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未完成的攀登

2023-06-01 01:25:15

来源:新京报

  未完成的攀登

  湖南省登山队两名队员距珠峰峰顶四百米处止步救人

  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救人是什么感受?

  “氧气只有海平面的27%,呼吸变得困难。”“连打开一个水壶喝水都费劲。”54岁的谢如祥这样形容。

  5月18日深夜,在海拔8450米、距离珠穆朗玛峰峰顶仅四百米处,他和39岁的范江涛决定终止登山,救援一名倒在路边的登山者。他们及夏尔巴向导总计花费了四个小时,下撤五百米,将遇险者运送到最近的营地。

  范江涛是湖南省登山队领队、湖南登山运动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高山专业委员会主任。谢如祥曾任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队长,现是湖南省登山队队员。从2016年起,范江涛就梦想着登顶珠峰,谢如祥则是在2018年定下这个目标。

  多年的准备与等待后,他们决定在与终点咫尺间放弃登顶,只用了几分钟。

  向上还是返回?

  5月18日是登山的绝佳天气,范江涛回忆,“几乎没有一点风。”根据当地夏尔巴向导提供的天气预报,这种好天会持续到19日早上。

  傍晚五点半,范江涛和另外两位队友以及夏尔巴向导,从海拔7950米的珠峰C4营地出发,做最后九百米的冲顶。六点半,谢如祥出发。

  一行人负重许多:连体衣、头巾、帽子、围巾、高山靴、双层手套、1.5升开水和氧气面罩是生存必需品。要攀登,还要带上升器、下降器、冰镐、冰爪等技术装备。谢如祥说,一个氧气瓶就3.5公斤,身上的总负重超10公斤。

  但他们行进顺畅。晚上8点多,他们就到达了被称为黄带的冰岩混合地带最上沿,且都觉得体能充沛。如按计划,他们将在当地时间第二天凌晨三点前登顶。

  范江涛带了一部卫星电话,“我甚至在想,登顶后,国内不知道天亮了没有?我第一个报喜电话要打给谁?”

  夜晚的珠峰黑透了,只有头灯照射的地方有些能见度。晚上8时20分左右,范江涛照到前方路上卧倒着一个人,穿着火红的连体衣,蜷缩在路绳的右侧。

  范江涛又看了一眼手表,显示海拔8450米。“按业内的惯例,海拔8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是可以不救人坦然走过的。因为在这高度,救人很难,而且容易把自己搭进去。”他与队友也决定继续前行。

  倒地遇险者的锁扣仍系着路绳,范江涛等人要前进,就必须解锁安全绳,绕过遇险者,再扣上安全绳。等待队友们解锁、扣锁的时候,范江涛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发现遇险者脸上覆盖薄冰,身穿的连体衣已大面积破损。左手裸露,已冻得发黑,右手戴着薄抓绒手套,整个人都在颤抖。

  他问遇险者,你是中国人吗?对方没有回应。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对方轻轻说,自己姓刘。他这才认出了她——都是登山爱好者,他在日常拉练时常与她打照面。再询问,得知她没有向所属登山队报备,自行找了登山公司及夏尔巴向导来攀登珠峰。

  一旁的夏尔巴向导提醒他,此人救不了了,应该继续向上。

  “第一次是被说动了的。”范江涛绕过了刘女士,又随着夏尔巴往前走了二十来米。走着走着,他想起一个人。

  前一天,也就是5月17日,第一批登顶成功的队友回到C4营地,带来一个消息。他们在山上看到一个登山者倒地,他们尝试急救,“但没救过来。”看他衣服上的名牌,叫陈学斌。

  另一个消息流传在几个相识的登山者之间,随大家一路走到C4营地的、昵称为“木匠”的登山者在冲顶时失联了。

  为确定消息,范江涛和队友们满营打听,得知“木匠”就是陈学斌,“一瞬间就特别难过。”范江涛与“木匠”没怎么说过话,但一路同行,又在一个营地生活了几天。“对那个人、那张脸都有印象。”他感慨,“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了。”

  晚上8时45分,范江涛停在漆黑的山上,痛苦又纠结:不去救,刘女士的生命或者就像“木匠”一样转瞬即逝。去救,氧气和体能都不可能再供他冲顶。且峰顶就在眼前——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机会?

  想着想着,他痛哭起来。哭完了,他告诉夏尔巴向导,不登顶了,他要下去救人。

  金钱与时间的成本

  范江涛回忆,自己下撤回刘女士身边后,先将她脸部的冰抹掉,给她喂了点热水和巧克力,把自己的羽绒手套和氧气瓶也给了她。

  晚上9点左右,刘女士恢复了语言能力,告诉他,自己是前一天上山的,到5月18日中午,她和随行的夏尔巴向导都没水了。氧气是什么时候耗尽的,她不记得了,糊里糊涂地,手套丢了,夏尔巴向导也不见了。

  范江涛没再问什么,与自己的夏尔巴向导一左一右架起刘女士,各自空出一只手扶着安全绳,滑着往山下去。很快,他的手套就磨破了。

  下行一百多米后,晚上10点,刘女士再次晕倒。“那会儿我绝望了,我和夏尔巴向导的力气也用得差不多了。”范江涛与夏尔巴向导将刘女士抬到一块较为平坦的石头上,用一段废弃的路绳稳定住。而后他拿出GoPro(移动摄影机),问刘女士是否有话想说给家人,“她还是迷迷怔怔的,说没有。”

  做好一切准备后,范江涛决定下撤找人施救,往下三十多米后遇到了上山的谢如祥。

  谢如祥回忆,5月18日晚上10点左右,他和夏尔巴向导攀登至8300米的高度,迎面遇到了范江涛。后者喊了句“祥哥”,立刻又哭起来。“他告诉我,在上面碰到遇险的刘女士了,她只有一口气了。”谢如祥说,“他和夏尔巴向导救了很久,但救不动了,很崩溃。”

  “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救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个位置的氧气只有海平面的27%,呼吸变得困难,停留时间越长,风险就越高。我连打开一个水壶喝水都费劲,再多带一个人下山,会很辛苦,危险系数也增加了。”谢如祥说,“但还好我和夏尔巴向导出发不久,我的体力、氧气和水都只用了大约20%。”

  谢如祥决定,让范江涛先在原地休息,他和夏尔巴向导上去探探情况。上行三十多米后,他找到了卧地的刘女士,又喂她喝了些热水。而后,他对夏尔巴向导说,自己放弃登顶,要救这个人。“夏尔巴向导对此挺不理解的,在登顶珠峰的路上,他看到过很多倒在路边的遇难者。如果救不了,夏尔巴向导也会放弃对方,毕竟保证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不救,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哪怕她遇难了,我也要把她带回营地。”

  谢如祥向夏尔巴向导承诺,只要把刘女士送回C4营地,就给他一万美元的奖励。这个队伍里最强壮的夏尔巴向导同意了,卸下背包,背起刘女士。三人下撤,与范江涛会合。

  两个夏尔巴向导轮流架着、背着刘女士,范江涛在背后托举,年纪较大的谢如祥则在后面跟着。

  路上,谢如祥仍出神地幻想着,把人送到营地后,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冲顶?

  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从C4营地到峰顶的最后一段路程,两名夏尔巴向导给谢如祥和范江涛各背了三瓶氧气,他们自己也背了一瓶。这些氧气的用量经过严格计算,中途没有任何补给的可能。因此,要想再次登顶,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氧气。且按天气预报,本年的攀登珠峰窗口期在5月19日就要结束了。

  “直到夏尔巴向导叫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今年是登不了珠峰了。”谢如祥说。他和范江涛估算,为此次登山,他们各自花费了包括注册费、交通费、向导费、保险费等在内的三十多万元。

  时间成本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早在4月9日,湖南省登山队一行九人就从长沙出发了。他们12日到达加德满都,而后休整,又花费八天时间,从海拔2800米的卢卡拉徒步到海拔5364米的珠峰大本营。在大本营停留了大半个月,适应高海拔生活,然后开始拉练——从大本营向上经过C1、C2营地,再折返回大本营,等待窗口期的到来。

  根据夏尔巴向导提供的天气预报,本年攀登珠峰的窗口期从5月13日开始。5月14日晚上11点半,谢如祥、范江涛等九人从珠峰大本营出发,正式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5月15日,队伍到达海拔6500米的C2营地,5月17日,到达海拔约8000米的C4营地。

  C4营地是冲顶前的最后一个扎营点。再往上,他们将经过大雪坡、黄带、阳台、南峰顶和希拉里台阶,然后抵达峰顶。然而,5月18日深夜,为救人,他们最终止步于黄带上沿。

  施救者和被救者

  连续下撤三个多小时后,5月19日凌晨1点,他们到达C4营地。谢如祥记得,此时气温大概在零下20摄氏度,“穿连体羽绒服都觉得冷。”

  他们把刘女士带进一个空帐篷,范江涛把自己的睡袋给了她,并往她脚下塞了一壶热水。

  5月19日早晨,帐篷顶内侧结了一层呼吸凝成的“雪”。刘女士的精神好了些,醒来后问范、谢两人,自己登顶的照片在哪里?“我感觉她有点像喝‘断片’了,不记得自己遇险和获救的经历,还问我们怎么也在这里。但我觉得,她不记得也是件好事,这或许是段痛苦的回忆。”谢如祥说。而后不久,刘女士就被自己找的登山公司接走了。

  湖南省登山队是5月19日中午从C4营地离开的,20日下午到达大本营。回到加德满都后,谢如祥在一家酒店又遇见了刘女士,“问候了一下,她说恢复挺好的。”

  刘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被救的经历属实,但“人迷糊了”,提供不了更多细节;对于范、谢的善举,则是“救命之恩,应当感谢”。

  这一趟不算圆满的旅行,让范江涛瘦了二十斤。“我们生活在平原的人,到了高海拔地区,做任何事都是在消耗自己的身体,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受影响。”5月14日从珠峰大本营出发那天,他的肠胃就闹起不适,多次呕吐。

  如影随形的还有无法预判的危险——冰川、冰梯的坍塌都是概率问题。因此,要过冰川时,登山者们往往选择夜晚出发,以避免阳光照射导致的冰川、冰梯的加速融化。

  范江涛说,前期拉练时,他们穿过大本营外的昆布冰川,亲眼见到一处冰川在身后一百米处坍塌,扬起的风裹着冰雪扑面而来。“如果我们走得慢一点,可能就随着冰川塌下去了。”下撤回大本营时,又遇到冰川坍塌,这次有个队里的夏尔巴向导掉下去了,所幸被人拉起,没有大碍。

  最终,湖南省登山队中,包括随行摄影师在内的三人成功登顶。其余队员因身体不适、氧气不足、夏尔巴向导受伤等状况未能登顶。

  探索与敬畏

  “有些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登珠峰。我觉得,人对未知的东西,是有探索的欲望的。其次,经过努力,登上山顶,会很有成就感。重新登山后,我感觉自己又活了起来,变得年轻了。”谢如祥说。

  他曾是北京大学山鹰社的登山队队长。1990年,他就带队登上了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后来他一直有登珠峰的想法,但总因种种原因不能成行。2018年,北大成立120周年校庆之际,山鹰社的同学们去登了珠峰。他听说后,“觉得自己的珠峰梦又燃了起来。”

  从2019年开始,谢如祥恢复登山训练,陆续登了乞力马扎罗山、玉珠峰和哈巴雪山等。此次未能登顶珠峰,是“没缘分”。他希望未来再去尝试登顶。

  范江涛则已经“预订”了明年或后年的春天攀登珠峰。2008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为“北方的空地”的帖子,里面详述了作者穿越大羌塘无人区的经历。他通宵把帖子看完,从此对徒步、穿越及登山产生向往。2016年,他定下“7+2”(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的登山目标,开始攀登高海拔雪山。

  现在,他在长沙经营创业公司,办公室里放着十几张登山证书,“国内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基本上爬完了,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最高峰也都爬完了。”珠峰是他的第四站。

  此次未能登顶,风景却已经看饱了。他记得爬黄带时,正是傍晚,夕阳下,他身下成片的雪山拉出了一条条长影。“眼前完全没有遮挡,特别壮阔,真正的一览众山小。好像在俯瞰全世界。”

  他还有些更感慨的事。从大本营出发前,众人举行了“煨桑”仪式,当地喇嘛也赶来参加。大家向天空抛撒大米,听喇嘛念念有词。他知道,除了祝福的意味,这也是让人们敬畏大山。

  5月19日早晨,也是救人后的第一个早晨,他在帐篷中醒来,看到自己深夜迷迷糊糊抓来的睡袋上,写着“木匠”两个字。那是遇难者陈学斌的睡袋。那瞬间,他百感交集。

  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吴采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卷才艺,还是长技能?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什么?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 实习生 王祎昕)“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真的不一样。”一位网友在看完一则幼儿园小朋友技能展示短视频后,如此留言。  视频发布者是山东诸城青蓝大风车幼儿园园长王艳青,账号关注数量目前已有17.5万。今年“六一”儿童节前,王艳青发布了一则短视频,主题为“全网最火的幼...

    时间:06-01
  • 南京“00后”视障大学生创业做“播客”教练:“逆光”行走 声探“视”界

      中新网南京6月1日电 题:南京“00后”视障大学生创业做“播客”教练:“逆光”行走 声探“视”界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打开读屏软件,调快成5倍速的语音潮水般“嗖嗖”地传出。这些正常人听不懂、接不住、“天书一般”的音频,南京“00后”视障大学生叶泓霆却能轻松拿捏。  只见他将播放读屏的手...

    时间:06-01
  • 【少年志】玉树小朋友的人生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许下愿望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刘越)6月1日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一群来自青海玉树、身着传统藏族服饰的孩子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群来自青海玉树的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合影。中新社 富田 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伴随着孩子们自信昂扬的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破晓的天光映着一张...

    时间:06-01
  • 上海:“地铁汪汪警队”受邀进校 “六一嘉宾”普及安全知识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李姝徵)6月1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警犬支队的训导员带着“地铁汪汪警队”走进百年名校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  民警为1800多位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安全课”,在展示警犬风采的同时也进一步普及了轨交安全知识。  六一国际儿童节上午,上海小学全校...

    时间:06-01
  • 山东各地萌娃儿童节齐秀才艺 “花式”过节欢乐多

      中新网济南6月1日电 (孙婷婷)刺绣、扎染、制香囊、做高铁餐、加工中草药……6月1日,在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山东各地萌娃齐秀才艺,“花式”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当天,在青岛开往上海虹桥的G232次列车上,济铁旅服青岛高铁分公司的餐服员邀请乘车的小旅客走进餐车后厨,观摩高铁“厨房”架构、美食制...

    时间:06-01
  • 重庆21个区县出现暴雨 31条中小河流出现涨水过程

      中新网重庆6月1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5月31日8时至6月1日8时,重庆21个区县出现暴雨。受降雨影响,重庆31条中小河流出现1至4米涨水过程,最高水位均未超过警戒水位。  据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监测,5月31日8时至6月1日8时,重庆城口、开州、云阳、奉节、巫溪、万州、沙坪坝、九龙...

    时间:06-01
  • 湖北省博物馆少儿体验馆开馆

      中新网武汉6月1日电 (梁婷 鲁黎)湖北省博物馆6月1日举行少儿体验馆开馆仪式,该馆是全省首家,也是全国博物馆行业面积最大以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为特色的专项少儿体验馆。  湖北省博物馆少儿体验馆分上下两层,室内面积2000平方米,一层为《永远的三峡—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二层为《小小考古学家...

    时间:06-01
  • 百家融媒重庆行丨百家融媒记者“洞”察山城交通背后的故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王钰 袁舒含)重庆山城的称号名不虚传,中心城区被缙云山山脉、中梁山山脉、铜锣山山脉、明月山山脉包围,要打开交通要道,开凿隧道是最常见的方式。  今(29)日,2023年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走进重庆科学城隧道、金凤隧道,一探山城重庆“凿洞”背后的故事。  “我们诚...

    时间:06-01
  • 重庆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金凤隧道加速推进 有望年底通车

      苍翠的缙云山脚下,金凤隧道的两个洞口前,干净整洁,准备着迎接人们进入隧道体验一番。  今(29)日,2023年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走进施工现场看到,金凤隧道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工人正在进行沟槽、消防、机电等附属工程施工。  金凤隧道工程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西起璧山区黛山大道,东止于重庆高新区高新大...

    时间:06-01
  • 未成年人遭性侵维权难,如何解决?

      佟丽华  发于2023.6.5第总第109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预防和惩治性侵是世界各国未成年人保护事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近年来,中国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日益完善。刑法修正案增加了相关罪名、明确了对某些犯罪从严从重打击的具体情形,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强制报告...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