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住旧楼用破旧家具 85岁广州老人卖房捐60万元助学

2023-05-14 06:20:21

来源:广州日报

  在白云区同和街道握山村,说起自己捐资助学的事,85岁的梁荣文老人有些不好意思。“我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不想有孩子再和我一样。”

  近日,记者跟随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几年前向该机构捐资的梁荣文老人进行回访,这位朴实的农民捐资助学的故事才“藏不住”了。原来,梁伯近几年累计捐出60万元,用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读书。但对于自己的善举,老人从没和外人提起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大善翁”生活简朴为人低调

  85岁的梁荣文老人住在握山村一栋陈旧的自建楼房中,没有电梯。老人平时深居简出,常在楼顶天台摆弄花草。记者看到,梁伯的家中摆设十分简朴:简易的木板床、破旧的木沙发,蚊帐用了20多年依旧没有换,唯一“值钱”的是一台用了十多年的二手电视机。前几年老伴建议他换张新床,但被梁伯婉拒了。“买张新床的钱如果拿来助学,都够一个大学生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梁伯的穿着十分简朴,一件绿色的粗布外套已经洗得发白了他依旧舍不得换。为了省钱,梁伯还在天台开辟了一片菜园子自己种菜,一年四季他家都不用买蔬菜。

  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人谢淑婷介绍,这次到梁伯家回访,主要是想看看在捐了60万元后,梁伯家的生活会否受到影响。“他不抽烟、不喝酒,生活简朴,从不乱花钱。”梁伯的妻子廖姨说。

  除了家人,捐资助学的事梁伯一直没有告诉其他人,他也交代妻子,做善事心里踏实就好,不要到处声张。直到近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跟街坊们说起,大家才知道这个平日里看起来和蔼可亲、步履蹒跚的老人,竟有如此的善心。

  卖房捐资60万元助学

  “我想向你们捐款30万元,用于帮助学生们上学,因我岁数大了不能亲自到场,请你们与我联系,我将亲手交付款项。”至今,谢淑婷仍对4年前那通电话记忆犹新。

  谢淑婷告诉记者,得知梁伯是一位农民,要捐款 30万元时她很意外。“一是捐款金额较大;二是老人岁数大,当时已经81岁了。”为此,她专门找到老人家属询问捐赠是否是老人的真实想法,没想到家属均表示尊重梁伯的意愿。但谢淑婷还是不放心,专门到梁伯家中仔细跟他核对捐赠一事,老人当时斩钉截铁地说:“没错,就是要捐30万元帮助孩子们读书。”

  原来,2019年的一天,梁伯在电视上看新闻了解到一些山区的孩子学习条件还很艰苦,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家贫交不起学费,当晚老人家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他和妻子商量要给这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捐赠一笔钱。见他如此有善心,廖姨欣然同意。

  那一年,梁伯卖掉了家里一套房子,并先后向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另外一家基金会各捐款30万元,合计捐赠60万元。

  谢淑婷介绍,梁伯当时捐的这30万元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捐资助学基金,几年来已经帮助了十多名困难学子,接下来这笔捐款还将照亮更多学子的求学路。

  梁伯告诉记者,自己小学毕业后没能继续读书,后来每次路过学校他心头都不免有几分酸楚。如今听说自己的捐款已经帮助十多名学子读书后他十分欣慰。

  妻子支持他把善行延续

  梁伯出生于1938年,他的故乡是肇庆市德庆县。当时老家的庄稼收成不好,十几岁时他就跟随父亲来到广州谋生,但父亲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只能由他一人扛起。当时他去码头应聘卸货工人,每天扛着几十斤重的麻袋来回跑。至今梁伯还有些驼背,他说这跟当年长期扛大麻袋有关。

  “我是吃过苦的人,不希望这些孩子和我一样,尤其不想让困难学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采访中,白发苍苍的梁伯重复着这句话。

  如今,梁伯每个月的收入有3000多元,当记者询问他为何当初要卖房助学时,老人说:“我这不是一时冲动,我今年已经85岁了,现在政策这么好,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就想尽微薄之力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望他们成为有用之才。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这个社会要怀着爱心。”

  实际上,这些年梁老爷子的善举还不止捐资助学。在他故乡的农村,曾因没有路灯,天黑时村民们都要摸黑出行,老人得知后二话没说就拿出1万元为村里安装了路灯;村里的一条烂泥路后来修整成水泥路,也是梁伯捐资的。“人这辈子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帮助周围多少人解决了困难。” 梁伯说。

  廖姨告诉记者,梁伯平时总是告诉她,现在享福了就要跟大家分享,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平时如果听说街坊邻居有困难,他一定也会伸出援手。所以当年对于老伴捐60万元的举动,廖姨一点也不意外。她表示,对于梁伯的捐资助学行动,她也会一直支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母亲节观察:“孝心经济”持续升温,“感恩消费”如期而至

      中新网郑州5月14日电 (韩章云 陈正洋)“母亲节是一天,而母亲的爱却是岁岁年年。”5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一家卖场里购物者众多,卖场随处可见母亲节相关宣传标语。当日是母亲节,消费市场“孝心经济”不断升温,“感恩消费”如期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消费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母亲节...

    时间:05-14
  • 浙江文旅观察:为什么摆摊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

      中新网杭州5月14日电 题:浙江文旅观察:为什么摆摊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  记者 王题题  随着“地摊经济”的放开,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摆地摊”的行列。  “00后”护士下班后卖烤肠3小时赚200多元、“95后”大厂女孩裸辞卖盒饭月入4万元……关于年轻人摆摊成功的案例在网络上屡见不鲜...

    时间:05-14
  • 广东台山米粉乡味浓 凭预制菜实力“圈粉”

      中新社江门5月14日电 题:广东台山米粉乡味浓 凭预制菜实力“圈粉”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一份猪杂炒米粉,微辣!”“一份牛腩汤米粉,一份咸鸡鱼饼汤米粉,放生菜!”“两份鹅肠炊米粉,加蛋!”这些呼喊式的下单对白,如今每天在广东台山经营早餐、宵夜的食肆中不断重复。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配料,令米粉呈现...

    时间:05-14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在甘肃武威展出

      中新网兰州5月14日电 (戴文昌 张玉玺)“这场展览别开生面,对外展示了甘肃。从书法上来说,技巧、章法、意境是三个进阶,展览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很有意境。”武威市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生光说。  5月8日至12日,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4站在“铜奔马”出土地——甘肃武威展出,展览通过“新...

    时间:05-14
  • 福建千人“为爱奔跑” 关爱“两癌”困难母亲与“顶梁柱”母亲

      中新网福州5月14日电 (彭莉芳)14日正值母亲节,来自福建企业、社会团体在内的近千名“跑友”,齐聚福建省福州市,为爱奔跑,募集善款,帮扶“两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困难母亲和“顶梁柱”母亲。  当日,由福建省妇联、省体育局和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福建省“为爱奔跑·母亲健康1+1”公益募捐活...

    时间:05-14
  • 科技助力残疾人士“寻回”双臂 中国智能仿生手从展台步入生活

      中新网长春5月14日电 (高龙安)张超凡用左臂上的智能仿生手握住笔杆,提笔、蘸墨,在宣纸上慢慢书写下“奋斗”两个字。金属手指、流线的造型、轻微的电机声,让“手臂”的科幻感十足。  “90后”女生张超凡是吉林省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左臂天生残缺。一年前,她配合科研团队测试智能仿生手,如今已...

    时间:05-14
  • 广州长隆举办“一日妈妈体验” 见证黑叶猴家族成长

      中新网广州5月14日电(王华 邓泳怡)5月14日正值“母亲节”,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办“一日妈妈体验”挑战活动,邀请妈妈们带着萌娃一起参与动物育儿活动,见证黑叶猴家族的成长。  为了让亲子互动更具深意,园方在入园初设计了“保护鸡蛋宝宝”环节,让孩子来充当妈妈的角色细心照看鸡蛋不破碎,体验母...

    时间:05-14
  • 中演·闽南大戏院湖里艺术教育中心在厦启动

      中新网厦门5月14日电 (杨伏山 罗颖)由闽南大戏院与厦门旅游集团共同打造的中演·闽南大戏院湖里艺术教育中心14日正式启动。  该中心依托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厦门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厦门闽南大戏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将在培养鹭岛艺术人才、打造福建省最具影响力艺术教...

    时间:05-14
  • 钟南山:罕见病防治要形成全国性的合力

      中新网广州5月14日电 (蔡敏婕 林捷)2023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会上表示,罕见病防治关键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要在防治及组织上形成全国性的合力。同时,还需要将以企业为主体搭建医检创新生态圈提上议程。  “企业不单是成果转化的承接方,还需要主动...

    时间:05-14
  • 多措并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值华子鱼产卵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多措并举,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收。   达里湖中的华子鱼是在淡水河道中产卵繁殖,在半苏打型碱水湖中生长。在达里湖上游的贡格尔河河道中可以看到,渔场工作人员专门为华子鱼铺设羊胡...

    时间:05-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