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高空抛物 当事人需承担怎样的刑责?

2023-05-15 00:23:20

来源:新京报

  未造成损害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是否都按照高空抛物罪处罚?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高空抛物如何量刑?

  很多楼宇墙面都张贴着“禁止高空抛物”的标语,醒目地告知途经者“危险”就在头顶:有时是一袋生活垃圾,有时是一块装修木板,有时甚至是一把菜刀。如今,高空抛物入刑已有两年之久,但人们被高空坠物砸中或引起恐慌的事例仍偶有发生。

  那么,高空抛物未造成损害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是否都按照高空抛物罪处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高空抛物,能否被判处刑罚?近日,新京报记者邀请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法官,通过三起典型案例,探讨高空抛物罪司法认定相关问题。

  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通讯员 昌平法院法官助理 周洁

  案例 1

  未造成损害但情节严重需承担刑事责任

  居住在某小区7层的居民陈某为图方便,从窗户向楼下扔木地板废料。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从建筑物高处抛掷物品,给小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潜在威胁,情节严重,构成高空抛物罪。最终,陈某被判处刑罚。

  虽然陈某的高空抛掷行为未造成实际的人员伤亡,但将重量较大的木地板从7楼抛落,极易造成损害后果,其行为严重威胁了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由此可知,高空抛物罪的认定并不要求造成了实际损害后果,只要高空抛物行为对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甚至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行为人就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至于情节是否严重,可以根据行为人所抛掷物品的数量、重量、危险程度、高度,物品坠落场所的人员、财物的现状以及行为的次数和所造成的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抛物时间正好处于出行高峰,抛掷的是剪刀、菜刀等危险物品。

  法院表示,在高空抛物行为没有造成重伤、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社会公众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信任感和满意感受到损害,因此已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案例 2

  造成严重损害后果可以其他罪名论处

  尽管高空抛物罪有其法定最高刑,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空抛物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等严重后果时,仅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造成严重损害后果、适用高空抛物罪难以罚当其罪的,可以其他刑罚更高的罪名论处。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一起案例中,李某某受老乡毛某某邀请,到其租住的房屋喝酒,该房屋客厅阳台外是某学校操场。李某某因心情不好,将1个空啤酒瓶丢到楼下,啤酒瓶掉到学校操场地上被砸碎,反弹至在操场锻炼的一名学生的后背。几分钟后,李某某又将1个玻璃杯扔向学校操场,砸中13岁叶某某头部,致其头部严重受伤。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某无视国家法律,采取高空抛物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一人重伤二级,其行为侵犯社会公共安全,故判决李某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根据刑法规定,实施高空抛物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高空抛物行为情节严重且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如高空抛掷汽油桶、煤气罐甚至爆炸装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高空抛物行为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或重伤的,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处罚;故意实施的高空抛物行为,没有致人伤亡的危险,导致财物毁坏,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标准的,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

  法院指出,高空抛物的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并非一定会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安全,亦可扰乱公共秩序,侵犯特定人的人身或财产权益,因此高空抛物行为可能构成除高空抛物罪之外的其他罪名。

  案例 3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高空抛物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昌平法院审结的另一起高空抛物案例中,被告人刘某案发时处于妄想状态,其从居住的6楼,通过窗户向下抛掷椅子、垃圾袋等物品。经鉴定,刘某案发时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有受审能力。

  法院认为,刘某从高空抛掷物品,危害公共安全,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故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因刘某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对其从宽处罚,最终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是指精神病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由于精神障碍,致使其辨认能力减弱,控制能力下降。

  法院提醒,对于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家属或监护人具有看管和医疗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所在单位、社区、精神病院、村委会以及担负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都要齐抓共管,将犯罪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新京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去年中国公安机关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7.4万起 挽回经济损失236亿余元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郭超凯)第14个“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15日举行。记者从中国公安部获悉,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7.4万起,挽回经济损失236亿余元(人民币,下同)。  近年来,针对经济犯罪新形势新特点,公安机关积极创新机制手段,依法严厉打击各...

    时间:05-15
  • 辽宁省“以赛促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中新网沈阳5月15日电(李晛)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时代辽宁精神,助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由辽宁省营商局、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2023年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职工技能大赛)2021-2022年度全省12345热线先进集体...

    时间:05-15
  •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4.5万亩樱桃进入采摘季

      中新网新疆莎车5月15日电(孙亭文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眼下,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地区莎车县4.5万亩樱桃已进入采摘季,这些樱桃色泽鲜艳,味道醇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莎车县4.5万亩樱桃已进入采摘季。 孙亭文 摄  中新网记者走进莎车县米夏镇夏玛勒巴格“米夏红”樱桃精品园里,翠绿的枝头上挂满...

    时间:05-15
  • 车不熄火,就不会被贴违停单吗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李倩 记者 郭一鹏)最近,网上流传一些避免因临时停车被处罚的“小窍门”,如打开后备箱盖或前引擎盖,摇下车窗、不熄火等等。这些果真靠谱吗?来看看交警处罚的这起案例吧。  “我车子还没熄火就被贴上违停罚单,这样处罚不对。”近日,市民张某通过12345平台投诉交警“执法不当”,要求...

    时间:05-15
  • 新疆疏附县农民“变身”无人机飞手:“真没想到,我可用无人机管理枣树”

      中新网新疆喀什5月15日电(贾建军 茹则古丽·热伊木)这几天,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今年培训的数十名农民无人机飞手,开始在农田、枣林里“大显身手”。  在疏附县萨依巴格乡阿亚格恰热克村的120亩枣园里,一台装满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红枣林里来回穿梭,在距离枣树2米处上空“嗡嗡”地鸣响着,来回盘旋。植...

    时间:05-15
  • 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判处无期徒刑

      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  梁成运(英文名JOHN SHING-WAN LEUNG),男,1945年5月1日出生,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号码A801504,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号码H06816957,美国护照号码505462343。梁成运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江苏省苏州市国家安全...

    时间:05-15
  • 黄河源头踏雪特巡 守护万家温暖

      中新网西宁5月15日电 题:黄河源头踏雪特巡 守护万家温暖  作者 蒙珝 张世浩 李江宁  虽已立夏,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却依旧白雪皑皑。连日来,因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持续低温降雪天气,大武镇、久治县等地区的杆塔导线已出现轻微覆雪现象。对于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果洛运检部员工而言,是个绷紧...

    时间:05-15
  • 甲骨文进入智能化时代 数字“焕活”冷门学科

      中新网安阳5月15日电(王宇)登录一个网站,扫描一个二维码,就能快速查询到需要的甲骨文资料。如今,甲骨文作为一门冷门学科已被数字“焕活”,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近日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切身感受到甲骨文智能化时代...

    时间:05-15
  • 纪念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 诚毅师生忆嘉庚

      中新网厦门5月15日电(记者 李思源)“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伴随《集美学校校歌》嘹亮的歌声,一场由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师生共同演绎的爱国主义大课堂14日晚在厦门开启,300多名诚毅学院师生参与。  1913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家乡集美倾资创办集美学校,后正式命名为...

    时间:05-15
  • “茶香悠悠·情牵两岸”活动启动 云台茶人昆明品茶共话两地情

      中新网昆明5月15日电(黄兴鸿)“茶香悠悠·情牵两岸”第4届云台茶文化交流活动14日启动,云南、台湾两地30余位茶人相聚昆明,参访云南省对台交流基地,共品普洱茶,共话两地情。  此次活动是第5届“七彩云南·相约台湾”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由中共云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办,旨在深化两地交流合作,实现共...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