟通。同时,为确保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专案组邀请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会商,针对案件性质、证据固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开展讨论,形成诉侦合力,避免脱节,有力提升办案质效。

  2023年2月的一个夜晚,随着一声令下,分布在各地的多个抓捕组统一行动,对涉案人员开展集中抓捕。2023年3月31日,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昆仑2023”专项行动第二批部督案件。重庆首例医药化工行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的成功告破,实现了“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全链条打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包”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贺勇)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工商联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用人单位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助推政策落地见效。  活动周期间,北京梳理了针对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包括...

    时间:06-06
  • 直播“约架”恶俗炒作,法办!

      近日,据宿松融媒微信公号消息,安徽省宿松县5名网络主播为实现快速涨粉、吸引关注的目的,通过线上直播“约架”,线下聚众滋事的方式,故意制造热点话题,引发近2万名网民围观。涉事5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6月5日《新京报》)  很难想象,“约架”这个看起来如此幼稚的行为,竟有人公然...

    时间:06-06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此前,教育部...

    时间:06-06
  • 老年大学准备好了吗

      北京魏公村东南角,是国家老年大学所在地。从双井到魏公村这条线路,退休后的熊应进每周五都要走一次,即便是跨过半个北京城,也乐此不疲。因为这一天,她可以不用管家务,“完全享受自己的时间”。  上老年大学,到底学些什么,哪些课程最受欢迎,老人们最看重什么?近半个月来,记者前往多所老年大学,观察老人们的...

    时间:06-06
  • 摩托骑手拍视频网上“炫技” 专业人士:为了自己安全别盲目跟风

      飙车炫技或违法 教练提醒勿跟风  驾驶两轮车上路“撒把”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在公共道路上炫车技属于危险驾驶  压弯、占用对向车道超车,一边骑着,一边望着旁边车道的摄像机用手比心……部分摩托车骑手为了追求流量,身着靓丽的服装,做着酷炫的动作。骑手这些行为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还可能触犯法...

    时间:06-06
  •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 进考点不测体温 根据需要科学佩戴口罩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专查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考点不测体温科学佩戴口罩、考生提前1个半小时可进考点……6月7日至10日,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进全市100个考点参加高考。据了解,...

    时间:06-06
  • “让”出温情斑马线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行驶到斑马线前,车流像约好了似的,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而行人点头、致谢,疾步通过。  北京街头,这样的温馨画面逐渐增多。“礼尚往来”之间,互动式出行习惯渐渐养成。  从人让车,到车让人。近几年,北京通过一个个路口“手术”,消除人车交织的乱点、堵点,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公交...

    时间:06-06
  • 警惕!滥用“聪明药”可致命

      高考在即,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高成绩做最后冲刺,不惜从网上高价购买所谓的“聪明药”。不久前,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的医生就接诊了一位高三年级学生的妈妈,希望开出一种叫“利他林”的药。家长透露她是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说“聪明药”利他林,能够改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成绩,她也想让孩子试一试。 ...

    时间:06-06
  • 新冠超八次会送命?谣言!重复感染症状反而变轻

      新冠病毒来了一个回马枪。随着“二阳”人数的增多,一些人开始担心多次感染会让病毒在体内累积,造成症状叠加,甚至有传闻称人最多可以感染八次,再多就没命了。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发布,对上述说法予以辟谣。此外,还有更多健康流言此次被“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

    时间:06-06
  • 城市停车收费不能“利”字当头

      当前频繁曝光的停车服务收费乱象,也说明自上而下的指导、规范和监督还远远不够。  “停车31分钟为何要按2小时缴费?”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有江苏常州的市民反映,当地停车费大多按小时计算,而不是采取15分钟的计价单位,对计费周期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记者查询常州市发改委的网站发现,常州...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