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解密“中国画虎第一村”

2023-05-21 06:05:01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2023“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活动走进“中国画虎第一村”——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来自俄罗斯、韩国、罗马尼亚、巴西等国的代表探索了“画虎村”依靠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从以前很贫穷,到如今住洋楼、开轿车,一幅画从几十元卖到几百万元,虎画是怎样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的?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画虎第一村书画院院长王建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图/受访者提供

  40余年的“虎画之路”:

  村民自建画室 从临摹到原创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虎第一村书画院院长,王公庄村56岁的农民画师王建民十分钟爱自己的事业,也为家乡如今蒸蒸日上的发展面貌感到骄傲和欣慰。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小时候我们村穷,但是我父亲和爷爷都喜欢画画,我16岁的时候,他们供我去外地学画画。到我21岁成家后,自己一方面种地,一方面画画,一张画从最早卖几十元,到后面的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到现在最贵的一幅画能被拍卖到600万元,我和村民们走过了40余年的‘虎画之路’。”王建民说。

  王建民介绍,40多年前,这个位于豫鲁两省三县接合部的偏僻小村生活条件差,群众多以卖红薯秧苗为生。但穷则思变,时任村支书王田谋和画师王培灵商量着教村民们学绘画“拔穷根”,于是,村里几位以年画、素描、肖像走乡串户的民间绘画艺人组织了16位自愿学习绘画的村民,一起拉土、垛墙、脱坯,盖起了一间房子作为他们的教室和画室。王建民的父亲王培灵就在这里传授画技。

  20世纪90年代,王建民等四人去郑州卖画,无意中发现虎画在郑州字画市场上非常畅销。于是他们就买了几张,回到村后开始临摹。他们把自己临摹的作品拿到集镇上去卖,每张竟卖了5元,四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后来王建民又到郑州和商丘的动物园进行实地写生和拍照,把老虎的特点、动作、姿态、毛色一一详细观察,力求把老虎的神态、特点、表情都画得淋漓尽致。买虎画的客户渐渐多起来后,王建民和老一代画师们发现,凭一己之力已经做不完订单,于是他们开办学校带村里的学生画画,“小虎”们也渐渐成长起来。

  “骑着老虎奔小康”

  年产值近亿元 90%以销定产

  王建民回忆,那时候,他们这四个“先行一步”的画师每人都买了摩托车,惊动了全村,而他们四人也是村里最先装电话和买小轿车的。后来,王公庄村挂起了“一张画一亩粮,牵着老虎奔小康”的标语。

  慢慢地,王公庄村的画作开始小有名气,尤其是柔软、厚重的“撕毛”画法,村民们从去集镇上卖画,到有人来家里购画、订画,他们在国内工笔虎画的收藏市场上占了很大份额,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了。“家家住上了小洋楼,不少还买了几台轿车。我们村80%的土地已经进行了流转,村民们现在种田就是图个乐趣,种点家里的小菜园。”王建民说,自2000年以后,村里的标语也进化成了“一张画10亩粮,骑着老虎奔小康”。

  如今,王公庄村年销售画作9万余幅,年产值近亿元。1562名村民中有900多人从事绘画和相关产业,其中还有中国美协会员2人,省级美协会员73人,市、县级美协会员200多人,绘画经纪人56人。而这些虎画的均价在五六千元左右一幅,根据画作水平,也有卖到几万元一幅,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元一幅的。

  王建民介绍:“从高、中低端来看,我们有十几位省级会员的作品走入各大拍卖行,中端的作品也进入了收藏市场,低端市场也有,普通老百姓也能挂得起我们的作品,所以生意非常好。”

  王公庄村第一个卖画的经纪人、现任村支书王建金对记者介绍,村里陆续成立了画家协会、艺术馆,相继获评“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十大书画村”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文化产业日渐成熟,带动村民致富。这个“中国画虎第一村”的品牌,已经以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通过政府牵线,王公庄村的虎画作品相继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进行了多次展出,还在海外多个国家进行了展出,目前村里90%以上的绘画作品以销定产,40%的作品出口到海外。

  除了单独画“上山虎”“下山虎”以外,王建民前些年还带领村里的画师们集体创作一些大的、好寓意的构图,如2008年他们向北京奥运会捐赠了由2008只虎组成的400米长卷,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们还曾为上海世博会创作了“百虎图”。而这几年,网络直播平台也在助力虎画的传播,通常几十人做一场直播能销售出几千幅虎画,销售额可达几十万元。“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王建民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玩泥巴的瓷器匠人刘上辉:赶制手工陶瓷产品 受国际客商青睐

      中新网朔州5月21日电 题:玩泥巴的“80后”瓷器匠人:赶制手工陶瓷产品  受国际客商青睐  作者 杨静  连日来,位于千年“木塔之乡”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陶瓷生产车间内,刘上辉正和数十名工人赶制一批销往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的手工陶瓷产品。茶壶、调料盒……泥浆在他们手中经过一系列工序,变成了...

    时间:05-21
  • 内蒙古林海小城“和谐夫妻”表达爱的N种方式

      中新网兴安盟5月21日电 题:内蒙古林海小城“和谐夫妻”表达爱的N种方式  中新网记者 张玮  每天醒来热腾腾的早餐、远行时塞得满满的行李箱、相隔千里的电话粥,凝固在一张张照片里的不老芳华……  近日,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的阿尔山市作为兴安盟首批婚俗改革试点城市,评选出8对“和谐夫妻...

    时间:05-21
  • 黑眼睛乐队:用音乐寻找光明

      新华社合肥5月20日电(记者戴威)距离第一次登上舞台,还有不到48个小时。  毛欢笑熟稔地拨弄着琴弦,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哼唱起来。这一刻,这个16岁的江苏宿迁姑娘的角色是摇滚乐队吉他手。“有一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对于自己的舞台首秀,她已经跃跃欲试。  两天...

    时间:05-21
  • 昆明一舞厅涉黄、涉黑?男子造谣被拘留

      中新网昆明5月21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办公室21日向媒体通报,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近日查处一起发布网络谣言案件,涉案人员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在网络上散布昆明一舞厅涉黄、涉黑谣言。  5月17日,盘龙分局网安大队在日常网络巡查时发现一网民在网络上发布标题为“声讨昆明一...

    时间:05-21
  • 21日小满:又到风吹麦浪时,万物欣欣皆向荣

      新华社天津5月21日电(记者周润健)立夏过了,小满姗姗而来。北京时间5月21日15时09分将迎来小满节气。此时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真正进入了物候意义上的夏季,新荷出水,樱桃红熟,麦穗泛黄,秧苗青青,一派欣欣向荣的初夏风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时间:05-21
  • 全国助残日|南京这家小店,温暖在“默默”中传递

      这是一家“沉默”的小店。“我是聋人咖啡师,请你指给我看。”走进店来,吧台上的提示语,引导客人开启一段特别的消费体验。  这也是一家“温暖”的小店。饮品制作完成,咖啡师微笑着递给客人,客人点头致谢,偶尔也会有一两位客人学着手语菜单比个“感谢”。  全国助残日前夕,这家名为“栖栖小店”的助...

    时间:05-21
  • 广州今年首个高温预警生效 开启“下开水”模式

      中新网广州5月21日电 (记者 王坚)广州21日进入“龙舟水”时期,同日还发布了该市今年首个高温预警,不少市民直呼广州要开始“下开水”模式了。  当日9时1分,广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该市越秀区、天河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也生效,其余各区也将陆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气象部门预计,今明两...

    时间:05-21
  • 国际岩溶学界专家齐聚重庆 探索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奥秘

      中新网重庆5月21日电(肖江川)20日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第十五届国际培训班第二阶段培训活动在重庆武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等22个国家的50余名岩溶学界专家在武隆进行集中培训和野外考察,实地探索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的成因和奥秘。  在集中培...

    时间:05-21
  • 中国“Z世代”选择“自卷式爱情” 冀共同成长

      中新社石家庄5月21日电 (赵丹媚 李洋)“520”“521”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单身的李清玉则期待收获一份“自卷式爱情”: “在互相喜欢的基础上,我也想收获一枚健身‘搭子’、学习监督员或辩论队友,和伴侣一起进步。”  李清玉说,她很认同“Z世代”“自卷式爱...

    时间:05-21
  • 黑龙江黑河:市树、市花、市歌和市标等城市标识正式发布

      中新网黑河5月21日电 (王彤 记者 王琳)21日,黑河市举办了“世界的黑河”——黑河城市品牌发布活动,正式对外发布市树、市花、市歌和市标等城市标识,进一步加强“世界的黑河”城市形象宣传。黑河市树花楸 黑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在《世界的黑河》城市宣传片的播放中开场,发布并介绍了市树花楸、...

    时间:05-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