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海闵行·台湾月”启动:两岸太极爱好者以拳会友

2023-06-02 21:4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2日电(记者 范宇斌)首届“上海闵行·台湾月”启动仪式暨第三届“两岸同根太极一家”文化交流活动2日在上海市闵行区举行,两岸太极爱好者相聚闵行,交流太极功夫,展示太极风采,传承太极文化。

太极拳表演。 范宇斌 摄

  活动现场,两岸太极名家带来杨氏太极、陈氏太极、太极推手等,将观众们带入柔和空灵、沉稳大气的太极境界;太极扇、太极剑各种器械与太极的结合,为传统武术增添魅力;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七宝鑫都中学、昆阳路小学学生们带来的太极表演,更是传递了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太极拳表演。 范宇斌 摄

  太极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年来,两岸太极传承人通过交流和切磋,共同推动太极文化在两岸发展

  杨家老架太极拳是杨家太极拳的传统拳路,台湾中华杨家老架太极武艺师承协会理事长苏清标告诉中新网记者,杨家老架太极拳传至台湾后,一直保持传统的风格。“太极拳在台湾蓬勃发展,广受欢迎。我从1971年开始练习杨家老架太极拳,如今我的徒弟已经传至第五代,我们经常来到大陆开展太极文化交流,互相切磋拳艺。”

  “我打太极拳已有30多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大陆交流太极拳。大陆拳友功夫很好,我也感受到了上海人的热情,线下交流互动更是拉近了彼此的感情,真是不虚此行。”台湾中华武术散打搏击协会技术顾问宋承瀚表演了太极流派中的陈氏太极拳。他对中新网记者说,两岸同根,太极一家。他在台湾推广太极拳,希望以太极拳为纽带,更好地推动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增强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台湾中华杨家老架太极武艺师承协会理事长苏清标展示杨家老架太极拳。 范宇斌 摄

  “闵行是春申故里,文化意蕴深厚,也是广大台胞深耕大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最早的地区之一。”闵行区台办主任张海平说,希望通过太极交流以及“上海闵行·台湾月”系列活动,继续携手同行、共享发展,进一步助推台商台企融入闵行、上海乃至长三角融合发展的步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太极运动,福泽百姓。”中国国民党台北市中山区党部主任委员林坤谟表示,太极拳是全世界重要的体育活动,也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希望以太极为纽带,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沟通交流,共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学生表演舞蹈。 范宇斌 摄

  据悉,本次活动启动“上海闵行·台湾月”,今年6月为首届“上海闵行·台湾月”,以太极文化交流为开篇,闵行区将围绕两岸经济交流、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台企服务等主题,开展太极文化交流、两岸青年骑行活动、台企园区共享空间平台沙龙、两岸青年科创论坛、台湾风情社区邻里节等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棉花迈向“全产业链”:一朵棉花“链”起一个产业集群

      中新网新疆阿克苏6月3日电 题:新疆棉花迈向“全产业链”:一朵棉花“链”起一个产业集群  作者 苟继鹏  小小的棉籽能生产出5个系列9个品种的产品,棉花秸秆可以被制成高性能人造板材,还有棉纺织行业和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带来的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在阿克苏地区集聚,新疆棉花产业正向“全产业链”...

    时间:06-03
  • 直击河南小麦“抢收战”:农机手日夜兼程 麦收已逾四成

      中新网周口6月3日电 (杨大勇 王宇 经晓佳)“由于天气原因,许多地方的小麦赶到同一个时期成熟,为了抢收小麦,我连夜从南阳邓州赶到这里。”6月2日,在位于河南周口的黄泛区农场,一位刘姓农机手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他已经两天没怎么休息了。  “麦熟一晌,龙口夺粮”。中国产粮大省河南5月25日至30日遭遇少...

    时间:06-03
  • 熊猫“饭圈化” 边界在哪里?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吉安冰  1992年,摄影师周孟棋第一次到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他清楚地记得,当日看熊猫的观众中,有95%是外国人。“既然有那么多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看熊猫,我为何不用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在此后的31年间,周孟棋共拍摄了约10万张大熊猫的照...

    时间:06-03
  • 北京部分公交专用车道允许社会车辆通行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杜燕)6月3日是北京市公交专用车道优化调整措施实施后首个公休日,部分道路公交专用车道允许社会车辆通行。3日,北京交通部门表示,全力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下一步将同步开展运行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公交专用车道后续优化调整完善工作。  调整完成284公里公交专用车道标识...

    时间:06-03
  • 福建明溪迎来大量“中国最美的小鸟”

      中新网三明6月3日电 (雷朝良)近日,大量蓝喉蜂虎迁徙至有“海西新侨乡”之称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在明溪县盖洋镇村头村,数只蓝喉蜂虎在枝头嬉戏。 江月兰 摄  在位于明溪县盖洋镇村头村万亩苗木基地的蓝喉蜂虎生态观鸟点,蓝喉蜂虎在枝头上欢快跳跃、自由嬉戏。它们时而站在枝头眺望,时而捕捉空...

    时间:06-03
  •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4个新物种

      中新网宜昌6月3日电 (宗宇)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日发布本底资源调查结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该保护区发现新记录种2053个,并发现4个新物种,分别为鄂西商陆、鄂西蝇子草、五峰黄鹌菜、后河吻虾虎鱼。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北武陵山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

    时间:06-03
  • 外国留学生广西体验非遗之美

      中新社南宁6月3日电 题:外国留学生广西体验非遗之美  作者 黄艳梅 玉庚鑫 唐蔚晴  用茶锤反复捶打铁锅内的茶叶、生姜、蒜米等原料,经过翻炒熬煮,一锅热气腾腾的绿色茶汤出炉,茶香四溢……2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梁马莎在广西南宁市体验“打油茶”。她说:“中国的油茶味道独特,很好喝,这次体验...

    时间:06-03
  • 《青海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落地 首批奖励兑现

      中新网西宁6月3日电 (记者 张添福)“根据有关规定,经过核实,您所举报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属实,我们将对您予以奖励。”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对举报生态环境违法线索并经查实的举报人实施奖励。  此次发放3笔有奖举报奖金7500元,其中最高奖励金额5000元。这是《青海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时间:06-0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破题循环经济,一座小县城的“逐梦”生物天然气之路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夏宾 张俊)让“废料”变肥料、让粪便变能源,在破题循环经济上,安徽阜阳阜南县趟出了一条“逐梦”生物天然气的道路,创新打造了一套“三全”模式。  近日,中新社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看见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忙着...

    时间:06-03
  • 7天全力扑救 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明火全部扑灭

      5月27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三桷垭乡鸡毛店村麦热依陡岩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420余人立即赶赴火场扑救。6月3日,经过7天的全力扑救,山火被成功扑灭,无人员伤亡。目前,火场已移交地方政府进行看守。  (总台央视记者 赵雨彤)...

    时间:06-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