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毕业生求职,警惕八类陷阱

2023-05-22 11:19:25

来源:《工人日报》

  黑中介,假试用、真使用,阴阳合同……

  毕业生求职,警惕八类陷阱

  现在正值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职场。大家在努力找到心仪工作的同时,也要小心求职骗局。近日,人社部梳理了八类常见的求职陷阱,并发布相关避“坑”提示。

  黑中介陷阱。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他们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求职毕业生信息。

  防范提示:毕业生应当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与市场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

  兼职陷阱。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防范提示:毕业生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了解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同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等密码信息,不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收费陷阱。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招聘为名,收取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有些中介机构与不法用人单位合作,先由中介机构以推荐工作为名收费,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上岗或中途辞退。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谨记,应聘工作不需要费用,对于需要交费的招聘面试实习等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

  借贷陷阱。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为诱饵,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又没能就业的不利局面。

  防范提示:毕业生要看机构或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

  传销陷阱。传销一般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毕业生务必清楚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高度清醒。如果不慎进入传销,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合同陷阱。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成本、规避责任而侵权。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口头约定工作事项。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资、劳动条件等内容。有的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防范提示: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

  试用期陷阱。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不缴纳社会保险。还有的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以各种理由解聘,“假试用,真使用”。

  防范提示: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试用期约定无效,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期间,应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信息陷阱。有的用人单位夸大单位规模、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有的模糊处理工作内容,将销售员、业务员等职位美化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有诱惑力的名称。

  防范提示:毕业生可通过企业官网、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等查询用人单位情况,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离职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人社部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要通过合法、正当的信息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求职。一旦遭遇上述情况,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报警。(工人日报 记者 李丹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95名“马倌儿”接受培训 持证上岗成趋势

      中新网锡林郭勒5月22日电 (记者 李爱平)“你没有听错,中国‘马倌儿’也需要持证上岗。”祁小叶这句话连续说了两次。  5月22日是祁小叶最忙碌的一天。当天,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召开“第二届FITE国内文旅马术教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认证活动(锡林浩特站)”,她是主办方成员之一。图...

    时间:05-22
  • 安徽境内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超1000条

      中新网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2022年,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26窝602枚,孵出幼鳄372条,再创历史新高,显示了野外种群良好的发展态势。  扬子鳄,古代被称作鼍(tuó),民间俗称“土龙...

    时间:05-22
  • 南京“梧桐语”:“城市客厅”守护民生“小确幸”

      中新网南京5月22日电 (徐珊珊)“在家门口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不仅可以喝咖啡,还有手机维修、洗衣洗鞋等服务,很是方便,对年轻人和老人都很‘友好’,点赞!”22日,居住在南京市建邺区南湖东路的市民王先生如是说。  “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是南京集文化展示、便民服务、公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

    时间:05-22
  • 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 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

      近期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  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  室内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所,不得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开展体育培训活动……北京市地方标准《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服务规范》(下简称“规范”),目前正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记者走访多家体育机构发...

    时间:05-22
  • 孩子们参加竞赛都被用来升学 白名单竞赛岂能用来贩卖

      小升初在即,北京各个“升学群”再度活跃。有的家长群里还在传这样一条消息:升学简历里的证书一定要是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竞赛才行,别的证书学校不认。  原本是为减轻孩子负担、规范发展而公布的“白名单”竞赛,却成了升学比拼项。记者调查发现,培训机构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放大了家长的焦虑。...

    时间:05-22
  • 划建自然保护地、人工建巢引鸟安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地这样做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今天(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  最新鸟类调查:北京鸟类目前已达515种  北京是重建生物多样性的典范,根据最新的鸟类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鸟类目前已达515种。  北京,地处燕山和太行山的...

    时间:05-22
  • 我登上了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以桥为窗,尽赏阳光贵州

      5月18日至20日,“我登上了世界第一高桥”沉浸式体验网络传播活动正式起航,走进花江峡谷大桥、坝陵河大桥与平塘特大桥及沿线文旅产业景区。  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驻黔机构,贵州省主要新闻机构、贵州省内外头部账号的媒体记者,一起登高桥、赏黔景,共同感受贵州桥旅融合“协奏曲”。  高桥之上好...

    时间:05-22
  • 盲人夫妇400多万卖房款被骗 司法救助点亮一家人的路

      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一对盲人夫妇把家中唯一的住房卖了,400余万钱款悉数被骗走。西城检察院了解情况后,立刻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将8万元司法救助款送到被害人手中。检察院还发起定向帮扶,定期捐款直至孩子成年。  小屋里堆满了孩子的书  张女士和丈夫都是一级视力残疾人,让他们倍感欣慰又骄傲的是...

    时间:05-22
  • 安徽境内外来入侵物种共283种

      中新网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历年来调查及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安徽境内外来入侵物种共283种,较为常见构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有: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

    时间:05-22
  • 沈阳千年古城上演首届中式公益集体婚礼

      中新网沈阳5月22日电 (记者 赵桂华)“祈福”、中街“揽福”、拜天地、合卺礼、执手礼……5月2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式集体婚礼在沈阳故宫红墙绿瓦的掩映下隆重举行,53对新人在现场亲友和嘉宾,以及全国网友“云上观礼”的见证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用最浪漫的中国风婚礼共同许下爱的誓言。婚礼现场...

    时间:05-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