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他给土壤“把脉会诊”

2023-05-31 11:26:0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国科学家丨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他给土壤“把脉会诊”

  今天(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们来认识一位长年扎根在田间地头的科学家。作为中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技术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科学总顾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带领科研队伍为耕地土壤“把脉会诊”,提出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建立东北黑土天空地联合监测预警、田林草湿地一体化治理技术体系,为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的国家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其中2/3是中低产田,而且人均耕地仅为1.36亩,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8亩。耕地资源数量不足和质量低下的双重压力,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中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技术总负责人,张佳宝院士告诉记者,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改良、培肥、规划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如果通过土壤改良将13亿亩中低产田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就能增产一千亿斤的粮食。治理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能,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正是张佳宝40年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粮食产区,但面临着土壤风沙、盐碱、旱涝、瘠薄的严重威胁。1997年,张佳宝主动请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河南封丘中国科学院农业实验站工作,目标就是要攻克这一技术难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佳宝:到底哪些技术是最关键的?要一个长期坚守进行坚持观测的一个工作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20多年来,张佳宝带领团队长期在野外坚守,建立零距离实验室、野外观测场、大型研究装置和万亩示范区,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攻关。科研团队提出水土联治技术,使地下水位保持在3米这个临界深度以下,尽量减少潜水蒸发,防止土壤返盐,根治了土壤盐碱化的严重问题,同时研发出生物激发剂、土壤改良剂等产品,统筹秸秆还田和耕作措施,使贫瘠土壤快速变肥。“对症下药”之后,黄淮海地区的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等级仅次于我国东北的黑土地。目前,黄淮海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承担着我国30%的粮食生产任务。

  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产出能力强,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但近年来,黑土地普遍存在变薄、变瘦、变硬等问题。202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科学总顾问,张佳宝又开始为黑土地“把脉会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佳宝:原来这个坡度上形成的黑土地的厚度是100毫米的话,现在差不多流失掉的有五六十毫米了。另外长期使用以后,有机物进去少了,有机质分解多了,然后它黑土变得不黑了。

  侵蚀沟是黑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不尽快治理会严重影响粮食产能。张佳宝指导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通过实测和高分辨率的遥感调查,首次得出黑土区侵蚀沟有49.6万条的数据,摸清了黑土侵蚀沟的空间分布,同时对黑土地自然资料土壤性质、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创建了以地理学+大数据+现代农业集成的“全域定制模式”等,全方位保卫“黑土粮仓”。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佳宝:国家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黑土地保住,这样就是我们要提供关键技术进行支撑,责任挺重大。我们要保证土壤它不仅能生产粮食,而且它还要能为保障我们生态的安全、环境的安全、人类的健康提供支撑。(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一揽子举措推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中新网太原5月31日电(高雨晴 杨杰英)当前,山西正在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其间,该省推出哪些具体举措?3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赵亮说,该厅牵头,会同省水利厅、省住建厅等相关...

    时间:05-31
  • 粤桂云琼整改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隐患265项

      中新网广州5月31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31日消息,根据水利部安排部署,珠江委已完成广东、广西、云南、海南4省(自治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发现的291项问题隐患,已整改265项,整改率91.1%。  珠江委高度重视此次监督检查,珠江委党...

    时间:05-31
  • 2022年西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

      中新网西宁5月31日电 (记者 李江宁)2022年西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较2021年提高2.2个百分点;湟水流域(西宁段)地表水环境质量,水质状况总体保持良好,全面完成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纳入国家和省政府考核的13个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占比100%;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时间:05-31
  • 巴彦淖尔一重点排污公司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2人被刑拘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31日电(记者 张林虎)担心二氧化硫超标被处罚,内蒙古自治区一重点排污公司竟私自篡改自动监测数据。3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公安局获悉,2名涉事人员被刑拘。  5月12日,杭锦后旗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接到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移交线索称:在对内蒙古某固危废环境治...

    时间:05-31
  • 江西共青城:能人带富 小茶叶变身乡村振兴“金叶子”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5月31日电(卢梦梦 胡晓敏)“我们观音桥村的茶叶都是新上市的优质品种,茶汤清澈,回味甘甜……”在风景秀丽的江西共青城市泽泉乡观音桥村,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浩玲正在直播带货,在网上销售今年刚产出的新茶。  2003年,刘浩玲从江西萍乡市到九江市,对农业有着特...

    时间:05-31
  • 长春互联网法庭成立一周年 新技术让当事人“一次都不用跑”

      中新网长春5月31日电 (谭伟旗)长春新区人民法院31日召开长春互联网法庭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自2022年6月1日长春互联网法庭成立并正式受理案件以来,网上立案2099件,已结1947件,结案率92.76%。“一次都不用跑”的诉讼体验越来越顺畅、简便,为当事人带来了更优质的司法体验。  长春互联网法庭的...

    时间:05-31
  • 安徽肥西:绿水青山绘就绿色富饶新画卷

      中新网合肥5月31日电(黄瑞敏 陈文)初夏时节,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铭传乡的大潜山脉树木葱茏、飞鸟成群,一辆辆旅游大巴车在林中乡道穿梭。当地知名景区——铭传故里景区每年接待数十万游客,这让民众从青山绿水中收获满满。  “真正能让我们老百姓富起来的是我们的文化底蕴和5万多亩的山林,很多...

    时间:05-31
  • 南粤青年在乡村天地绘就精彩青春人生

      中新网广州5月31日电 题:南粤青年在乡村天地绘就精彩青春人生  中新网记者 王坚  如今,越来越多南粤青年积极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他们赴田野,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他们将知识和热爱、梦想和勇气装进行囊,在青春新赛道上与时代同频共振。  “向海洋要食物、向土地要产能,将专业...

    时间:05-31
  • 上海: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稳步下降至12.3%

      中新网上海5月31日电 (记者 陈静)2023年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  当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披露,依托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上海控烟社会共治和“六个一”管理模式,申城法定禁烟场所违规吸烟发生率稳步下降至12.3%,法定禁烟场所电子烟使用率为2.2%,民众对室内全面禁烟的支持率达98.0%。  ...

    时间:05-31
  • “追光者”陈辉:在影像的世界里为基层患者服务

      中新网襄阳5月31日电 题:“追光者”陈辉:在影像的世界里为基层患者服务  作者 张倩龙 黄瑜 姚敏  一份份影像资料从基层卫生院传至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电脑屏幕前,陈辉与团队成员们正端坐着阅片,为基层患者们进行诊断,这便是“追光者”们日常的工作。  陈辉是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放射影像科主任,...

    时间:05-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