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疆“绣郎”:穿针走线“须眉”不必让“巾帼”

2023-05-30 14:14: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30日电 (喇小飞)“挑鬟玉钗髻,刺绣宝装拢。”手工刺绣作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这片女性擅长的领域鲜有男性的足迹。可在天山脚下,偏偏就有一位远近闻名、技艺精湛的“绣郎”——新疆哈密市陶家宫镇农民卡德尔·热合曼。

  卡德尔·热合曼从小对刺绣怀有浓厚兴趣,绣出的作品精美且富有创意,中间,他曾一度放弃刺绣的梦想。如今,卡德尔·热合曼大大方方地拾起绣花针,不仅凭借娴熟的技艺与对刺绣的热爱闯出了一片天地,还带动身边一批绣娘让维吾尔族刺绣在传承中焕发现代时尚色彩。

  爱好与责任战胜非议

  早饭后,卡德尔·热合曼就坐在桌子旁,拿起几十年不曾放下的绣针,在一块早已画好牡丹图案的墨绿色绸布上开始了熟悉的“穿针走线”。

  “我们那个村子,很多人都会刺绣、剪纸和画画。小时候我就经常看当裁缝的母亲和姐姐干活,慢慢就学会了她们的一些手艺,7岁就会画图和设计刺绣图案了。”卡德尔·热合曼说。

卡德尔·热合曼展示刺绣技法。 受访者供图

  虽然幼年即与刺绣结缘,但在当地传统观念中,刺绣是女人们的独有领域,男性做“女红”不合乎男子气概。虽然如此,内心的喜欢仍让他偷偷在农忙之余继续学习刺绣。

  十几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卡德尔·热合曼失去了姐姐,“以前每年过节姐姐都要亲手给爸爸绣一顶新帽子,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传统。有一天我种地回来,看见妈妈戴着老花镜在为爸爸绣帽子,妈妈当时非常难受,我就对她说,以后爸爸的帽子我来绣。”

  “刚开始绣的时候,不仅村里有非议,家里人也不支持。媳妇说哪有男人绣花的。我说必须要帮助妈妈,替姐姐绣花,妈妈和我都高兴,媳妇听完就同意了。”卡德尔·热合曼说,刺绣对他来说,热爱之外从此更多了一份责任。

  2009年哈密市文化馆举办的一场展览活动上,卡德尔·热合曼带去的刺绣作品获得一致好评。多年的坚持得到他人认可,卡德尔·热合曼激动不已,也更坚定了他对刺绣的热爱,决定要把刺绣当成一份事业去做。

  刺绣的美是生活之美

  “哈密刺绣是新疆传统刺绣百花园中的一朵‘牡丹’。刺绣手法精致多样,图案设计独具匠心,展现了刺绣者对美的追求。”卡德尔·热合曼说。

  卡德尔·热合曼与刺绣打了40多年的交道,在他看来,刺绣的美是艺术之美,是生活之美,更是人心之美。

刺绣作品—文创耳机。 受访者供图

  他说,哈密维吾尔族刺绣题材大多是花草动物和表现吉祥寓意的图案。技法方面有平绣、打籽绣、锁绣、辫绣、盘金绣、堆绣、缠绣等。受中原文化影响,针法也多种多样,如齐针法、参差针法、阶梯针法和散针法等较为常见。不同的技法与针法相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构图风格。

  走进卡德尔·热合曼的家中,墙上挂的壁毯、床上铺的坐垫、枕套都绣着精美的花纹,平日工作的桌上还整齐摆放着几幅画了一半的刺绣图案。

  “以前刺绣主要用在枕头、被子、花帽这样的用品上,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很紧密,绣出的图案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卡德尔·热合曼向记者指了指头上戴的小花帽,上面的图案就出自他手。

  传统刺绣点缀现代时尚色彩

  2008年,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6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哈密市设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集哈密传统刺绣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实训、研发、成果孵化、展示、品牌导入、市场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对接,古韵与新风交织的生动样本。

  卡德尔·热合曼与工作站中许多绣娘也得到机会分批次前往北京、广州、苏州等地学习刺绣。

  “我在广州学到了广绣针法,还接触了设计、书法、颜色学,参观了广州和周边城市的博物馆,眼界大开。那些最古老的和最新潮的艺术品,让我的审美得到很大提升,也有了很多新想法。”

  学习回来后,卡德尔·热合曼组织了一个绣娘团队,带领她们一起开展刺绣设计,将传承再创造,设计的产品品种和范围丰富多元,包括文创产品类、生活用品类、玩具类、旅游纪念用品类等等,年收入也实现增长。

  “我们将文创产品与非遗相结合,打造出诸如挂饰、手表、耳机等40多种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每年都能接到许多订单。”卡德尔·热合曼说。

  无独有偶,工作站中另一位刺绣传承人热娜古丽·素批与上海设计师共同打造的作品《花开了》,在2015年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向中国定制致敬”开幕式上广受瞩目,开创了哈密刺绣的时尚先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实现增收502.98万元

      中新网拉萨5月30日电 (贡嘎来松 顿旦旺姆)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效果显著,销售优秀作品500余件,实现增收502.98万元(人民币),累计推荐46名民众实现就业。  那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清科介绍,“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以文艺文化...

    时间:05-30
  • 专家点赞云南红河 解码“穿越时空”的文旅魅力

      中新网红河5月30日电(熊佳欣)“极致的山水环境、瑰丽的文化传承、隽永的风土人情、合宜的生活节奏是国内外游客流连云南的原因,而这些在红河州都能找到极具本土特色的样板要素。”30日,上海阿兰里文旅集团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郑光强如是说。  当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时间:05-30
  • 典型示范以点促面 广西培育打造民族特色村寨

      中新网南宁5月30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30日介绍,广西按照“特色民居、优良环境、特色产业、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五位一体’”保护发展模式,培育和打造了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截至目前,广西全区共有137个村寨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6个村寨获评“广西民...

    时间:05-30
  • 安徽黄山千年迎客松开花

      中新社安徽黄山5月30日电 (刘浩 叶智成 吴心语)30日,安徽黄山风景区千年迎客松花开满树,灿若金星。近日,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千年迎客松开花。侯瑞冬 摄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迎客松位于黄山风景区玉屏楼附近,寿逾千年,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

    时间:05-30
  • 桂林多部门联合开展水域灾害事故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中新网桂林5月30日电(黄结)为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做好汛期抗洪抢险各项救援准备,5月30日,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桂林市海事局、公安局、应急局、医疗等部门,在漓江水域龙船坪码头举行2023年水域灾害事故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开展救援现场。 黄结 摄  演练现场模拟“桂林市遭遇持续特大...

    时间:05-30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2年受捐11.59亿元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5月30日发布的2022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年接受捐赠11.59亿元(人民币,下同),公益事业支出10.81亿元,共944.85万人(次)受益。经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基金会。  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扶贫...

    时间:05-30
  • 四川雅江县麻郎措镇唐足村然日组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中新网成都5月30日电 (记者 刘忠俊)5月30日晚,四川雅江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该县麻郎措镇唐足村然日组境内发生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  5月30日13时,雅江县麻郎措镇唐足村然日组发生森林火灾,火场周边无重要设施;此次火灾涉及1个村庄(唐足村),1座寺庙(扎呷寺),群众22户126人,已全部...

    时间:05-30
  • 今年广州荔枝产量预计12万吨 “荔枝赏味图”发布

      中新网广州5月30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广州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顶荔相助”——互联网+增城荔枝产销对接会活动,30日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据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介绍,2023年广州荔枝种植面积约56.4万亩,预计产量约12万吨,同比增加6%左右。  广州荔枝品种有70多个,通常从4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次...

    时间:05-30
  • 粤发布河湖亲水指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上线亲水指数平台

      中新网广州5月30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河长办30日发布消息称,《广东河湖亲水指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已正式发布,并同步上线“粤亲水·粤爱水——广东省‘亲水指数’推广平台”,以科学支撑亲水乐水载体建设,强化亲水乐水活动指引。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长制研究院(下称“河...

    时间:05-30
  • 广东今年首发高温四级预警 全省最高温度达39.7℃

      中新网广州5月30日电 (王坚 王天巍)广东自29日起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30日白天,全省出现大范围35℃及以上高温,超过半数的站点达到或超过了5月本站的历史最高气温记录,其中梅州丰顺录得全省最高温度39.7℃,打破了广东5月的历史最高气温的极值。广东省气象局于30日17时发布高温四级预警和启动高温四...

    时间:05-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