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用维权案例划清员工“朋友圈”的私权边界

2023-05-09 00:57: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唐山客

  你实现“朋友圈自由”了吗?在全民营销时代,为了提高传播率,一些企业盯上了员工朋友圈这块“肥肉”,部分企业甚至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定点、定量转发,不然就扣钱。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某公司员工因未按公司要求转发朋友圈被罚款并开除一事引发关注。法院认为,朋友圈具较强私域性,用人单位不应非法干预。

  近几年,员工的朋友圈频遭企业等用人单位野蛮染指,也接连引发劳动争议和纠纷,在社会上掀起过多轮讨论。重庆高院发布的这起典型案例,依法确认了朋友圈的私域属性。针对某妇产医院要求劳动者在微信朋友圈中推广相关链接,并以劳动者未按照要求操作为由克扣劳动者工资并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法院给出了“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司法评价,让某妇产医院承担了不利的法律后果。此案例划清了员工朋友圈的私权边界,也划清了用人单位利用员工朋友圈的劳动管理底线,具有普遍的法治教育意义。

  这起典型案例再次重申了一个法律常识:朋友圈是员工的“私圈”,是名副其实的“自媒体”,是员工根据个人意愿发布、分享、交流信息的“一亩三分地”,而不是用人单位天然的营销宣传资源,不能被用人单位随意“征用”。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圈整天发布单位的工作信息或广告信息,很可能让亲友感到厌烦,甚至会被一些亲友屏蔽。因此,不少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的朋友圈成为用人单位的“广告圈”“宣传圈”,不愿意连篇累牍地发布单位的工作信息,不愿意给亲友带来信息骚扰。而用人单位使用员工的朋友圈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其一,员工自愿让渡朋友圈的权利,自愿发布单位的相关信息;其二,用人单位与员工遵循自愿平等协商原则,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员工利用朋友圈、公众号、QQ、微博等自媒体账号对用人单位进行宣传推介的义务;其三,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明确要求员工利用朋友圈等媒介发布单位工作信息,且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的程序合法,充分保障了员工或工会的知情权、协商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如果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员工在朋友圈等自媒体发布单位工作信息的义务,员工也不情愿转发单位的信息,那么用人单位无权强制员工发朋友圈。如果用人单位依托负责人等管理人员的个人意志或管理人员会议,制定程序存有明显瑕疵的规章制度,发布相关强制性要求,安排员工定时定量转发单位的相关信息,甚至将员工的转发情况纳入工作考核范畴,对拒绝转发或转发不达标的员工施以直接或变相“罚款”、调岗、开除等处罚,就触碰了法律底线,逾越了劳动管理边界,侵犯了员工的私域空间以及劳动权益。

  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行为,保护员工的朋友圈私域空间权利以及劳动权益,是非常重要之事。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的朋友圈空间,尊重员工的劳动权益,守住劳动管理的边界和底线。而针对企业侵犯员工朋友圈空间以及劳动权益的行为,员工也应通过向工会反映、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权。

  法院、劳动仲裁机构、劳动监察部门等应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用鲜活的案例划清员工朋友圈的私权边界,重申保护员工朋友圈私域空间权利以及劳动权益的法律常识,引导社会各界增强尊重员工朋友圈私域空间权利的共识,呵护员工的“朋友圈自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公安机关对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责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记者从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了解到,5月9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利民学苑小区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发生后,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事件调查组,市区两级组建工作专班,连夜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处置。相关调查、监测、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事件发生后,松北区第一时间建立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开展应急处置工...

    时间:05-09
  • 警方通报高空扔狗事件:涉事男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上城警方官微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5月8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一则“情侣吵架从8楼将萨摩耶扔下”信息在网上流传,引发网民关注。  经前期立案调查,公安机关对王某华(男,40岁)高空扔狗行为,以涉嫌高空抛物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图自上城警方官方微...

    时间:05-09
  • “挖呀挖”爆火,要挖出哪些法律问题?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韦香惠)“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这是近日一则引起不小舆论争议的儿歌(以下简称:“挖呀挖”)。目前,关于其创作者身份、网络暴力、内容侵权等问题还在持续受到关注,中新网就此进行综合梳理后,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律师。  问题一:谁是“挖呀挖”的原创...

    时间:05-09
  • 山西汾阳一小区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

      中新网吕梁5月9日电(记者 范丽芳)5月9日,记者从山西吕梁汾阳市政府新闻办获悉,5月8日晚,汾阳市一居民小区住宅楼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  5月8日23时许,汾阳市钟楼佳苑小区发生火情,造成人员被困。初步判断为四楼管道井电表箱着火。涉火建筑高17层,现共有住户46户128人。经紧急疏散救援,23名受伤人员已...

    时间:05-09
  • 探访甘肃古浪富民新村“蝶变”之路

      中新网甘肃武威5月9日电(戴文昌)8日,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天空下起了小雨,雨雾弥漫更加美丽,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整齐划一的房屋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画卷由远及近,映入眼帘。  当日,甘肃省“解码陇原新乡村”大型全媒体宣传...

    时间:05-09
  • 长沙首条旅游云巴开通 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中新网长沙5月9日电 (记者 唐小晴)湖南湘江新区大王山欢乐云巴9日在长沙正式开通,并对外运营。这是全球首条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定位的旅游云巴专线。  云巴是比亚迪历时7年累计投入100亿元人民币自主研发打造的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智能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跨界融合了汽车和轨道交通技术,...

    时间:05-09
  • 跨域生态环境一体化联保共治助力元荡岸线生态修复

      跨域生态环境一体化联保共治助力元荡岸线生态修复|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5月7日报道:“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今天深入位于沪苏省际边界的的元荡,了解了其在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工程方面的诸多实践。  据介绍,元荡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时间:05-09
  • 打造生态“乐园” 极危鸟类黄胸鹀“组团”现身马洲岛生态湿地

      央视网消息:7日,在江苏靖江的马洲岛生态湿地,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到了30多只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组团”出现。  黄胸鹀属小型鸟类,体长14至15厘米,其喙为圆锥形,雄鸟胸部呈鲜黄色,雌鸟胸部呈淡黄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的平原地带,尤其喜欢溪流、湖泊和沼泽附近的灌丛、...

    时间:05-09
  • 机械化播种提质增效 黑龙江旱田农作物已播种9773.4万亩

      央视网消息:眼下,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正有序推进。截至5月6日,黑龙江省旱田农作物已播种9773.4万亩,机械化播种大幅提升了播种质量,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绥化市兰西县临江镇的玉米播种地块,一台现代化播种机正在进行满负荷作业。通过导航播种、智能监测等数字化设备,可以使播下的每一粒...

    时间:05-09
  • 一次旅程游遍东北全貌 重庆“全景东北”旅游专列开行

      央视网消息:7日晚上,“全景东北”旅游专列从重庆北站开出,这是重庆地区首次开行“一次旅程,游遍东北全貌”的旅游专列。  5月7日22时10分,一趟载着700余名旅客的旅游专列从重庆北站始发,前往东北地区旅游观光。该趟旅游专列为期16天,旅客可在途中游览盘锦红海滩风景廊道、哈尔滨中央大街、漠河北极村...

    时间:05-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