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普惠托育如何破解“养娃”焦虑?

2023-06-01 10:37: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题:普惠托育如何破解“养娃”焦虑?

  记者 郝凌宇

  “生了孩子谁来带?”这是许多育龄家庭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前,育龄夫妻普遍面临养老、抚幼双重压力,完全依靠祖辈照看也会产生新的麻烦。如何满足生育家庭的托育需求,平衡养育开支、陪伴时间、看护专业性等因素,破解育龄夫妻的“养娃”焦虑?

  近日,记者走近南京市数家普惠托育机构,了解普惠托育如何尝试解决育龄夫妻面临的养育难题。

  缺乏可依赖的专业看护是育龄夫妻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新手妈妈,在南京江北新区工作的夏祎遭遇了育儿嫂不够专业的窘境。产假结束后夏祎需返回工作岗位,所以她聘请了育儿嫂辅助家中老人看护婴儿,最终因其对孩子没有耐心、不会安抚,只能将其辞退。

  经过分析比对几种托育方式,夏祎选择了自己工作园区内开设的普惠托育机构。从入园时的四个半月大到现在年满一周岁,夏祎发现在托育机构照料下,孩子的运动能力、发育情况一直保持了不错水平。“每天送他入园时,他会主动扑进保育师怀里,这是孩子对他们的认可。”

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抚育安托育中心,孩子们正在用餐 中新社记者 郝凌宇 摄

  当地在提高托育从业人员专业性上下了大力气。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童梅玲说,目前南京全市12个区、1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普惠托育机构全面开展了科学托育培训,在此前养育照顾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网络培训、上门普及、组织育儿技能比赛等形式,提升家长和托育从业人员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养育照护能力。据了解,南京市目前托育从业人员近6600人,持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证的共计5517人,占比83.6%。

  普惠托育机构收费较低,降低了育儿父母的养育成本。夏祎说,相比当地育儿嫂动辄超过6000元(人民币,下同)的工资,她选择的普惠托育机构一个月收费不到4000元,减轻了不少开支压力。据悉,江北新区管委会还鼓励企业自办托育机构,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免费向员工开放。目前某企业自办的托育机构已收育员工子女一百余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凡是取得政府补贴的托育机构,均需将补贴与收费直接挂钩,接受监管,保证返利于民。

机构保育师在同婴儿玩耍 中新社记者 郝凌宇 摄

  针对部分家长工作时间无法固定的情况,园区内普惠托育机构负责人张星星介绍说,机构推出了计时托和延时服务,尽量同家长的工作时间做好衔接,帮助孩子的父母平衡工作与生活。机构成立五年来,累计看护园区职工子女五百余名,目前正在园区内新建二期项目,以在满足园区职工子女入托需求基础上,尽力向周边居民拓展托育服务。

  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南京市共建成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市、区级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中心13家、街道指导站46家、社区亲子室557家和托育机构728家,中央普惠项目18家,省级普惠36家,市级普惠72家。全市可提供托位43580个,千人口托位数3.9个。

  对于农村区域育儿家庭来说,家门口的托育机构是家长安心工作的底气。赵娟家住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保城村,在镇上一家印刷厂工作。由于丈夫在外地务工,家中老人没有余力照顾精力愈发旺盛的孙辈,所以她一直关注家门口托育机构的开办情况。“去年幼儿园开办了3岁以下儿童的托育机构,我马上就报名,把孩子送到了这里。”

  赵娟认为,祖辈带娃无法满足自己的育儿需求。“老人不知道用什么方式限制孩子沉迷电视,也不太明白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和孩子玩耍。”对赵娟而言,有人看护仅是基本需求,对孩子科学健康成长的期望,促使她选择更专业的普惠托育机构。赵娟说,孩子在托育班学会了主动刷牙、独立穿衣,每天会向自己分享集体生活,“让我觉得他一下子长大了”。

  夏祎与赵娟的托育需求是年轻父母育儿需求的缩影。数据显示,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3200万,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城市中超过1/3比例的家庭有托育需求,在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这种需求更加强烈。面对需求缺口,普惠托育的覆盖范围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或可成为纾解养育焦虑的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此前接受采访表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各类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托育服务的供给,帮助托育机构把运营成本降下来,把收托价格降下来,让有需要的婴幼儿家庭能够送得起,用得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确保2025年全国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启动“校园行”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腾讯公司携手为青少年打造的公益项目《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启动“大师讲堂·校园行”行动,开启在校园里和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新体验”,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6月1日起,“大师讲堂...

    时间:06-01
  • 江西一“熊猫血”男童患溶血性贫血疾病 多方联合救治

      中新网南昌6月1日电 (魏美娟 欧阳成君)江西省儿童医院6月1日消息,一名患有丙酮酸激酶缺乏性贫血的两岁男童佳佳(化名)近日从该院血液一科的移植仓中出仓,一场耗时32天的“熊猫血”患者非亲缘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来自江西省抚州市的佳佳在不足两月大时,因面色苍黄20余天前往江...

    时间:06-01
  • 青海:以法治方式守护“大美湿地”

      中新网西宁6月1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1日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会签《关于建立湿地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公益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建立健全湿地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相衔接的协作机制,凝聚湿地保护领域...

    时间:06-01
  • 青海:沼泽草地占全省湿地面积半数以上

      中新网西宁6月1日电 (记者 李江宁)“青海全省湿地主要分布在玉树、海西、果洛三个州,占青海省湿地的92.43%。同时,青海省沼泽化草甸特征突出,重点以蒿草属和苔草属植物为代表,形成了青藏高原湿地的独特类型,沼泽草地占青海全省湿地面积的55%。”1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副处长宋维菊对外介绍...

    时间:06-01
  • 甘肃聚焦黄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一批生态环境问题“获解”

      中新网兰州6月1日电 (记者 冯志军)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首倡之地,甘肃去年聚焦工业、农业、生活和尾矿库污染综合治理,一批民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

    时间:06-01
  • 长沙发布大气等污染防治计划 力争今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07天

      中新网长沙6月1日电(向一鹏)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7天,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4%;32个国省控断面年均水质优良率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全面加强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防治......  长沙近日印发了《2023年长沙市大...

    时间:06-01
  • 像他们一样,做最快乐的孩子!

      赤子之心真且淳  公元前372年出生的读书人孟轲,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成为伟大、有德行的君子就必须常怀“赤子之心”。  什么是赤子之心呢?就是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般所拥有的纯洁无邪的心。  孟轲并不是第一个向往和追求赤子之心的人。老子在《道德经》中也阐述过同样的想法。老子认为,初生的婴儿...

    时间:06-01
  • 青海十年投入资金11亿余元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226项

      中新网西宁6月1日电 (记者 李江宁)1日,记者从青海隆宝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以及青海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青海累计投入资金11.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226项,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青海将湿地保护纳入“林(草)长制”监管,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

    时间:06-01
  • “赫乡贴心人”李金洋:入警11年侦办800余起刑事治安案件

      中新网双鸭山6月1日电 题:“赫乡贴心人”李金洋:入警11年侦办800余起刑事治安案件  中新网记者 姜辉  “年初至今,四排乡持续保持无越界、无违边案件的记录。”近日,黑龙江省边防委边境调研组走进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双鸭山边境管理支队四排边境派出所所长李金...

    时间:06-01
  • 青海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

      中新网西宁6月1日电 (记者 李江宁)1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该省基本达到卫生厕所标准的农村户厕超56万座;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村庄达650个;青海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94.8%的行政村。  近年来,青海省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有序...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