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多地出台基层就业优惠措施,如何吸引大学生?

2023-05-13 00:0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袁秀月)随着毕业季来临,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再次受到关注。近年来,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多地又进一步给予放宽报考条件、加大招录力度等优惠措施。

  各地纷纷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但与此同时,基层也存在留不住人,人才队伍缺乏、年轻人当跳板等问题。

  专家表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看学生的专业、态度及各方面的条件,是不是适合到乡镇工作,其中需注意两方面:一是基层确实需要,二是大学生到基层能发挥作用。

资料图:应聘者在活动现场了解用人单位信息。佟郁 摄

  各地事业单位招聘,利好应届毕业生

  近日,多个省份开启2023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可以注意到,今年各地事业单位招聘中,普遍加大了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多个省份对毕业生的招聘比例超过50%。

  例如,广东全省各级事业单位共招聘工作人员13058名,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下高校毕业生可报考岗位为11097个,占到岗位总数的85%。

  今年,广东还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岗位挖掘力度,广东全省累计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参军入伍等政策性岗位34.6万个,比2022年增加4万多个。其中公务员招录增加5000个、科研助理增加5500个、应征入伍增加2000个。

  不只是广东,江西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届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各地要挖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编制存量。

  近日,广西还印发方案,将在2023年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全年提供不少于8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资料图:在今年2月举行的2023年春季广西人才交流大会上,求职者在招聘现场寻找工作机会。俞靖 摄

  多地放宽基层就业岗位年龄、学历

  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实施了包括“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等。

  在国新办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介绍,今年中央财政拟支持基层服务项目招募10.63万名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4万名高校毕业生,招募名额向民族边疆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倾斜,向脱贫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倾斜。

  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多地还通过合理放宽报考条件、落实优惠政策等,吸引高校毕业生。

  如山东印发通知,“三支一扶”岗位招募人员年龄上限统一为30周岁(含),学历下限放宽到专科。上年度未招到或未招满的岗位如继续招募,应放宽专业条件设置。

  记者注意到,多地对于“三支一扶”的学历条件都放宽到大专以上,年龄放宽到30岁以下。在生源地上,除了本地生源或本地户籍外,像安徽还把在本地学习毕业的外省生源、直系亲属(配偶)为本地户籍的外省高校毕业生囊括在内。

  此外,多地都将技校职校全日制毕业生纳入“三支一扶”招聘范围。如广东要求,广东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取得高级工、技师(高技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可以分别按照全日制大专、本科毕业生报名符合条件的岗位。

  湖北在招募通知中还提到,支医岗位不限毕业年限,须是医疗卫生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

资料图:招聘活动现场。梁钦卿 摄

  专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讲究效益

  有专家指出,对于基层而言,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缓解人才流失、人才队伍断层的状况,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也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不过,目前来看,对于毕业生来说,基层似乎仍缺乏吸引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两个“剪刀差”。第一个“剪刀差”在于,很多人希望在大城市、中心城市就业,虽然近年来一部分已转移到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但总体来说,到基层就业的热度依然不高,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热度还在降低。

  另一个“剪刀差”在于,专业技术行业需要的人不够,而达到标准线的人比较多。储朝晖认为,这与社会整体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很多人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期没有发展出职业技能有着直接关联。

  在储朝晖看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看学生的专业、态度及各方面的条件,是不是适合到乡镇工作,要讲究效益,其中需注意两方面:一是基层确实需要,二是大学生到基层能发挥作用。

  近年来,各地也探索多种方式,如分类分级考试、招什么考什么、职位描述逐年细化、人才选用与培养增加开放性等,以此来引导青年建立对基层的正确认知,促进人岗匹配。

  储朝晖还提到,从目前学生的能力结构和各方面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很难跟乡村的社会需求相契合,这是现实状况。要让两者衔接起来,就需要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但这又会受到大学的资源、办学者的观念、学生和家长的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转变仍有难度。

  在储朝晖看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更多的社会活动,包括到基层的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潜能和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习,有意识地实现就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更多学生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学一些技术,培养职业能力和意识。

  储朝晖表示,要做到这种转变,学校也要给学生创造更好、更充分的条件,特别是在考核评价、资源联络等方面。(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疆旅游景区推进内涵提升工程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3日电 (记者 闫文陆)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新疆不少旅游景区正在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工程和旅游景区内涵提升工程,以求让游客玩得更开心。  13日,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恰西景区,记者看到,一些工程车辆正在施工,拓宽新的停车场地,建设民...

    时间:05-13
  • 中国病理医师年会重庆举行 院士专家交流病理研究新进展

      中新网重庆5月13日电 (梁钦卿)第十六届中国病理医师年会13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幕,来自病理学领域的6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分子病理进展、肿瘤研究、专科病理诊断、住院医师培养等领域,交流前沿新进展,探讨研究新思路。  本次年会聚焦病理学学科当前任务和建设问题,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共同...

    时间:05-13
  • 边坐地铁边“看”空间站与元宇宙 “移动科普馆”亮相上海地铁

      中新网上海5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作为2023年上海科技节的预热活动之一,上海“科技追光号”主题列车13日亮相。5月13日,上海“科技追光号”主题列车亮相 上海科普地铁行活动主办方 供图  在这个地铁车厢打造的“移动科普馆”里,每节车厢都有各自的主题,共有科技之光、大科学设施、中国航天、无垠...

    时间:05-13
  • 海南女子身残志坚创业逐梦 带动近500名残障人士就业

      中新网海口5月13日电 题:海南女子身残志坚创业逐梦 带动近500名残障人士就业  作者 张月和  “刚回海南创业时只有毛坯房,现在的工厂和办公区有四层楼,都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在海南王花爱心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李王花时而指导员工改进服装缝纫细节,时而与残疾员工互道“加油”,车间...

    时间:05-13
  • 通讯:“镶嵌”在兴安岭上的绿色希望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5月13日电 题:“镶嵌”在兴安岭上的绿色希望  作者 张玮 隋海涛  降雨升温,大地解冻。立夏一过,内蒙古大兴安岭便迎来苗木种植的最佳时机。  这几天,在甘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一块块苗床、一排排育苗大棚“镶嵌”在苗圃大地上,大棚外苗床如茵铺展,株株绿色苗木迎风摆动,生...

    时间:05-13
  • 广西公安厅启动“经侦号”主题宣传列车 提醒民众捂紧“钱袋子”

      中新网南宁5月13日电 (蒙茜 杨杰 唐蔚晴)在第十四个“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来临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13日在南宁地铁3号线金湖广场站举办广西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主题宣传列车“经侦号”首列启动仪式。  据悉,“经侦号”主题宣传列车在南宁地铁3号线上运行,...

    时间:05-13
  • 西安至乌鲁木齐至阿什哈巴德国际航线今日开通

      中新网西安5月13日电 (记者 阿琳娜)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13日在南航西安运营基地举行西安—中亚航线发布会,宣布当日首开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国际航线,18日首开西安—乌鲁木齐—杜尚别国际航线。  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国际航线每周一个往返,由波音737系列机型执...

    时间:05-13
  • 西藏首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微电影《风的孩子》上线

      中新网拉萨5月13日电(赵延 顿旦旺姆)13日,记者从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获悉,为了加强西藏农村留守儿童关心关爱保护工作,由该部门与西藏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共同策划出品的西藏首部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微电影《风的孩子》已正式上线。图为《风的孩子》拍摄现场。 普珍 摄  据了解,该片通过农...

    时间:05-13
  • 公共外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济南 共探对外交流合作新路径

      中新社济南5月13日电 (吕妍)雪野湖公共外交论坛13日在山东济南雪野湖畔举行。多名公共外交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公共外交的使命”主题,阐释以公共外交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如何通过有效公共外交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更好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

    时间:05-13
  • 如何预防“雄秃”?专家: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焦虑

      中新网上海5月13日电 (孙国根 陈静)当下脱发困扰着不少民众,尤其是男性。“荷包蛋”“地中海”让不少男性心伤。  1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举行的2023浦江皮肤论坛(雄秃专场)上,知名毛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吴文育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患者应接受规范...

    时间:05-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