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与“京侨暖巢”相遇 这些老人多了一群“儿女”

2023-05-26 14:19:27

来源:《中国新闻》报

(2023年5月26日《中国新闻》报版面)

  “京侨暖巢”:真情暖侨心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 作者罗鲁峤图文报道】“京侨暖巢”志愿者、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原秘书长沈小红轻轻地扣开年过八旬的印尼归侨白少柏、林雪明夫妇家门,她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老人家里了。尽管不久前她出了一场车祸,骨折的左腿尚未痊愈,但她心里暗自觉着,“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沈小红还记得,那是8个月前,北京暑热正盛的一天,一进门,两个老人就紧紧握住她的手,“您可来了,您来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因为邻居新装的空调,离老人家的厨房过近,热气都窜到了老人的家中,让这个炎炎夏日更加难熬。纠纷发生后,负责联系两位老人的“京侨暖巢”志愿者积极帮忙协调解决,经多方努力,老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沈小红与白少柏、林雪明夫妇合影。中间为沈小红。受访者供图。

  “京侨暖巢”服务项目由北京海外联谊会、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北京侨商会于2022年5月推出,上述单位联合成立“京侨暖巢服务中心”,初衷是为在京侨界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解决疫情期间生活困难。迄今,已经为120个家庭158名侨界老人提供上门服务588余次,给分布在18个国家的近5万名北京籍侨胞送去了温暖。

  但是,项目推行之初并不顺利。

  “京侨暖巢”爱心服务包项目负责人、北京和合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和合社工中心”)社工商蔚新还记得,当她拨通第一位老人的电话时,对方没等她说完,迅速回了一句“我们不需要”就挂断了电话。

  还有一位老人因为曾被诈骗,不敢轻信任何人,就连在小区里摔倒了都不敢让人扶。这位老人一开始接到志愿者来电时格外警惕,志愿者韩香还记得,她第一次上门时小心翼翼,生怕引起老人的戒备。现在,这位老人成了京侨暖巢项目的受助者,也是忠实的支持者。志愿者在雨天上门,老人还会特意打着伞下楼去接她们。

  空巢老人的家,像一口沉寂许久的池塘。志愿者们的到来,像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了几尾小鱼,鱼儿嬉水,池塘便不那么寂寞了。“京侨暖巢”项目为受助老人提供的为期一年的“公益服务包”,包括1次生日探访和11次入户探访,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

“京侨暖巢”志愿者上门为王海岩提供“公益服务包”。图中志愿者王倩和申妍正在教王海岩使用平板电脑。罗鲁峤摄。

  72岁的王海岩是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地区侨联秘书长。她成立艺术团,开抖音,教剪纸课程,退休生活格外多彩。但儿子长居澳大利亚,丈夫2020年去世,腿部患有轻微残疾的王海岩在独居生活中还是会遇到诸多不便。

  与“京侨暖巢”相遇后,王海岩便多了一群志愿者“儿女”——志愿者亲切地把王海岩称为“海妈妈”。志愿者王倩和韩香去“海妈妈”家,陪老人聊家常,自发地帮老人擦拭落灰了3年的玻璃。去年生日的时候,“海妈妈”也收到了志愿者的祝福,看着相册里的生日蛋糕,“海妈妈”的脸上满是笑意,“我先生去世后,这是我第一次过这么热闹的生日!”

  付出爱心的同时也让志愿者收获了满满的爱。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前,“海妈妈”总要送点儿什么给上门的志愿者们,有时是她的剪纸作品,有时是她亲手做的“扎花戒指”。 “海妈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我,让我每次来都有被充电的感觉。”王倩说。

王海岩与“京侨暖巢”志愿者一起过生日。受访者供图。

  作为“京侨暖巢”项目支持机构之一,和合社工中心不仅为受助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其还根据老人需求,设计了五种服务套餐,包含陪诊助医、健康检测、家政服务、送餐服务、理发、链接养老机构和应急救援等专业服务。对每位受助老人“建档”,以便于提供定制化服务。

  记者在位于石油共生大院的和合社工中心办公处,看到一位侨眷老人的服务记录表,志愿者在第一次上门后写下:“鼓励老人在身体允许状况下多与人交流。”第二次上门后,社工记录更具体了:“老人爱好写文章,鼓励记录随笔或编写个人回忆录,请老人如果写了文章可反馈给京侨暖巢服务中心。”

“京侨暖巢”服务记录表内页。罗鲁峤摄。

  像这样的服务记录册,每位受助老人都有一本。服务资料已经保存了10个G的数据,表内信息持续更新。志愿者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下一次上门服务内容。

  10个G的数据里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京侨暖巢的“爱心服务包”。据介绍,该服务包涵盖3项健康管理基础项目,另有陪诊、家政、理发、午餐送餐等8项自选项目。

  采访期间,记者跟着提供健康检测服务的“健康管家”袁耀来到一位81岁的孙姓老人家。一通检查做下来,老人得知自己有高血压和心脏方面的问题,被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孙奶奶是朝鲜归侨,退休后在呼家楼街道侨联发挥余热。她感慨自己20多年来一直为其他侨界老人的事情忙活,从未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想到第一次接受来自京侨暖巢的服务就发现了问题,“以前去侨界老人家慰问,他们当时的心情,我今天也体会到了”。袁耀笑着接话:“这就是爱的传承。”

“京侨暖巢”志愿者上门为孙奶奶提供“爱心服务包”。图中袁耀一行人正在为孙奶奶做健康检测,询问老人身体情况。罗鲁峤摄。

  京侨暖巢的“爱心服务包”由涉侨慈善基金会捐赠,面向老人免费发放。截至发稿时,共有77名侨界老人选择了不同项目的爱心包服务,目前,京侨暖巢还在扩大“爱心服务包”的惠及范围,对在京侨界老人的“爱的传承”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双胞胎孕妇及时入境就医 中蒙边境上演跨国生命大救援

      中新网二连浩特5月26日电 题:双胞胎孕妇及时入境就医 中蒙边境上演跨国生命大救援  作者 李爱平 郭鹏杰  714公里跋涉,10分钟快速通关。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5月26日,这里上演了一场跨国生命大救援。  25日17时许,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指挥中心接到...

    时间:05-26
  • 凝聚人才力量 重庆市启动英才“智汇圈”建设

      中新网重庆5月26日电 (记者 钟旖)重庆市26日正式启动英才“智汇圈”建设。  据介绍,“智汇圈”是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起,重庆英才A卡持卡人才牵头组建的行业领域学术交流圈,将分专业、分领域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助力揭榜挂帅等活动。  具体来看,“智汇圈”...

    时间:05-26
  • 湖南娄底“90后”海归回乡当“新农人” 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中新网娄底5月26日电(傅煜 李建东 谭小斌)既能扛着锄头上山、撸起裤管下田,也能操作无人机、智能插秧机等现代农用机械。在湖南娄底蛇形山镇姚桥村,回乡当起“新农人”的“90后”海归女硕士肖源,正努力探索可复制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初夏的姚桥村,青山、果园、稻田、池塘交织相依,“旧农人”“新...

    时间:05-26
  •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上海虹口嘉兴街道垃圾分类四年间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李秋莹)“粽子叶是干垃圾,榴莲壳是干垃圾……”大家还记得被“你是什么垃圾”支配的日子吗?你现在的垃圾分类坚持得如何?垃圾分类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上海市虹口区生活垃圾分类展示馆 李秋莹 摄  从今年起,我国将于每年5月第四周开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时间:05-26
  • 首届广州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成功举办

    总决赛获奖名单 广州市台办 供图  中新网广州5月26日电 (郭军 陈碧珺)5月26日,首届广州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参加首届广州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总决赛的选手与嘉宾合影。 广州市台办 供图  总决赛上,在校台生组和非在校台青组共20名参赛选手通过线下激烈角逐,分组...

    时间:05-26
  • 安徽合肥去年全年空气优良率86% 巢湖湖区水质为Ⅳ类

      中新网合肥5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2022年合肥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6日发布。记者从该公报中获悉,2022年,合肥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为71天,良好243天,优良率为86.0%。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区水质为Ⅳ类,呈轻度污染,营养状态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为71天,良...

    时间:05-26
  • 张伯礼:健康中国建设里,中药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新网陕西铜川5月26日电 (记者 张一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为民族繁衍昌盛,为维护人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26日表示。  当日,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陕西铜川开幕,作为此次文化节的活动之一,中国孙思邈中医药国际论坛也在此间举行。  论...

    时间:05-26
  • 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成立 8所高校发起倡议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6日成立,希望促进上海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协作互联。  据悉,由上海市教委指导,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将致力打造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区域教师教学发展交流与合...

    时间:05-26
  • 上海杨浦滨江亮灯向全球发出邀约 吸引新赛道企业等共创未来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26日晚间,上海市副市长华源,市政府副秘书长章雄,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杨浦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周海鹰等共同按下按钮点亮杨浦滨江。他们借一场精彩的户外灯光秀正式向全球发出邀请,希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生动展现杨浦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

    时间:05-26
  • 航天英雄杨利伟走进上海校园 为孩子们讲故事、交流互动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2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走进上海校园。他为上海宋庆龄学校1800余名师生开展载人航天科普讲座,并现场与学生互动交流。  杨利伟从中国古代探索太空的神话故事讲起,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由来、发展和现状。...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