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越来越多高校组织面向研究生联谊交友活动 助研究生“脱单”

2023-05-22 11:03: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越来越多高校组织面向研究生联谊交友活动,为他们扩大朋友圈——

  助研究生“脱单”

  5月一个周末的下午,在广西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挤了200多名研究生。大家围坐在一个个圆桌旁,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这些原本陌生的年轻人,很快开始热络地交流起来。这是广西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团委和研究生会举办的“姻为遇见”研究生跨校联谊交友活动中的一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数量也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共招收研究生12.85万人,到2023年,这个数字上涨到124.25万人。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年龄普遍在22至30岁这一区间,正值适婚年龄,但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的现象日益普遍。

  “读本科时,家长强调先不要谈恋爱,读研后却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想要的那个人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处于单身状态的研究生,都有着较强的恋爱交友需求,但由于学业忙、社交圈子小、眼光高等原因,脱单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如何才能帮助研究生遇见对的人,助力这一高学历群体排除婚恋道路上的障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些研究生更喜欢线下交友

  95后、0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成长起来的一代,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对他们而言,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记者采访时发现,在寻找婚恋对象时,很多在校研究生更喜欢面对面的传统线下交友方式。

  “我觉得线上交友App并不靠谱。”广西大学研究生廖育焐表示,他平时也会关注学校表白墙上的交友信息,但其中很多帖子未经证实,而且几乎都声称先加小号联系。这让廖育焐觉得不真实,也很容易出现“照骗”(图片上的人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让人有被欺骗的感觉——记者注)和“奔现翻车”(在网络中认识的两个人由线上走向线下发展,结果见面后发现被坑、被骗或是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记者注)事件。

  就读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江泽滨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他直言自己不喜欢使用恋爱交友类App。在新闻报道或是法治类节目里时常看到的网络交友PUA骗局,让他对此始终心存疑虑。所以尽管有朋友向他推荐过一些流行的社交软件,说了不少通过这种方式和女生成功约会的案例,江泽滨还是拒绝尝试。

  在“小红书”“知乎”等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年轻人吐槽自己使用社交软件交友遇到的糟心事儿。一名网友称,她因为看广告和好奇注册了一款标榜“高学历青年交友”的App后,原以为平台给她推送的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结果却给她推了好多大专还是非全日制的用户;有的网友相互关注后,每次聊天都是“早安”“晚安”“在干吗”几句话,让她觉得十分尴尬;还有网友的交友动机不纯,照片美颜过度导致“见光死”;注册网络平台导致信息泄露,手机被各种骚扰电话轰炸。类似的各种问题,都导致一些年轻人对线上交友避而远之。

  相比之下,线下交友的人员信息审核和活动流程更为规范,也让人感到更安心。据广西大学“姻为遇见”活动的组织方介绍,报名者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有的报名同学因为学生证信息拍摄不全,被拒绝加入QQ活动群。

  “面对面的沟通能更真诚地相互感受,从聊天时的语气和神态能看出来人的性格和修养。”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周雁说,在参加“姻为遇见”联谊活动时,有一个壮医香囊体验环节,主持人引导嘉宾们记住香料的配比,她观察到有一个广西大学的男生在“念咒语”,后来才知晓他是在用高等数学记忆。这让她对“理科男的浪漫”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针对研究生群体线下交友的需求,很多高校的团委也推出了相应的活动。记者查询发现,今年3月下旬,湖南大学第三届“以爱之名·青春有约”研究生交友活动在岳麓山下浪漫开场。今年4月,东南大学面向南京市11所高校研究生开展“春日同行”研究生春季主题联谊系列活动。

  研究生为何脱单难

  在“姻为遇见”研究生跨校联谊活动现场,记者跟多名参与活动的研究生就脱单难的原因进行交流。有的受访者提到,由于专业的特点,班上男女比例极不平衡,有的人则表示学业、科研压力大而社交圈子小。不少女研究生谈及择偶标准时,倾向于找比自己能力条件好的男生,而一些男研究生则对“门当户对”比较看重,这份“理性”也阻碍了不少恋情的发生。

  作为医学类的专业硕士型研究生,周雁面临着繁重的论文和规培压力,生活的圈子局限在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早上8点就要到医院上班,有时一周要上7天班,“觉得学习和工作已经比较累了,很难找到机会去经营一段感情”。当她想挤出时间认识更多异性时,却发现自己任职的团委、研究生会多数都是女生,医学类院校的校园活动也不如综合院校那么丰富多彩,结识其他人的机会比较少。

  采访中,被问到青睐于寻找什么样的交友对象时,很多受访的研究生都表示,自己要求并不高,三观正、聊得来就好。但在南通大学教师胡波看来,“我要求不高”不过是一句整体的、模糊的、概括性的话语。很多研究生因为自身学历、见识增长,要找到跟自己“匹配”“同步”的人并不容易。虽然他们嘴上说只想找个“合适的人”,但实际上颜值身高、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家庭条件、发展潜力等多项指标都会导致其在实际交友时,难觅“理想”的对象。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唐雪曾于2020年9月-12月对西南地区5所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745份有效问卷的样本分析显示,在择偶态度方面有84.6%的受访者赞同“寻找未来伴侣,我始终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但62.3%的受访者表示“碰到心仪的异性时,自己不会主动去追求对方”,还有80.8%的受访者赞同“缘分到了,爱情自然就来了”。

  唐雪认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硕士研究生总体上对择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理,绝大部分人对恋爱是向往的,但在择偶的具体行为态度上,研究生呈现出实践能动性差、顺其自然的消极心理。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部分研究生在等待中纠结,在踌躇中彷徨,导致与美好恋情失之交臂。

  如何助力研究生破解“脱单难”

  “其实还挺期待谈一场恋爱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和女生聊着聊着就成朋友了。”广西大学研究生廖育焐一直对如何谈一场成功的校园恋爱感到困惑。他曾经和一个心仪的女生聊了3个月,但最终表白被拒。“不能总在网上聊天,还是得约出来见面,这样可以捕捉到对方在表情、情绪或者语气上的反馈。”廖育焐这样反思。

  像廖育焐这样,很多大学生在恋爱道路上不断自我摸索、努力探寻的同时,一些高校也注意到这些年轻人的需求,推出相关课程,开展婚恋相关的教育。

  早在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就把“爱情”搬上了课堂,开设了“婚姻与爱情”的选修课。2016年3月,天津大学名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恋爱课程正式开讲,该科目占两个学分。2021年,在武汉大学开设“恋爱心理学讲座”,开讲前50分钟教室就已经座无虚席,还有女同学“亮”出自备的小板凳。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施雯玉对“研究生在接受学校婚恋教育时的具体需求”曾做过专题调查,多省区高校503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显示,78.13%的研究生希望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62.43%的研究生希望对婚恋热点问题进行解读,56.46%的研究生希望获得生理与性健康知识,54.47%的研究生选择恋爱挫折教育,52.68%的研究生希望进行恋爱小技巧方面的教育。

  “学生们对于婚恋主题的课程内容表现积极,常常十分投入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或者提出自己的困惑。”南宁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吴训慈说,研究生这一群体有其特殊性——硕士研究生毕业基本在二十五六岁,在往届生考研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硕士毕业到二十七八岁已经很常见,博士毕业年龄还会更大一些。在她看来,年龄焦虑和长辈催婚会让这一群体产生内在压力,但缺乏和异性的真实交往。“在短短几年间,他们就要对未来的另一半进行筛选。那么遇到这个人的概率有多大?因此就需要他们积极地向外争取,大胆地追求,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线下交友活动的开展去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

  广西大学团委韦兴剑老师参与过多场“姻为遇见”活动的筹办,她欣喜地观察到,随着参加一届届活动,嘉宾和外围观众没有开始拘谨了,越来越敢于释放和他人互动的信号,“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研究生同学坐在观众席上,打开他的微信二维码,可能一转头就能够加到一排好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石鲜鲜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95名“马倌儿”接受培训 持证上岗成趋势

      中新网锡林郭勒5月22日电 (记者 李爱平)“你没有听错,中国‘马倌儿’也需要持证上岗。”祁小叶这句话连续说了两次。  5月22日是祁小叶最忙碌的一天。当天,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召开“第二届FITE国内文旅马术教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认证活动(锡林浩特站)”,她是主办方成员之一。图...

    时间:05-22
  • 安徽境内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超1000条

      中新网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2022年,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26窝602枚,孵出幼鳄372条,再创历史新高,显示了野外种群良好的发展态势。  扬子鳄,古代被称作鼍(tuó),民间俗称“土龙...

    时间:05-22
  • 南京“梧桐语”:“城市客厅”守护民生“小确幸”

      中新网南京5月22日电 (徐珊珊)“在家门口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不仅可以喝咖啡,还有手机维修、洗衣洗鞋等服务,很是方便,对年轻人和老人都很‘友好’,点赞!”22日,居住在南京市建邺区南湖东路的市民王先生如是说。  “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是南京集文化展示、便民服务、公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

    时间:05-22
  • 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 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

      近期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  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  室内培训不应使用居民住宅作为培训场所,不得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开展体育培训活动……北京市地方标准《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服务规范》(下简称“规范”),目前正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记者走访多家体育机构发...

    时间:05-22
  • 孩子们参加竞赛都被用来升学 白名单竞赛岂能用来贩卖

      小升初在即,北京各个“升学群”再度活跃。有的家长群里还在传这样一条消息:升学简历里的证书一定要是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竞赛才行,别的证书学校不认。  原本是为减轻孩子负担、规范发展而公布的“白名单”竞赛,却成了升学比拼项。记者调查发现,培训机构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放大了家长的焦虑。...

    时间:05-22
  • 划建自然保护地、人工建巢引鸟安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地这样做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今天(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  最新鸟类调查:北京鸟类目前已达515种  北京是重建生物多样性的典范,根据最新的鸟类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鸟类目前已达515种。  北京,地处燕山和太行山的...

    时间:05-22
  • 我登上了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以桥为窗,尽赏阳光贵州

      5月18日至20日,“我登上了世界第一高桥”沉浸式体验网络传播活动正式起航,走进花江峡谷大桥、坝陵河大桥与平塘特大桥及沿线文旅产业景区。  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驻黔机构,贵州省主要新闻机构、贵州省内外头部账号的媒体记者,一起登高桥、赏黔景,共同感受贵州桥旅融合“协奏曲”。  高桥之上好...

    时间:05-22
  • 盲人夫妇400多万卖房款被骗 司法救助点亮一家人的路

      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一对盲人夫妇把家中唯一的住房卖了,400余万钱款悉数被骗走。西城检察院了解情况后,立刻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将8万元司法救助款送到被害人手中。检察院还发起定向帮扶,定期捐款直至孩子成年。  小屋里堆满了孩子的书  张女士和丈夫都是一级视力残疾人,让他们倍感欣慰又骄傲的是...

    时间:05-22
  • 安徽境内外来入侵物种共283种

      中新网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2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历年来调查及相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安徽境内外来入侵物种共283种,较为常见构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有: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

    时间:05-22
  • 沈阳千年古城上演首届中式公益集体婚礼

      中新网沈阳5月22日电 (记者 赵桂华)“祈福”、中街“揽福”、拜天地、合卺礼、执手礼……5月2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式集体婚礼在沈阳故宫红墙绿瓦的掩映下隆重举行,53对新人在现场亲友和嘉宾,以及全国网友“云上观礼”的见证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用最浪漫的中国风婚礼共同许下爱的誓言。婚礼现场...

    时间:05-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