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识毒菌、采种子、逛温室 民众畅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普大餐

2023-05-13 20:58: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5月13日电 (成洁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3日在昆明植物园内举行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众多小学生在内的民众,参与种子采集大PK、识毒菌、探秘扶荔宫、拍摄葱花等活动,探秘植物多样性故事。

  本次活动以“‘植’观世界‘植’面神奇”为主题,涵盖植物展示、趣味问答、科普讲座、拍摄打卡等内容,旨在集中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图为活动现场。 成洁焕 摄

  “越鲜艳的菌子越有毒吗?”“虫子吃过的菌子,人类也能吃吗?”针对小学生们的疑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庚申解释,菌子颜色鲜艳程度与毒性不存在必然联系,而虫子能吃的菌子,人类不一定能吃,并提醒“食用熟知的、具备丰富烹饪经验的菌子才最为安全”。

  王庚申还提到,民间广为流传的“红伞伞、白杆杆,吃完躺板板”存在误区。他称,云南地区食用菌中毒较为严重的菌子是“白伞白杆”的致命鹅膏(俗称白罗伞)、“灰伞灰杆”的灰花纹鹅膏(俗称麻母鸡)及“黄伞白杆”的黄盖鹅膏,食用50克可使体重50千克的成年人致命。正确识别这三种剧毒菌的特点“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还穿鞋(指有菌托)”,能更大可能降低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出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云南发现野生菌近2700种,其中可食用菌206种,有毒菌108种。云南每年夏季食用菌中毒事件屡屡发生,为帮助公众了解毒菌识别的“金标准”,降低损害健康事件发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印发“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图鉴2022版”,公布了24种常见毒菌,并出版《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一书。

  在当日的活动中,小学生们还戴着护具、手提篮子,体验了在野外采集稀有、濒危种子的工作;并在植物种子展示区,了解榼藤、枫香树、橡胶等37种奇特植物种子或果实,制作属于自己的植物条形码手串。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工程师谭治刚介绍,此次展示的37种植物种子,只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库存的“冰山一角”。目前,该资源库收集保存种子11305种,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库。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种子的魅力,提高保护植物多样性意识。

  活动现场,扶荔宫温室群、中乌全球葱园(昆明中心)等,也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参观。昆明市民齐丹卉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孩子一进来就奔向各个点位,不仅学到许多新知识,还体验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据悉,1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还将举办线上云参观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科普植物基因编辑、云南植物多样性科普等活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国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人才活力持续释放

      央视网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消息,中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人才活力持续释放。5月以来,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比拼在多地如火如荼进行。  10号,全国饭店业职业技能竞赛小吃专项赛在河南济源开幕,100多位选手参加角逐,200多种特色小吃同台竞技,上演一...

    时间:05-14
  • 节能减碳 我国海上油田群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开发

      央视网消息:恩平20-4海上钻采平台是恩平油田群第七个海上生产设施,恩平油田群是我国第一个在设计阶段就采用了智能化、绿色化方案的油田群。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海上油气田绿色化智能化开发。  恩平油田群首次在海上油田新项目中采用台风无人生产工艺,可在陆地远程操...

    时间:05-14
  • 万吨级海上油气平台下半年投产 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昨天(5月13日),在广东珠江口盆地水深近百米的海域,重量超过15000吨的中海油恩平20-4海上钻采平台与海底导管架对接成功。创造了我国海上油气平台动力定位浮托安装重量的新纪录,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经过近6个小时的作业,下午六点,恩平20-4海上钻采平台与...

    时间:05-14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 多元新业态赋能 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湖州路径”

      近年来,全域旅游留住了游客的脚步,沉浸式体验成为传统景区升级、新兴景区繁荣的必备要素。如何融合农业、时尚、文化等多种因素,把“家乡特色”转化为“城市名片”,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体现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象征。  被誉为“江南古镇封面”的湖州南浔,一直致力于...

    时间:05-14
  • 国产一次性高清宫腔镜上海亮相 “即诊即治”、高效安全将造福更多女性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子宫是孕育人类新生命的重要器官,但涉及子宫的疾病多样且复杂。宫腔镜是宫内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宫腔镜由于特定操作相对繁琐,需要反复清洗消毒,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一次性宫腔镜的问世或将改变现状。  在14日开幕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

    时间:05-14
  • 松花江最末端港口开启2023年明水期货轮运输

      中新网佳木斯5月14日电(马宁 记者姜辉)14日上午,在同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完成出境边防检查后,一艘满载货物的“龙推610”号中国籍货轮缓缓驶出同江西港口岸横江口码头,标志着同江口岸正式开启2023年明水期货轮运输。一艘满载货物的中国籍货轮缓缓驶出同江西港口岸横江口码头。 马宁 摄  ...

    时间:05-14
  • 新疆呼图壁民警铲除野生大麻原植物幼苗8000余株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4日电 (左昌梅 魏晓璐)连日来,新疆呼图壁县公安局民警在二十里店镇铲除野生大麻原植物8000余株,有效截断了毒品原植物在辖区滋生。  5月8日,二十里店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意外发现,位于二十里店镇某处的树林里疑似有大片的野生大麻正在生长,经过进一步核查,确定此片植物正是野生大...

    时间:05-14
  • 新疆公安机关通报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4日电 (陶拴科)14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获悉,2022年以来,新疆各级公安经侦部门全力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严厉打击突出经济犯罪,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4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同时公安机关还通报了近年来打击经济犯罪的10起典型案例。  警方称,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时间:05-14
  • 小枇杷变“共富果” 江西南昌用活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南昌5月14日电(卢梦梦)初夏时节,走进江西南昌安义县新民乡山上村枇杷基地,个个色泽金黄、圆润饱满的“珠珞枇杷”簇拥在枝头,游客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筐,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安义县“珠珞枇杷”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其品质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健胃的功效,深受消费...

    时间:05-14
  • 江西举办“百位母亲进狱园”帮教活动 强化亲情帮教效果

      中新网南昌5月14日电 (记者 刘占昆)5月14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举办监狱开放日暨“百位母亲进狱园”亲情帮教活动。活动旨在强化亲情帮教效果,以有法度、温度和深度的形式,让服刑人员深切感受浓浓的亲情温暖,帮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踏实改造、早获新生。服刑人员母亲与自己的孩子...

    时间:05-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