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浙江沿海网友围观“蓝眼泪” 专家:实为一种赤潮

2023-05-17 09:42:50

来源:钱江晚报

  温岭石塘海边,涌动梦幻“蓝眼泪”

  海洋专家称:实为一种赤潮,浙江沿海赤潮基本无毒

  本报记者 施雯

  这两天,浙江沿海网友围观网红“蓝眼泪”的视频刷了屏。

  在温岭石塘开海岛民宿的林先生前天晚上就在海边玩潮水,还用小石头打水漂,打出了五连环“蓝眼泪”。

  很多人并不知道,浙江沿海梦幻的“蓝眼泪”其实是一种赤潮。

  昨天上午,本报记者从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了解到,目前浙江沿海宁波、温州监测到有赤潮发生。

  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赤潮发生时,海水颜色会有变化,所以,当大家发现海水颜色变化时,请不要下水、游泳。

  网红“蓝眼泪”,分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

  赤潮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由藻类密度过高形成的。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有些海洋中的藻类会发光,“蓝眼泪”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海上发光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3月至10月,尤其是在春末夏初之际。常见的这类浮游生物有夜光藻,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海洋甲藻,在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

  “蓝眼泪”的秘密在于,高密度的夜光藻随着风浪聚集,在夜间受到扰动刺激时,储存在体内的大量荧光素在荧光酶的氧化下,迅速发生反应,将大部分能量转换成蓝色荧光,形成“蓝眼泪”现象。

  同时,夜光藻是常见的赤潮生物,只有其密度达到3000-10000个/升,才会引发赤潮。形成赤潮时,在白天海域呈现的是粉红色,甚至砖红色,而在夜晚才发出蓝色。

  工作人员表示,关于网红景观福建平潭的“蓝眼泪”是否属于赤潮,具体还要监测生物密度才能确定。

  去年夏天,浙江舟山、温州等地的海域也出现过夜光藻。

  而海域是否出现赤潮,需要技术人员的监测。在浙江东海,有一群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的技术人员,一年365天中,一半时间在海上。

  他们坚持每年给东海做“体检”,定期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包括海洋生态基础监测、典型生态系统监测、生态灾害监测等。海洋人的艰苦付出,是为了了解海洋生态状况是否健康、生态资源是否可载、生态风险是否可控……

  技术人员说,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海洋赤潮,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生存。

  那些有毒赤潮,还会威胁到海产品和沿海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生态预警监测中,赤潮高风险区的常规监测和赤潮灾害应急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

  像去年夏天舟山花鸟岛海上奇观“蓝眼泪”,其实是一种无毒赤潮。

  赤潮年年有,浙江沿海海域的基本无毒

  一旦海域发生有毒赤潮,相关部门会及时进行处置。根据资料统计,浙江沿海的赤潮基本为无毒赤潮。

  根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2022年浙江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去年浙江海域共发现赤潮17次,累计面积1552平方公里,其中有害赤潮1次,面积20平方公里,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022年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均少于前10年平均值(20次、2170平方公里),与2021年(22次,7084平方公里)相比,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减少23%和78%。

  去年,浙江单次持续时间最长的赤潮是5月5日-6月9日,在宁波市象山县石浦至渔山海域发现的赤潮过程。该赤潮过程持续时间共计36天,赤潮优势生物为东海原甲藻。

  去年单次面积最大的赤潮是4月10日-4月15日,在温州市苍南县大渔湾至渔寮海域发现的赤潮过程,最大覆盖面积为533平方千米,赤潮优势生物为环胺藻。

  去年,温州海域发现赤潮累计面积最大,达到7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9%;宁波海域发现赤潮累计面积最小,为8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官方:已建设边境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7440余公里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杨旭东17日在北京表示,针对边境防灭火的实际,中国每年安排补助资金近8000万元(人民币),建设边境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7440余公里,对防止外火入境、内火外延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

    时间:05-17
  • 黄河长城“握手地”:被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的老牛湾

      中新网忻州5月17日电 题:黄河长城“握手地”:被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的老牛湾  作者  刘小红  地处山西忻州偏关县的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的起点。黄河南下,在此回环转折,形成一个完美的弯环,这里也是内外长城交汇,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中华文明的两大地理坐标共同在此绘就出河声岳色的壮丽景观。...

    时间:05-17
  • 当前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听听专家怎么说……

      当前流行的XBB系变异株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重组变异株。研究数据显示,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要强,但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科学看待疫情,坚持已经养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原来没有感染的人群、高龄老人、没有打疫苗...

    时间:05-17
  • 上海专家探索使用磁导航精准定位肺小结节 助力早期肺癌诊疗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陈静 王根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肺部结节被检出,小小的结节如何确定位置,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记者17日获悉,上海专家利用磁导航定位技术实现精准定位肺里各个部位结节,还可为肺病变患者提供“一站式”临床解决方案。这是磁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于早期肺癌诊疗的一个...

    时间:05-17
  • 办事一站式、入驻支持足、配套有氛围……记者带您探营“天开园”

      【天工开物】办事一站式、入驻支持足、配套有氛围……记者带您探营“天开园”  央广网天津5月16日消息(记者周思杨 韩雨晨)近期,相信不少天津市民都被“天开园”三个字“霸屏”了,“天开园”即天开高教科创园,光看名称,就能得知这里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打造科技创新策...

    时间:05-17
  • 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新路 河北正定塔元庄村把“流量”变“留量”

      央视网消息:传统的吃喝玩乐式旅游很难长久地留住游客,这是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扰。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因地制宜,探索村企合作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把客流的“流量”变成怎么把游客留下来的“留量”。  今年“五一”前夕,全长106公里的“滹沱河生态走廊”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1...

    时间:05-17
  • 国家林草局: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薄弱,下一步将尽快补齐短板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刘跃祥17日在北京表示,由于历史欠帐较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一直是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突出短板,下一步将尽快补齐短板。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时间:05-17
  • 云南发现一樟科土楠属新种——大果土楠

      中新网昆明5月17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在云南省东南部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一樟科土楠属新种——大果土楠。  据介绍,樟科土楠属植物是典型的热带分布类群,约100种,其多样性中心位于马来群岛的东南部和澳大利亚。该属植物在中国非常稀有,目前报道...

    时间:05-17
  • 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全国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大幅下降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17日在北京表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森林草原火灾数量大幅度下降。  当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张永...

    时间:05-17
  • “羊驼爸爸”迟海涛:在荒漠化草原为神兽建欢乐家园

      中新网锡林郭勒5月17日电 题:“羊驼爸爸”迟海涛:在荒漠化草原为神兽建欢乐家园  作者奥蓝  5月中旬的上海,气温时不时迎来一波小“狂飙”。在崇明区的上海自然卷卷牧野,空气中满是自然的清香。森林中、草坪上、小路旁,成群羊驼漫步其间,时不时与游客互动。  作为国内首家都市羊驼体验牧场,这里...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