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年轻人“抢占”老年旅游团: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惊喜

2023-05-10 03:02: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刚过去的这个五一黄金周,被称作是一个“人从众”的假期。火车票抢不到、酒店贵到爆、交通堵到只想喊叫……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为了省心省力,一些年轻人选择加入老年旅游团。

  “抢占老年团”,近来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成为一种旅游新风尚:跟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老人一起出游,让他们反而有了不少新收获。

  意外惊喜

  报名老年团不料成“团宠”

  为了五一出游省心省力,30岁的朱琪报名了一个老年团,却收获了一份意外惊喜。

  朱琪参加的旅行团一共50多人,除了她,其他人基本上是她的父辈年纪。

  在去景点的路上,朱琪就体验到了老年团的不同之处。比起与同龄人旅行时各顾各的安静,老人们则是欢声笑语。有的老人会主动跟朱琪唠家常,说说昨天的《新闻联播》,聊聊超市有什么在打折,探讨一下市场里的砍价心得……跟老人们聊起这些,朱琪才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

  朱琪报的这个旅行团不包一日三餐,吃饭只能自己解决,因为是团内年龄最小的“孩子”,朱琪顺理成章当上“团宠”。“很多叔叔阿姨特别热情,怕我吃不饱,各种投喂,除了干粮,还有各种小零食。”朱琪说。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从众”,朱琪去的景点也是如此。不过,她很庆幸报的是老年团,因为老人们旅游的节奏比较慢,时间不是很赶,因此朱琪体验到了与之前“流水线”式观景不一样的感觉,她可以更舒适地去关注沿途的风景。

  旅行的第一天下起了小雨,爬山的台阶湿滑。朱琪本打算自己穿行山顶,但考虑到天气原因和叔叔阿姨们的身体状况,朱琪选择和他们一同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叔叔阿姨会一直叮嘱朱琪小心脚下,朱琪也会帮他们拎包、拍照。

  让朱琪感到放松的是,叔叔阿姨们在旅途中是真正没有烦恼的。

  刚刚考研上岸的刘心雨为了图便宜,便报名参加了一个老年团去北京旅游。

  在旅途过程中,心雨能够感受到叔叔阿姨对北京的向往,这些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关于北京的很多知识,她也都是从叔叔阿姨们那里听来的。

  让心雨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毛主席纪念堂需要提前预约,每个时间段都有参观人数的限制,所以团体预约不是很容易约上。叔叔阿姨们反复地问导游能不能进去参观,当听导游说约不上的时候,心雨能够从老人们的脸上看出那种极度遗憾和失落的表情。有一位爷爷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前瞻望了十多分钟。

  “老年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是我所向往和羡慕的,等我到了那一天,我也会这样生活。”朱琪觉得,这次参加老年团的体验感很不错,以后有机会她还会选择老年团旅行。而起初因为老年团的价格比纯玩团便宜近一倍才报名的心雨,在跟老年团一起去北京旅游后,甚至庆幸自己加入的是“老年团”。

  意外发现

  老年旅友比你想象的“疯狂”

  尽管在很多网络社交媒体上,“抢占老年团”已成为热搜词,但多数年轻人首次加入老年旅游团还是因为“误入”。

  今年正在读研究生的张雪在去年暑假期间曾经报团去九寨沟旅游,结果就“误入老年团”。

  意识到自己走入老年团时,张雪已经上了旅游大巴。正在车上找空位的她,发现车里一排排坐着的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心里的疑惑和忐忑瞬间袭来:“我到底在什么地方?”

  在大巴车最后一排,张雪和同伴找到了并排的座位,路上她跟前排的叔叔阿姨问起来才知道,这个团就是老年团,不仅这辆大巴车上是老年人,后面的大巴车上也都是老年人。

  喜欢旅游的张雪去过青海、武汉、四川,都是自由行,这次跟团出行她是陪着闺蜜来的,闺蜜要做一个旅游线路体验的项目,张雪听说能够去避暑胜地九寨沟,便高兴地来作陪。而张雪的闺蜜事先也不知道参加的是个老年团。

  想到要和这么多老人一起旅行,张雪一开始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最大的担心是“不会好玩”。

  第四次去泰国旅游的陈帅也是这么想的。当他走入老年团时,第一感觉是泰国这种异域风情的旅游并不适合老年人。

  陈帅这次去泰国,是因为要陪朋友,但他担心自己做不了一个“好导游”,于是选择报团。结果集合时他才发现,这个旅游团的20多个人里,有一多半是老年人。

  起初的旅行跟陈帅想的差不多,老人的作息和年轻人不一样,比较规律。团里的几个年轻人每天结束行程后还会去按摩、喝酒、吃烧烤,而老人们则早早就睡了。

  泰餐的用料主要以海鲜、水果、蔬菜为主,口味偏酸辣,很多年轻人都吃不习惯,更不用说老年人,吃团餐时很多老人都吃不了多少,但他们不会像年轻人一样去外面买顺口的东西吃,而是将就着把饭吃完。

  不过,随着旅途的深入,陈帅发现老人只是在生活习惯上跟年轻人有一些差距,但在“玩”这件事上,有些老人甚至比年轻人还会玩。

  到了海边,老人们也会下海玩水,有的老人玩起来还很疯狂。当时团里可以自费580元报名环岛拖伞项目,很多老人居然想都不想就报名了。有一位老奶奶兴致勃勃地报名要和年轻人一起玩,虽然最后因为紧张放弃了,但这让陈帅觉得老人们更像是可爱的“孩子”。

  张雪也发现,对于玩这件事,老人似乎比年轻人融入得更快。她所在的旅游团到达藏地时,导游安排了跟当地藏民互动的环节,反而是老人比年轻人更快地融入了进去。“当时一个藏族小伙在献唱,整个屋子的气氛一下就热闹了起来,叔叔阿姨们围成一个圈一起拍手,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转圈,跟着节奏舞动,越来越兴奋。”张雪说。

  在藏族小伙进行“哈达”文化表演的时候,叔叔阿姨们会开心地摆pose,三五成群地抢着拍照,开心到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张雪说,那一刻她从叔叔阿姨的笑容中感受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她甚至因为叔叔阿姨们的可爱,感动得差点流泪。

  意料之中

  彼此友善但交往存在边界感

  “误入老年团”的年轻人曾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年轻人普遍认为老年人的交往边界感较差,有些老年人会不断地拉着你问东问西,打听你的工作家庭状况和婚姻生育情况。不过,这种担心多数时候是多余的。

  华东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子怡说,她也是“误入老年团”的,但这次去普陀山的老年团总体来说玩得还是很轻松的。

  一些老人会跟她聊些客套话,如果有些话题她不愿意聊,老人们也不会强行追问。“因为大家都互不相识,所以彼此还是很友善的,肯定存在边界感。”子怡说。她感觉自己所在的老年团里的老人普遍受过教育,传说中的那些“不太好的生活习惯”在这个老年团里并没有出现。

  “他们不喜欢跟陌生人打成一片,不会过多交流,也没有感觉到因为我是年轻人就对我格外关心。虽然他们总体都很和谐、很温柔,但他们也是有一定边界感的。”子怡说。

  在老年团中另一个被担心的问题是“购物环节”。但在参加过老年团的年轻人看来,他们的购物体验如何取决于参加的团的性质和人员构成。

  张雪参加的九寨沟旅游团的老人在购物上就比较理性。在银器和玉器环节老人们买得很少,只是在药材店里会买一些自己可能需要的保养品。而心雨参加的那个旅游团,由于本身价格就极其便宜,所以购物环节的体验就不是很好,导游针对老人们被疯狂“洗脑”,不少老人买了很多不值钱的东西。

  收获

  老年团里找到“需要”与“被需要”的感觉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很多写“抢占老年团”的文章中都会提到“老年团治好了年轻人的社恐”。年轻人发现,在老年团中,他们与其他团员(即老人们)的沟通会明显多于同龄人。有心理专家分析认为,社恐的治愈来源于人际关系中的需要与被需要。

  在普陀山旅游的子怡说,吃饭时,老人们会经常问她吃饱了没有,和子怡同桌吃饭的一位老爷爷看着桌子上的菜比较少,害怕大家吃不饱,还会自掏腰包买一份酸菜鱼让大家一起吃,团里还有一位老奶奶买橘子分享给大家。

  张雪陪闺蜜去九寨沟时,她的闺蜜还带着上小学的弟弟,小男孩刚一上大巴,就成为了车上叔叔阿姨们的“宝藏”。张雪能明显感觉到,看到这么小的男孩,老人们便不自觉地被带入了“爷爷奶奶”的角色里,全程把他当“自己的孙子”宠。

  他们会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分享给孩子。弟弟因为没吃到想吃的菜而闹脾气时,同桌的爷爷也会吃不下去,只想安慰弟弟。

  张雪还发现,旅途中每次集合时,自己和闺蜜永远是最后一个上车的,这也是很多参与过老年团的网友的共同体会。不过,老人们对于年轻人的“迟到”很宽容,虽然自己习惯了早睡早起,从不迟到,但他们也能够体谅年轻人贪玩、贪睡的作息。有的老人还说:“趁你们没来之前,我们先坐着歇歇。”

  其实,老年团出游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交流和互助是双向的,但在出境游里,老年人往往更需要年轻人的帮助。

  陈帅发现,老人们在语言方面普遍不如年轻人,他们会麻烦陈帅等年轻人帮着填写入境申请表。在与当地人交往中,老年人也更依赖年轻人,他们不愿主动跟外国人打招呼,需要买东西时会让年轻人帮忙。这时,老年人会把团里的年轻人当自己的儿女一样依赖。

  在这次老年团出游中,心雨发现,团中的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依赖还因为他们不能熟练地利用网络。由于旅行团不管晚饭,心雨都是在北京各地打卡烤鸭店、涮肉店,但很多老人就只能在宾馆周围吃,或者凑合一碗泡面。当他们听到心雨说去吃了烤鸭和涮肉的时候,还主动跟心雨说下次要叫上他们一起吃。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实习生 陈金库

  统筹/林艳 张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越南“新生代”歌手:音乐架起东盟中国友谊桥

      【东盟专线】越南“新生代”歌手:音乐架起东盟中国友谊桥  中新社南宁5月10日电 (陈秋霞)“音乐架起了沟通东盟和中国友谊的桥梁,我为能够用音乐传播越中两国文化感到荣幸。”广西艺术学院越南籍留学生陈氏碧玉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出生于1992年的陈氏碧玉从小热爱音乐,上大学后走上音乐之...

    时间:05-10
  • 外逃7年 “红通人员”麦凯常回国投案

      中新网广州5月10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10日通报,近日,在广东省追逃办统筹协调下,经清远市、清城区纪检监察机关不懈努力,外逃7年的“红通人员”、行贿犯罪嫌疑人麦凯常回国投案。  麦凯常系清远市胜利铜材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涉嫌行贿并获得巨额非法利益,于2015年10月外...

    时间:05-10
  •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棕熊珍贵影像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0日电 (巴特尔达拉 萨根古丽)近日,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在保护区阿尔金山区域两处水源地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棕熊。  10日,记者从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布设红外相机除捕捉到棕熊清晰的全身...

    时间:05-10
  • 北京地铁标志系统,要上新啦!

      为了给乘客提供更精细、更科学规范的指引,北京拟对地铁标志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增加系列新的标志。目前,《公共交通客运标志 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从征求意见稿中看到,此次新增了供带着小朋友的家长和残疾人使用的第三卫生间、母婴室、AED位置标识示例,还新增了...

    时间:05-10
  • 广西北部和东部等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中新网南宁5月10日电(陈秋霞 周也茹)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中心10日提供的信息称,该中心预测:5月10日至5月14日,广西大部江河将出现一次大范围明显涨水过程,桂北、桂东等区域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5月6日至5月8日,广西出现一次降雨过程,全区面平均雨量24.7毫米,累计雨量最大为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

    时间:05-10
  • 90分钟“生命通话” 杭州119接警员救下17岁轻生男孩

      近日,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接警员周颖接到了一通“奇怪”的电话,听到电话那头的男孩说出“你们负责捞尸吗”,周颖立刻提高警惕,化身倾听者,与男孩保持了90分钟的“生命通话”,最终成功救下17岁轻生男孩。  男孩由于生活和工作上不顺心,就有了“轻生”的念头。一开始,男孩的警惕性较高,不希望别...

    时间:05-10
  • 电网“劳模”王黎军检测电能计量三十载:从学徒工“小王”到“王工匠”

      中新网太原5月10日电 题:电网“劳模”王黎军检测电能计量三十载:从学徒工“小王”到“王工匠”  作者 高雨晴  从学徒工“小王”,到业务熟练的“王班长”,再到技能精通的“王工匠”,三十年来,王黎军始终兢兢业业,扎根一线,从一名“门外汉”转变成为精通业务技能的装表接电技能专家。  53岁的王黎...

    时间:05-10
  • 原创手绘 | 给所有孩子的“自救必修课”

      地震、暴雨、山洪、台风……  孩子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  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  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  如何正确自救?  这节“自救必修课”  送给所有的孩子  ↓↓↓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  手绘:黄蕾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信)...

    时间:05-10
  • 踏上“生态美、百姓富”的康庄大道

      踏上“生态美、百姓富”的康庄大道  ——福建三明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纪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五月的闽西大地,风景如画。来福建三明这个“中国绿都”走一走,新鲜空气里,散发着勃勃生机;青山绿水间,蕴含着无限潜力。  三明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

    时间:05-10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网上校招专场等系列招聘活动

      央视网消息:5月,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会同有关部门陆续推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宏志助航”网上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毕业生可通过登录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在“专场招聘”板块查看相关信息。(央视网)...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