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以悬疑的名义和可见的创伤,重返九十年代

2023-05-19 01:36: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慧瑜

  网剧《漫长的季节》在“五一节”期间破圈,使得“悬疑”“东北”“下岗工人”等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失意、失败的老男人为儿子复仇的故事为什么会打动当下的观众;20年前无法讲述、侦破的“旧案”为什么会一再被2010年以后的影视剧“昭雪”?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悬疑剧的名义,人们再次感受到20世纪90年代转型期城市工人所遭受的社会创伤。

  工业悬疑剧回看90年代

  《漫长的季节》在云南昆明取景拍摄,这部剧最大的标签是悬疑剧,尤其是导演辛爽曾创作过国产悬疑网剧的代表作《隐秘的角落》。这部网剧以桦林钢铁厂为背景,以十几年前的碎尸案为线索,交叉呈现2016年、1998年、1997年三个平行时空的故事,既有父辈王响、龚彪、马队组成的老人组“秘密”调查碎尸案,又有子辈王阳、沈墨等从花季青年坠落“青春残酷物语”,展现了人世沧桑、家庭变故和城市变迁。这部剧的看点不只是到剧终时才揭开“悬疑”的谜底,而是如静物写生般再现了经历市场化改革的下岗工人们的精神创痛。

  2014年第六代导演刁亦男的电影《白日焰火》把北方工业城镇与凶杀、悬疑故事结合起来,呈现一种紧张、肃杀的氛围。继而2017年电影《暴雪将至》《引爆者》等作品再次以工厂为背景展开悬疑叙事。2018年娄烨导演《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年刁亦男导演《南方车站的聚会》等把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表现为充满危机和危险的“黑暗”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漫长的季节》延续了这种“工业+悬疑+黑色”的叙事类型,让工业城市、工厂空间变成凶杀、犯罪的“现场”。黑色和悬疑电影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希区柯克电影,用来呈现城市中产阶层不知道危险从哪里来的惴惴不安和紧张、恐惧的社会情绪。这些结合本土和时代语境、带有犯罪和悬疑色彩的电影,让人们看到被大时代所裹挟的小人物的卑微命运,展现了90年代市场化改革中个人如何深陷欲望的黑色漩涡以及把遭遇下岗风波的人心浮动和时代惶恐呈现出来。

  如果把90年代市场化改革到2010年前后作为双轨制改革的转型时期,那么2010年中国经济崛起以来开启了对90年代的重新审视。如黑色悬疑网剧《无证之罪》(2017)、《白夜追凶》(2017)、《隐秘的角落》(2020)、《沉默的真相》(2020)等都发生在新世纪之交。2023年初网剧《狂飙》成为近些年少有的跨越阶层而爆红的电视剧,这部2000年之交工厂二代走向黑社会化的故事,如同《漫长的季节》的另一个版本。这些都显示了曾经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公安刑侦剧逐渐转变为更好莱坞化的黑色悬疑剧。

  与90年代作为锐意进取、拥抱全球化的文化认同不同,《漫长的季节》对90年代工人下岗故事有了不一样的叙述:善良的老实人都被下岗了,而以厂长(权力)、假港商(资本)为代表的权势阶层是贪污、挪用公款的坏蛋。这种改写,显示了2010年之后对90年代叙事的重新反思和审视。

  从弑父文化到父亲归来

  除了90年代的“黑化”之外,2010年以来,另一种文化表征是一个形象的出现,父亲的归来。与五四时代或者20世纪80年代的弑父文化(否定前一个时代)不同,这十多年中国电影中密集地讲述父亲归来的故事。如《钢的琴》(2011)、《八月》(2016)中的工人之父,《智取威虎山3D》(2014)中的红色父亲,《归来》(2014)、《一秒钟》(2020)中的右派父亲等。与父亲故事相伴随的是父子秩序的重建,如《流浪地球》(2019)、《银河补习班》(2019)、《峰爆》(2021)、《我和我的父辈》(2021)等电影呈现父子和解、子承父业的故事。这些归来的父亲形象扮演着双重社会功能,一是改写历史记忆,让被放逐的父亲重新回到历史中;二是父子的“俄狄浦斯情结”变成子承父业的“忠孝两全”,反映了父权秩序的重新确立,这与中国完成现代化和经济崛起有关。不过,这种父子和解的图景也充满了裂隙,显示了文化叙事的困境与游离。

  《漫长的季节》与《钢的琴》、《八月》等作品形成了互文关系。《钢的琴》改写了作为“共和国长子”和“工人阶级老大哥”的下岗工人以劣质、落后劳动力的名义被淘汰的形象,电影中的下岗工人都是深藏不露的、隐匿民间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废墟般的厂房里摇身一变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技术大拿。与此类似,2016年文艺片《八月》也是向经历90年代变故的父亲致敬:对于从事电影剪辑工作的父亲来说,表面上相信从今往后可以靠本事吃饭,而实际上他不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颅”。因为他知道从具有主人翁主体的国营职工变成雇佣劳动者,失去的将是稳定的生活和与同事在一起的友谊,迎接他的是颠沛流离、忍气吞声、低三下四地为了挣钱而讨生活。这些电影一方面把下岗工人、失败者、离开体制的人追认为父亲;另一方面他们在电影中履行父亲的职责,如在《钢的琴》中是为女儿造一架钢琴,在《八月》中父亲为了儿子读上好中学而外出打工,在《漫长的季节》中父亲生活的意义是为儿子“沉冤昭雪”。

  家的夭亡与改革之痛

  不过,与父亲归来、父子秩序重建不同,《漫长的季节》还讲述了儿子夭亡的故事。此类情节,在王小帅执导的《日照重庆》(2010)、《天长地久》(2019)等作品中已有体现——前者讲述长期外出工作的父亲重新归来、调查儿子为什么死亡,最终发现缺失父爱的儿子走向了自杀;后者是儿子意外溺水、父母遭遇下岗,一家人离开工厂搬到远方开始更艰难的人生。《漫长的季节》也是如此,父亲的归来与儿子的死亡成为这些文本中最突出的精神症候。《漫长的季节》以火车司机王响为核心来展开,以他1998年遭受的双重创伤为人生转折点:一个是儿子意外死亡、妻子自杀带来的家破人亡;二是自己从“爱厂如家”的技术大拿下岗为开出租车的老师傅。对于王响来说,1998年的秋天两个“家”都死亡了,一个是自己的家庭,一个是单位之家。因此,剧中有两个王响,分别是下岗前充满自豪感、正义感的劳模和后来失魂落魄的、白发苍苍的小老头。借助前后两个时代的王响,带出了90年代钢铁厂以及以工厂为核心的工业城市的时代变迁,把90年代到新世纪之初的改革表述为一种遭遇创伤和伤痛的时代,呈现市场化改革中的社会危机和转型困境。

  总之,这些重返90年代的影视作品重新揭开工人下岗的旧伤疤,展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问题,以及被改革话语所遮蔽、压抑的另一面——尤其是激进市场化过程中,个人遭遇创伤和陷入危险、不安的心态。这些都引起了当下观众的共鸣。《漫长的季节》结尾,在金黄的玉米地,两个王响重新相遇,老年王响向火车司机王响招手,告诉90年代的自己“往前看,别回头”。这列在“工业田园”风光中开向远方的火车如同历史分叉口的另一个平行空间,驶向一个没有黑暗,也没有黑化的未来。(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推开“玻璃门”医疗有协同 长三角“异地同城”看病有办法

      中新网无锡5月19日电(记者 周兆军 申冉 朱晓颖)“在无锡入院治疗,就相当于住进了上海瑞金医院。”1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江苏无锡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下文简称无锡分院),该院院长邵洁告诉记者。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医疗...

    时间:05-19
  • 打好“乡贤牌”凝聚“向心力” 湖南张家岭村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中新网娄底5月19日电 (刘曼 伍石军)连日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张家岭村的初心产业园里,村民们忙着中耕除草,为一排排矮矮的小籽花生苗“保驾护航”。花生成熟后,将通过该村乡贤参事会秘书长吴开保回乡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利用电商平台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动周边...

    时间:05-19
  • 多国驻华大使及外籍人士在西藏小学听扎念琴、体验藏文书法

      中新社林芝5月19日电 (记者 江飞波)由尼泊尔、缅甸、菲律宾、莫桑比克、斐济、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刚果(金)等多国驻华大使、公使,以及外籍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团队18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小学参观访问,现场听孩子们弹奏扎念琴、体验藏文书法等。  林芝市第二小学校长张剑是广...

    时间:05-19
  • 广西靖西一载有14人车辆翻下路边悬崖 11人遇难

    突发事件通报  2023年5月19日6时30分许,在靖西市岳圩镇四明村下透屯路段,一载有14人车辆翻下路边悬崖,掉入积水塘中。初步确认,除3人逃生外,其余11人遇难。现场救援和事故调查正在进行中。靖西市人民政府2023年5月19日图片来源:靖西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截图...

    时间:05-19
  • 千里之外有爱的陪伴和“家”的温暖

      中国西藏网讯 传球、接球、假动作、起脚射门!  “球进了!”一个精准射门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图为学生们在踢足球 摄影:贾华加  走进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足球场上学生们奋力奔跑的身影和飘散在空中的欢声笑语彰显着青春和活力。  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是一所异地办学的高中,由于...

    时间:05-19
  • 最高法:重点打击“老赖”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

      中新网5月19日电 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有的失信被执行人明明有钱,但却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导致“无钱”可执行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富博表示,失信被执行人以各种方式规避、逃避、抗拒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重点打击的对象。  王富博表示,打击规避...

    时间:05-19
  • 最高法:重拳打击“老赖”通过“黄牛”规避限制高消费令行为

      中新网5月19日电 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毛立华答记者问表示,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通过“黄牛”购买飞机票高铁票,属于典型的规避执行行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逃避执行、规避执行、妨害执行等拒不执行行为,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

    时间:05-19
  • 最高法:2022年全国法院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

      中新网5月19日电 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0件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介绍,2022年,全国法院执结917万多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合法权益。...

    时间:05-19
  •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开庭

      中新网福州5月19日电(记者 吴晟炜)中止审理一年多后,“吴谢宇弑母案”再度开庭。5月19日,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二审在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上午8点,记者在福州中院门口看到,吴谢宇案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和民众的关注,门口聚集了数十家媒体。  2021年8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

    时间:05-19
  • 燃千年窑火 山西朔州邀海内外客商应县木塔下品瓷韵风情

      中新网朔州5月19日电(杨静)赏千年木塔之韵,观辽金文化之盛,品日用陶瓷之美。由山西省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商务厅主办的应县木塔·朔州第五届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简称“陶瓷交易会”)5月22日将在山西应县木塔北广场启幕。  本届陶瓷交易会以“承辽金古风 品朔州瓷韵 中国日用瓷让世界更美...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