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防黄牛”没有问题,演出票不退不换没有道理

2023-05-18 00:55: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老鹰

  当下演出市场火热,不仅让抢票变得不易,退票更是难上加难。近日,不少消费者讲述自己被退票折磨得心力交瘁的经历,质疑“不支持退换票”的规则是否合理,呼吁完善演出门票的退改制度。(5月17日《北京晚报》)

  疫情实施“乙类乙管”后,国内演出市场恢复了活力。以北京为例,今年一季度,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8982场、观众人数187.6万人次、票房收入3.25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8.3%、44.3%、52.2%。消费者既面临一票难求的情况,也有演出票不退不换的困扰。

  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抢到一张热门演出票不容易,不会主动去退票或者换票。但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演出和考试时间冲突、临时需要出差、因为生病无法到场等,如果演出票不能退掉或换掉就会带来浪费,对消费者而言是种损失。所以,消费者呼吁完善演出门票的退改制度。

  而售票平台和主办方不支持演出票退换的原因有二:一方面,退换票增加了二次销售成本,如果来不及二次销售,或者二次难以售出,就有经济损失。加之主办方演出前垫资较多,就不愿承担二次销售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以防“黄牛”为借口,即退换票会助长“黄牛”倒票。

  不可否认的是,某些“黄牛”通过倒卖演出票获取暴利,临近演出时间如果没有售完,就希望售票方或主办方能退掉门票以减少损失。于是,售票方将防“黄牛”作为演出票不退不换的重要理由。不过,这种理由说服力不足,从法律、市场等角度分析都不能成立。

  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售票方等“不支持退换票”的做法,是一种免除或者减轻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格式条款或者“霸王条款”,消费者有权依法要求退换票。而售票方、主办方为“不支持退换票”给出的理由,也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

  从市场角度看,同处于文化市场的电影院,很多已经支持消费者退票。这就体现出一种市场意识。好的电影和影院服务,是不担心消费者退票的;相反,支持退换票更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样,演出市场相关商家,也要将重心更多放在演出本身上来,这比强硬要求不支持退换票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应该说,演出市场有关方面既可以做到防“黄牛”,比如实行人、证、脸三合一,让“黄牛”难有介入机会,也可以做到支持退换票让相关消费者满意。从这个角度来说,防“黄牛”不是演出票不退不换的真正理由,而控制售票成本并多卖票,才是一些演出单位不支持退换票的真正原因。

  对此,中消协建议,票务平台或主办方可借鉴航空、铁路等行业的成熟做法,制定阶梯式退改规则,依据退票、改签时间不同,实行阶梯化费率,基于公平原则合理制定退换票规则并向消费者公示。如果采用该建议,既能减少售票方、主办方因为退换票带来的损失,也有利于消费者。

  笔者以为,在多个行业支持退换票的背景下,演出市场也应积极借鉴其他行业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电影行业,行业协会对电影票“退改签”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在演出行业,也需要行业协会“推一把”。另外,演艺明星也可以让自己的演唱会支持门票“退改签”,这既能彰显自信,也能赢得社会好感,实为一个一举双得的“广告”。(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尉犁县民众播种忙 逾160万亩罗布麻扮靓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8日电 (刘雨珊 申凯龙 汪志鹏)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的新疆巴州尉犁县境内,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播种罗布麻。  2023年,当地首次采用无人机飞播的方式,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播下3000亩希望的种子。连日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的新疆巴州尉犁县境内,林业部门的...

    时间:05-18
  • 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启动 侨文化盛宴令人流连忘返

      中新网广州5月18日电(记者 郭军)碉楼、醒狮、舞龙、鱼灯等迎客标志格外醒目,古镇丽影风采迷人,非遗项目侨韵浓郁,特色美食独具风味,文艺汇演精彩纷呈……2023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17日在江门开平市赤坎华侨古镇启动,为数百位远道而来的海外侨胞献上了一场难忘的侨文化“盛宴”。2023中国(江门)侨...

    时间:05-18
  • 首期中哈媒体沙龙在霍尔果斯合作中心举办

      中新网新疆霍尔果斯5月18日电(古丽米娜·艾力哈孜)17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简称霍尔果斯合作中心)举办首期中哈媒体沙龙,6家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的13名媒体人应邀来到霍尔果斯合作中心,与中国媒体同行围绕“霍尔果斯在促进中哈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优势与作用”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与...

    时间:05-1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看水利“超级工程”治水:守护碧水河湖 一江清水北流

      中新网扬州5月18日电 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看水利“超级工程”治水:守护碧水河湖 一江清水北流  中新网记者 李梦 崔佳明 朱晓颖  江都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正是从这里,一江清水向北输送。水利枢纽的“超级工程”,是如何治水的?18日,中新网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团采访...

    时间:05-18
  • 乡约福建:机制创新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中新网宁德5月18日电(林榕生)“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是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汇聚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福建省委乡村振兴办主任、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明旺17日在宁德市屏南县表示,创新关键在于聚焦乡村“五个振兴...

    时间:05-18
  • 上海这座美丽乡村里 “藏”着一家“奶奶咖啡”屋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张践)近日,上海浦南美丽乡村的“奶奶咖啡”屋吸引了来自上海市区以及江浙沪一带广大市民游客慕名前来品尝、打卡。5月17日,中新网记者来到了位于松江区叶榭镇的这家乡村咖啡屋。  走进咖啡屋,79岁的吴妙莲和72岁的杨明华两位“咖啡奶奶”正在悠闲地做着咖啡。采访中吴妙莲阿...

    时间:05-18
  • 多国驻华大使及外籍人士西藏林芝行: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中新社林芝5月18日电 题:多国驻华大使及外籍人士西藏林芝行: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作者 江飞波 谢牧  “我很好奇,我看你家佛堂点亮的是电灯式酥油灯,那这里摆放的传统酥油灯会使用吗?在什么条件下使用?”5月17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鲁朗扎西岗村农牧民白玛家的佛堂里,英国籍访客柯马凯(Michael Crook)...

    时间:05-18
  • 淄博烧烤“问道”柳州螺蛳粉,中国网红城市探索“常红”之道

      中新社柳州5月18日电 题:淄博烧烤“问道”柳州螺蛳粉,中国网红城市探索“常红”之道  作者 林馨  “南柳州,北淄博。”作为今年“出圈”的中国两大“网红”城市,广西柳州市和山东淄博市日前“梦幻联动”,共寻“常红”之道。5月2日深夜,游客在柳州市风情港便民夜市品尝美食。 中新社发 韦国政 摄...

    时间:05-18
  • 31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同步收网!严厉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通话服务的犯罪团伙

      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31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简易组网GOIP”通话服务的犯罪团伙。截至目前,共捣毁犯罪窝点600余个,缴获作案手机、电脑等设备4590余台,取得明显战果。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断卡”行动不断深入,藏匿在境外的诈骗分子很难...

    时间:05-18
  • 河南内黄再回应超载治理情况:从未下达罚款指标

      中新网5月18日电 内黄县人民政府网站18日发布关于反映内黄县超载治理工作情况的调查通报。对媒体反映内黄县超载治理方面的情况,内黄县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展开调查,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关于反映一辆货车2021年5月以来收到58张罚单27.5万元罚款情况,经查,2021年5月以来视频中司机涉及内...

    时间:05-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