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送不起”“招不满”,托育难题如何破解?

2023-06-03 04:51:07

来源:工人日报

  【解生育家庭后顾之忧①】“送不起”“招不满”,托育难题如何破解?

  编者按

  满足生育家庭的托育需求,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5月15日至6月15日是全国托育宣传月,今年活动主题为“普惠托育共同行动”。怎么让带娃不再难?本周起,健康版推出“解生育家庭后顾之忧”系列报道,探讨目前家庭和行业面临的托育难题,以及一些地方在单位办托、家庭托育,以及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等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

  5月26日早上8点,深圳宝安区的善育托育园里,助产士李琪旋与3岁的儿子挥手告别后,赶往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上班。“医院办立的托育园,切切实实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安心上班。”

  面对带娃难题,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双职工家庭,希望将孩子送到托育园。李琪旋是幸运的,可靠、价格实惠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就在身边。而现实中,很多家长或是送不起,或是不敢送,普惠性托育一位难求。

  记者了解到,场地难找、租金高、人才缺乏等导致托育机构价格高居不下。如何破解托育难题?记者对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一面是托育难,一面是招不满

  挑选托育班时,黄芳丽(化名)费了一番功夫。“周边的托育机构费用普遍较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万元以下的,尽管一个月要9000元,还是咬咬牙把娃送过去了。”

  黄芳丽家原本有人照顾孩子,但最近“爸爸回了老家,妈妈一个人既要带娃,又要做家务。我和老公是双职工,工作忙没时间带娃。”不得已,黄芳丽只能选择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

  与黄芳丽不同,李琪旋选择的托育园属于普惠性质,每月托育费3800元,餐费800元。但这样的好事并非每个家庭都能遇到。李琪旋说,这个园区近60个托位几乎供不应求,还有些医院工作人员也想将宝宝送过去,但需要排队。

  而黄芳丽告诉记者,她女儿所在的托育大班,20个托位,平时只有10个孩子。

  有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表示存在托育需求,而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记者从深圳市卫健委获悉,截至2022年底,深圳有724家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机构,可提供托位数约3.59万个,每千人托位数约2个。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深圳市场上近一半的托育机构不满园,但普惠性托育机构却供不应求,呈两极分化。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距离”是影响家庭送托意愿的关键因素,82.8%的家长认为理想的托育机构应位于居住社区内。

  场地难找、人才难招

  深圳市托育服务协会秘书长、深业幸福家托育负责人丁灵芝告诉记者,场地租金高、人力成本高是托育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丁灵芝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负责的托育园既有由政府提供公配物业的普惠性园区,也有非普惠性园区,每个托位前期投入约为4万元,价格为每月3200~10000元。运营过程中,每个托位的成本约为每月6000元。

  “也即是说,即使不算前期场地、装修等投入,托育费要每月6000元才能维持收支平衡。”丁灵芝说,目前很多低收费的普惠性园区处于亏损状态。

  她还表示,除了高成本,托育机构的难点还有场地难找和人才紧缺。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托儿所生活用房应布置在首层,当布置在首层确有困难时,可将托大班布置在二层;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区域,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3小时;场地内绿地率不应小于30%,宜设置集中绿化用地。

  善育托育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场地通过街道介入,与小区物业几番沟通才协调下来的,最初不少业主反对在小区内开设托育园,认为他们没有托育需求,而且担心扰民。为此,托育园在装修时增加了隔音功能,并取消使用扩音器等设备,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人才紧缺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丁灵芝说,托育机构老师专业背景一般为学前教育、护理、早期教育等,另外还要符合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证等条件。每个园区大概需要15名老师,而往往100个面试者里,才选出1个符合条件的。

  深圳将新增1.6万个普惠托位

  深圳市托育服务协会副会长、小小篱笆托育创始人吴辉认为,由于我国缺乏3岁前的师资队伍培养专业,行业也缺乏相关评判标准,目前市场上托育行业主要聘用学前教育、师范类老师。

  “然而,照顾0~3岁婴幼儿,往往更辛苦,对老师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例如,幼儿园更看重老师教学、游戏组织能力,而托育园还要求老师会处理吐奶、如厕等情况,因此,托育相关人才培养要尽快跟上。”吴辉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深圳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是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新增托位1.6万个。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起草了《关于发展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从完善支持政策体系、鼓励多元化办托、加强托育服务监管、强化组织实施4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举措。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家庭多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深圳还将探索“便民设施+托育”共建模式,打造优质的15分钟托育服务圈。此外,也将继续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办托,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医育结合”“老幼融合”等创新型办托模式,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办托试点,建成一批“一老一小”复合型服务设施。

  (工人日报 刘友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40名留学生走进“世界桥梁博物馆” 点赞贵州桥梁建设

      中新社贵州安顺6月3日电 (记者 瞿宏伦)“曾经的贵州交通闭塞,通过发展架起的一座座世界级桥梁让交通便捷,非常值得点赞。”在深圳大学留学的韩国学生申文燮说。  3日,来自泰国、俄罗斯、韩国等24个国家,在中国24所高校留学的40名留学生组成的2023年“邂逅中国乡村·美丽贵州行”实践团,来到贵州省...

    时间:06-03
  • “斗拱爷爷”守望山西古建五十余载:“空中课堂”让古建筑不再“冷门”

      中新网太原6月3日电 题:“斗拱爷爷”守望山西古建五十余载:“空中课堂”让古建筑不再“冷门”  作者 高雨晴  一身中山装,一副黑框眼镜,手持自制斗拱模型,位于山西太原的千年晋祠圣母殿前,古稀专家王永先开启他的“空中课堂”。  近日,凭借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坚持和热爱,王永先通过“零基础学古建...

    时间:06-03
  • 首届湖北食品产业链博览会武汉开幕

      中新网武汉6月3日电 (武一力 汪频)首届湖北食品产业链博览会(简称食博会)3日在武汉开幕,全国各地900多家食品产业链相关企业展出产品种类近7000种,涵盖老字号、地标优品、预制菜等品类。图为首届湖北食品产业链博览会美食云集 张畅 摄  本届食博会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经济和...

    时间:06-03
  • 四川木里:“5·27”森林火灾成功扑灭 火场已移交地方看守

      中新网成都6月3日电 (刘忠俊 程雪力 李刚)6月3日,历时七个昼夜艰苦奋战,发生在四川凉山州木里县三桷垭乡鸡毛店村境内的森林火灾成功扑灭,无人员伤亡,火场已移交地方看守。森林消防员勘察木里火场所途经的山路。 程雪力 摄  5月27日下午,凉山州木里县三桷垭乡鸡毛店村麦热依陡岩因雷击发生森林火...

    时间:06-03
  • 各地分类施策 夏收推进同时 夏种也同步展开

      央视网消息:“三夏”大忙时节,各地正根据气候变化、作物长势等分类施策,全力做好抢收抢种。  这两天,河南省天气转晴。黄河以南各产粮大县抓住有利时机,以最快的速度抢收成熟的小麦。平舆县将全县麦田进行网格化分区,提前进行供需对接,将每台农机合理分配到每个网格里就近收割,减少转场时间。  受降...

    时间:06-03
  • “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央视网消息:小麦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小麦日机收面积已连续3天超过1000万亩,“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已收冬小麦面积7500多万亩,麦收进度过两成。其中,西南地区、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三成、安徽进度过两成、江苏进度过一...

    时间:06-03
  • 叶牛平当选西安市市长

      中新社西安6月3日电 (记者 张一辰)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6月3日选举叶牛平为西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官方资料显示,叶牛平,男,汉族,1967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经济师,中共党员。  叶牛平历任县级市市长,副省级城市区政府区长、市政府组成部门正职、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时间:06-03
  • 安检升级!多地明确考生防疫政策!今年高考有新变化→

      2023年高考进入倒计时,即将走进考场的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我们为考生和家长准备了一份“考前必看指南”↓  01  多地提醒:安检升级,手机不得进考点  目前,多地发布高考考前提示和考场规则,表示今年将加强高考安检。  北京  6月2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北京高考考前提示、考场规则...

    时间:06-03
  • 四川雅江:麻郎措镇森林火灾成功扑灭

      中新网成都6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6月3日,经过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甘孜支队、阿坝支队等救援力量的奋力扑救,发生在甘孜州雅江县麻郎措镇唐足村然日组境内的森林火灾成功扑灭,现场转入看守清理阶段。  5月30日,甘孜州雅江县麻郎措镇境内突发森林火灾,当地组织了千余人开展扑救工作。火灾发生后,四川...

    时间:06-03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7站:展在陇南,万象在展里

      中新网兰州6月3日电 (闫姣 高展)对于书画艺术氛围浓厚的甘肃陇南市而言,书画作品常见,但集书法、绘画、新闻作品于一体,并能由此窥见甘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地理,以及小人物中的大世界等社会万象的展览,却是“头一次见”。  5月29日至6月2日,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联合展在陇...

    时间:06-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