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钢山、铁山正变绿水青山

2023-06-05 15:58: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5日电(记者 陈静)2023年“六五环境日”上海市主场活动5日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多、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共同启动“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表示,上海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当日活动主场地在宝山区,该区区委书记陈杰说,宝山的“宝”,正从厚实的工业基础变成一幅幅铺开的生态画卷;宝山的“山”,正从钢山、铁山变成绿水青山。

  今年“六五环境日”上海市主场活动,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主题,集中展示上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据悉,2023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评选中,三位上海市民获此殊荣。当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为沈思、何京洋、杨海林三位最美志愿者颁奖。

2023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评选中,三位上海市民获此殊荣。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宝山区目前正在贯彻“南北转型”战略,努力探索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转型的新路。陈杰指出,该区坚持产业向“绿”而转,持续提升经济密度,一大批老仓库、老码头、老港区、老堆场、老厂房“腾笼换鸟”、华丽转身。该区全力抢占生物医药、机器人、元宇宙等新赛道,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攀升。

  他介绍,宝山区坚持空间向“绿”而生。6.8公里滨江岸线、蕰藻浜首发“一号湾”沿岸贯通开放,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建设如火如荼,宝山的临水空间更加靓丽、更加亲民。同时,宝山区坚持治理向“绿”而行,希望让“推窗能见绿,转角遇到美”成为生活新常态。陈杰说,面向未来,宝山区将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画笔描绘现代化转型的新画卷,拥抱后工业时代的“诗和远方”。

  在连日采访中,记者从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城投水务)了解到,其下属东区污水处理厂(下称:东区污水处理厂)这座百年老厂将启动转型,打造成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科技研发、行业交流的综合展示园。

  东区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23年,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污水处理厂;经过五次扩建,是中国首批建造的污水厂中唯一保留下来、工艺流程完整、构筑物完好的污水厂,也是上海百年排水处理和城市基建发展的缩影。东区污水处理厂于2014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列入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堪称污水处理的“活古董”。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划,东区污水处理厂将保留现有部分处理设施和处理功能,用于展示及科研基地。

  据了解,上海城投水务污水公司推出“百年排水启新程治水惠民向未来”系列活动,首场“重回百年老厂遇见绿色未来”主题实践活动邀请民众和职工家庭走进东区污水处理厂,沿着行业发展的百年历史,一路看一看东厂的百年风貌印记,听一听百年治水的故事,让市民近距离体验百年污水厂的风貌。

  上海城投水务方面当日表示,未来将继续努力确保城市水环境和水安全的“两水平衡”,为建设“生态之城、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砥砺前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包”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贺勇)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工商联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用人单位对就业创业政策知晓度,助推政策落地见效。  活动周期间,北京梳理了针对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包括...

    时间:06-06
  • 直播“约架”恶俗炒作,法办!

      近日,据宿松融媒微信公号消息,安徽省宿松县5名网络主播为实现快速涨粉、吸引关注的目的,通过线上直播“约架”,线下聚众滋事的方式,故意制造热点话题,引发近2万名网民围观。涉事5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6月5日《新京报》)  很难想象,“约架”这个看起来如此幼稚的行为,竟有人公然...

    时间:06-06
  • 各地综合施策全力护航高考

      2023年高考临近,6月7日起,1291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面对高考报名人数创新高等新情况,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精准做好考试防疫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此前,教育部...

    时间:06-06
  • 老年大学准备好了吗

      北京魏公村东南角,是国家老年大学所在地。从双井到魏公村这条线路,退休后的熊应进每周五都要走一次,即便是跨过半个北京城,也乐此不疲。因为这一天,她可以不用管家务,“完全享受自己的时间”。  上老年大学,到底学些什么,哪些课程最受欢迎,老人们最看重什么?近半个月来,记者前往多所老年大学,观察老人们的...

    时间:06-06
  • 摩托骑手拍视频网上“炫技” 专业人士:为了自己安全别盲目跟风

      飙车炫技或违法 教练提醒勿跟风  驾驶两轮车上路“撒把”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在公共道路上炫车技属于危险驾驶  压弯、占用对向车道超车,一边骑着,一边望着旁边车道的摄像机用手比心……部分摩托车骑手为了追求流量,身着靓丽的服装,做着酷炫的动作。骑手这些行为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还可能触犯法...

    时间:06-06
  •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北京各高考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 进考点不测体温 根据需要科学佩戴口罩  考点新增“智能型手机探测门”专查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考点不测体温科学佩戴口罩、考生提前1个半小时可进考点……6月7日至10日,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进全市100个考点参加高考。据了解,...

    时间:06-06
  • “让”出温情斑马线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行驶到斑马线前,车流像约好了似的,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而行人点头、致谢,疾步通过。  北京街头,这样的温馨画面逐渐增多。“礼尚往来”之间,互动式出行习惯渐渐养成。  从人让车,到车让人。近几年,北京通过一个个路口“手术”,消除人车交织的乱点、堵点,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公交...

    时间:06-06
  • 警惕!滥用“聪明药”可致命

      高考在即,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高成绩做最后冲刺,不惜从网上高价购买所谓的“聪明药”。不久前,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的医生就接诊了一位高三年级学生的妈妈,希望开出一种叫“利他林”的药。家长透露她是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说“聪明药”利他林,能够改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成绩,她也想让孩子试一试。 ...

    时间:06-06
  • 新冠超八次会送命?谣言!重复感染症状反而变轻

      新冠病毒来了一个回马枪。随着“二阳”人数的增多,一些人开始担心多次感染会让病毒在体内累积,造成症状叠加,甚至有传闻称人最多可以感染八次,再多就没命了。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发布,对上述说法予以辟谣。此外,还有更多健康流言此次被“集中打击”。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

    时间:06-06
  • 城市停车收费不能“利”字当头

      当前频繁曝光的停车服务收费乱象,也说明自上而下的指导、规范和监督还远远不够。  “停车31分钟为何要按2小时缴费?”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有江苏常州的市民反映,当地停车费大多按小时计算,而不是采取15分钟的计价单位,对计费周期的不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记者查询常州市发改委的网站发现,常州...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