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乡约福建:“新村民”赋能古村落振兴

2023-05-15 14:3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德5月15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古朴老宅错落有致,艺术空间绵延西溪两岸;孩童在小河边嬉戏,游客在咖啡馆里尽享“慢时光”……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的龙潭村,每年以文创艺术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新村民’的到来,为我们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孝镇感叹道,“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理念,还掀起了文创浪潮,成功将龙潭从‘空心村’变为‘聚宝盆’。”

“新村民”曾女士在古村落里开了一家咖啡馆。 王东明 摄

  几年前,龙潭村还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半空心村”。因人均耕地少,之前村民纷纷外出务工,许多老宅年久失修,只剩断壁残垣。2017年5月起,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带动下,龙潭村引进文创和专业设计人才,以艺术家林正碌为首的文创团队驻村探索以文创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

  曾婉珍是陈孝镇口中的“新村民”之一。从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曾婉珍夫妻俩一直从事美术教育行业。2019年9月,曾婉珍和丈夫胡文亮租下龙潭村里的一栋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和一间青花瓷主题小酒馆“檀舍”;胡文亮还投资翻新改造兼具酒馆、民宿和陶艺等功能的文创空间,并在黄酒的文创包装中融入油画、动漫、四平戏等元素,让拥有悠久历史的龙潭黄酒焕发新活力。

龙潭村“新村民”一家的休闲时光。 王毅 摄

  “龙潭村静谧中带有浓厚的文艺色彩,而且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新村民’,这是我喜欢和向往的生活。”曾婉珍说,大家自发组织画展、文创集市、音乐节等,在分享中实现自我学习和成长;繁忙之余,还有时间规划未来,做想做的事。

  在龙潭的日子里,曾婉珍种花、绘画、陪伴孩子,偶尔拿起吉他拨动一番,并用短视频和直播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乡村生活。曾婉珍说,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乡村创业并不是隐居,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福建乡村生活的美好。

  文化创新,赋予村庄新活力。在龙潭村,像曾婉珍、胡文亮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已有100多人,在此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的到来,不仅带动龙潭的发展,吸引村民400多人“回流”,还为三峰、四坪、墘头等周边古村落带来乡村振兴的龙潭模式,渐渐形成熙岭乡文创片区。

龙潭古村落的美景吸引了许多画家前来现场写生。 王东明 摄

  小山村何以引来大江南北的“新村民”?屏南县官方表示,是屏南创新实践、着力“三引三创”,破解乡村谁来振兴、如何振兴问题。

  “三引”,即创新人才政策引进“高人”,采取“一人一议”“一事一议”方式引进专家团队驻村主持实施文化创意项目,保障基本经济待遇,给足才华施展空间;改善创业环境引回“亲人”,包括村落基础条件、落实创业奖补等,吸引大批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构建新型社区引来“新人”,根据人群分化特征,引导城市居民到村里认租修缮房屋长期定居,打造具有相同特质的新型乡村社区。

  “三创”,即创新老屋流转机制,推行“老屋认租15年或20年”模式,以村级组织为中介进行老屋流转,解决闲置民居“保”与“用”难题;创新老屋修缮机制,建立“‘新村民’出资、驻创专家设计、村委会代为建设”运作模式,既便利租户,又实现技艺传承和老屋保护;创新项目管理机制,试行乡村建设项目“工料法”计算工程成本管理机制,由村级组织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施工及全程监督,提高工程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绿意盎然的屏南县四坪村。 屏南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引进人才,还得留住人才。屏南县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并通过为“新村民”颁发居住证,享受和当地居民一样的医保、社保、孩子就学等待遇;特设“新村民专职副主任”岗位,探索“新村民”参与基层治理、融入乡村建设等创新举措,让“外乡人”变“自家人”“当家人”,推动新、老村民携手共创新农村。

  “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村民’,给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理念,注入了新血液,催生了新业态,为探索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屏南县官方表示,下一步将在试点基础上进行总结推广,充分发挥“新村民”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郭建设谈影像国际传播:中国故事关键在“人”

      中新网宁波5月15日电 (钱晨菲)“我认为的‘红色中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真正的人间烟火。”15日,“影像中国”影像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举行。会上,中华文明摄影家联盟秘书长、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郭建设以“一个国家一个颜色”为主题,分享了“红色中国”大型摄影专题走向海外...

    时间:05-15
  • 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交出2022年经侦“成绩单”: 挽损10.13亿余元

      中新网合肥5月15日电(记者 赵强)记者15日从安徽合肥警方获悉,2022年,合肥市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聚力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全力护航合肥经济社会大局持续和谐安全稳定发展。2022年全年,合肥市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为群众、企业和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13亿余元。  其中,以公安部“...

    时间:05-15
  • 钟南山:目前广州发热门诊接受检测患者中超两成是新冠病毒感染

      中新社广州5月15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5日在广州举行的来瑞特韦片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会上表示,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根据目前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在接受检测的发热患者里,有20%至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

    时间:05-15
  • 四川凉山40名先心病患儿在云南获免费救治

      中新网昆明5月15日电 (陈静)15日,22名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下称云南阜外医院)进行免费救治的四川省凉山州先天性心脏病(下称先心病)患儿正式出院,开启他们的全新人生。  云南阜外医院是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0家医院之一,旨在全面提升云南及中国西南地区心血管防治水平和服务能力。...

    时间:05-15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赛 近3万名选手参赛

      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昨天(14日)在山东潍坊启动,主题为“技能:让生活更美好”,将持续到本月20日。活动周现场,专门设置了展演区和展览区,展现青年学子们的技能风采和职业教育对接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果。  在活动周现场,来自30多所职业院校的师生正在进行文物修复、按摩针灸、智能机器人操作...

    时间:05-15
  • 中国北方首台!就在天开园

      近日,记者从天开高教科创园了解到,中国北方首台集成远程帮办和超写实数字人的智慧微厅、7×24小时不打烊提供400余项自助服务、“首席服务官”制度在天开高教科创园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  大厅之中,智慧办税云空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由一组双舱的智慧微厅和两个互动屏组成的智慧办税云空...

    时间:05-15
  • 新华全媒+|西安:千年古都尽显光影魅力

      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有着无数值得诉说的故事,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不竭灵感。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西安的“西部电影”亮相国际大银幕,为中国电影捧回众多国际奖项。如今,在影视与文旅“双轮”驱动下,西安故事在荧屏上演,光影中的西安丰富了城市文化气韵。  在大雁塔的东北方...

    时间:05-15
  • 你试过这样跨国握手吗?

      新华社乌鲁木齐/阿斯塔纳5月15日电 不出国就能“跨国”,和外国朋友面对面洽谈业务,买特产能免税,还能体验中国文化,你到过这样的地方吗?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新华社记者“疆小白”与哈萨克斯坦同事奥斯帕诺夫相约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见面。  这里有何神奇之处?这里的中哈两国人士对...

    时间:05-15
  • 5月华北现37℃高温是否异常?专家回应属正常现象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15日,中国华北、黄淮多地开启“烧烤”模式,局地气温达到37℃。5月中旬出现高温天气是否偏早?当天,气象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14日起,中国大部地区升温势头迅猛,北方各地迅速升温,多地升温幅度超过10℃。15日,部分地区气温飙升至35℃以上,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迎来今年...

    时间:05-15
  • 南方迎新一轮强降雨局地有大暴雨 重点城市雨水进程表请查收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5月15日)夜间开始,南方新一轮强降雨上线,明后两天为核心降雨时段。此轮降雨范围较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雨量较大,可能有暴雨或大暴雨现身。中国天气网推出重点城市雨水进程表,看看你家何时迎降雨。此外,眼下“热”情高涨的华北东北等地,明后两天也将迎来降水,尤其午...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