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烟火人间】春天的丁字步

2023-05-04 15:14:00

来源:光明日报

  【烟火人间】

  天坛,有很多舞者,大多是女的,年龄在五六十岁,甚至更大些,属于大妈级舞者。这样的舞者,一拨一拨的,分散各处:斋宫东门前的林荫道上,祈年殿外的红墙下,北门两侧的白杨树下,柏树林或丁香树丛的空地上……其中最耀眼的是一群身穿民族服装的舞者。我端详过她们的服装,有些像藏族,又有些像蒙古族,有的人戴着的帽子,系着的围巾,打着的手鼓,又像维吾尔族。想来都是随心所欲的改良版吧。那么多人,自己掏钱,定制这样的统一服装,专为跑来跳舞,真的是天坛一道别致的风景。

  疫情这几年,这样的舞者见得少了。今年开春以后,舞者像约好了似的,蓦然多了起来。天坛就是风向标和温度计,人多人少,一下子能看出来,像是喘了一口粗气,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带有它自己的心情、感情和表情。常能看见带着行头或披挂着鲜艳舞装的人,说笑着走过来,像是赶赴什么盛会。

  那天上午,我在北门东侧的白杨树下,见到一群女人正在跳蒙古舞。白杨树下有棕色的椅子,我习惯坐在这里画画。以前就常见到她们,年纪六十开外,穿着色彩鲜艳的改良版民族服装,旁若无人地舞蹈。地上摆放着录音机,播着悠扬的舞曲。这里,简直成了她们的专属舞台。尽管初春的风还有些料峭,她们依然坚持来到这里,舞步轻扬。

  录音机里,播放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她们的服装,很配这样的曲子和舞蹈。她们的舞蹈和广场舞不一样。广场舞,没有服装的要求,也不会这样舞步标准,更多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接触交流,打发时光,甚至能舞出个儿把的黄昏恋来。她们则多了一些艺术的味道,或者说是人老心未老,在心底泛起一点期许,微薄、却总也放不下的一点儿抓挠。

  所以,和她们交谈时,千万不能说她们跳得像广场舞,这会让她们不乐意。说实在的,她们确实跳得好,无论舞姿,还是感觉,都那样的有味道,一看就是起码受过一定的舞蹈训练,并非伸伸老胳膊老腿的机械活动。

  有时候,我仿佛恍惚看到她们年轻时的样子,想象那时候一定比现在要风姿绰约,甚至风情万种如同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主人公。这想法,多少有些对她们不够尊重,但想起年轻的时光,谁的青春不是充满着蓬勃的欲望和希望呢?想当年北大荒那么多由知青组织的文艺宣传队,无论演出全本的《红色娘子军》,还是自己编的小歌舞;无论是在食堂临时搭起的小舞台上,还是在田间地头,甚至荒草甸子里;何等热闹!那些跳舞的女知青,平常走路都起范儿,即便站着,在食堂里排队领个饭,也要丁字步的。感觉那样良好,超凡脱俗,仿佛不是在荒原,而是飘飘欲仙入殿堂。跳舞,就是这样能够让她们如同鼓胀起风帆的小船,自以为可以飘荡到很远的地方。

  当然,这后一种想法,我有些不好意思讲出来。我前面的想法,特别是她们的舞蹈和广场舞的不同,如果和她们讲,她们是绝对认同的。

  这一天,她们跳了一段,到白杨树下的长椅上,坐下来喝口水休息的时候,我对一位站在我面前的大姐说了这样的话。这不是讨好,是实情。她听后望了我一眼,点点头说道:我最烦别人说我们是跳广场舞!

  这一群舞者的衣服提包水杯,有的放在长椅上,有的挂在树枝上,甚至干脆堆在地上,五彩斑斓,如同盛开的春花。她们在这里换服装,在这里休息,在这里切磋,在这里聊天,这里是她们的舞台,也是她们的后台。白杨树是天坛里最高的树了,她们选择在这高高的白杨树下跳舞,实在比在别处更显得广袤高阔,和她们跳的蒙古舞是那样匹配——天苍苍,野茫茫,比在灯光炫目背景辉煌的舞台更合适。大妈级舞者,在这里跳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不比那些在正式舞台上的年轻舞者差。特别是有的还身材匀称,个头儿高挑,会让一些已经臃肿的年轻人自愧不如。

  我身边的这位舞者,就是这样一位清秀苗条的人。我夸赞她跳得真好,问她以前是不是练过舞蹈?

  她说小时候在少年宫学过芭蕾,考舞蹈学院附中人家说她身材矮些,没有要她,挺遗憾的。我听出来了,她有些失落,毕竟是少女时代的梦。

  我想问她多大年纪了,又觉得不太礼貌,便问她是哪一届的。她告诉我六七届的,属兔。我心里立刻算出来了,今年本命年,七十二了。我们同是老三届。便又问:那你肯定插过队了,我去的北大荒,你呢?

  北大荒三个字,让她兴奋起来,立刻对我说,我也是去的北大荒!然后告诉我:那时我们农场排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我重新穿上芭蕾舞鞋,特兴奋!那还是偷偷从北京带去的呢,本为留个念想儿,没想到还派上了用场。好多年没练过功了,练得我的脚指头都磨出了血泡,指甲盖儿差点儿没磨掉。遗憾的是没让我演吴清华,只演了一个红军战士。

  她快人快语,说得有些遗憾,也有些爽利。远去的梦想,如今,在这里春风二度。人老了,有旧梦能重温,并没有马逐尘去,杳无踪影,也是件开心的事情。

  我对她说:你可真是够棒的,去北大荒还带上芭蕾舞鞋。你这是不甘心啊!

  说得她咯咯笑了起来:可不是嘛!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一个梦,即使破灭了,也曾经有过这个梦啊!

  是啊,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梦呢?大梦,小梦,都是梦,一般都比现实要美,更值得回味。她说得有些伤感,或者说有更多复杂的感情。我望了望她,鬓角花白,涂着淡淡的妆。忽然,才注意到,她站得那么腰身笔直,丁字步,一直习惯地立着。

  舞曲又响了起来,她鸟一样迈着轻快的舞步,走了过去。很多舞者也都走了过去,跟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如水流一样自然汇合,涟漪轻轻荡起。我望着她轻盈的舞姿,哪里像七十二岁的人,可毕竟已经七十二了。望着她身后的白杨树,我想起了北大荒,在北大荒,常见这样高耸的白杨。这里不是北大荒,是天坛,可这里怎么又有点儿像北大荒?

  (作者:肖复兴,系《人民文学》杂志社原副主编)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济南动物园通报亚洲象“亚齐”死因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济南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消息,济南动物园今日通报亚洲象“亚齐”死亡原因。经国内专业检测机构检验确定,济南动物园2023年3月13日突发疾病离世的亚洲象“亚齐”死因为象亲内皮疱疹病毒(EEHV)感染。图片来源:济南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截图  翻译搜索复制...

    时间:05-04
  • 履新的“艺术村长”,将给杭州乡村带来什么?

      中新网杭州5月4日电 (钱晨菲)“我们很关注当下的中国乡村,这里的环境优美,具有生命的原动力。上任后我的工作室马上会入驻村里,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里和村民的诉求,将其转变成课题并给出方案,导入我们的创意资源。”接过聘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坦言,今日...

    时间:05-04
  • 云南龙陵拍摄到北豚尾猴活动珍贵画面

      中新网昆明5月4日电 (郁云江 尹纯助 胡兴润)记者4日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龙陵小黑山保护区)管护局获悉,当地技术人员首次通过红外线相机拍摄到世界易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豚尾猴活动的珍贵影像,刷新了其在云南的最北影像记录。图为红外线相机拍摄的北豚尾猴...

    时间:05-04
  • 亚洲最大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落户福建闽侯

      中新网福州5月4日电 (陈国明)亚洲最大天敌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近日落户福建省闽侯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正式投入运作,可年产天敌捕食螨8000亿只。  作为2022年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项目,天敌昆虫、捕食螨扩繁基地建设项目由福建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张艳璇博士主持实施,总投资836万元,拟建成集天敌昆虫...

    时间:05-04
  • 看三弦演绎、听黄河奔涌 山西临县成“五一”热门打卡地

      中新网吕梁5月4日电(范丽芳刘建荣)“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在碛口十八弯……”夜幕降临,黄河岸畔,说唱老艺人演绎着临县三弦书;高台之下,奔腾不息的浪涛涌动着。演出场地灯光熠熠,与黄河对岸暮色下的青山形成强烈对比,游客在露天360度旋转观演台上,聆听星空下的黄河奔流……  5月4日,记者从山西吕梁临...

    时间:05-04
  • 中国网络平台热议资深编剧涉性骚扰事件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应妮)资深编剧史航涉性骚扰一事,在中国网络平台已发酵多日。  截至5月2日,已有十余名女性发声,指自己曾被史航在不同场合性骚扰。在史航于5月1日在网络平台上回应“情况不属实”之后,其中五位还发布了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不认同史航的回应”,提供了部分可以证明史航实施性...

    时间:05-04
  • 厦门市校合作共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中新网厦门5月4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厦门市与厦门大学4日签署合作协议,将携手共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当天,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联席会议举行,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国华与厦门大学副校长邓朝晖就共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签署合...

    时间:05-04
  • 安徽合肥:65岁母亲捐肾救子

      中新网合肥5月4日电(张强 沈笑)“我不忍心看着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要受罪,她是瞒着我偷偷到医院做的配型。”夏先生含泪说。  近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65岁的夏妈妈为了救治自己的儿子,坚持请求医护人员为她做器官配型,并毅然接受取肾手术。  记者4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移植科了解到...

    时间:05-04
  • 通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乃超:扎根北疆、携妻戍边的背后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4日电 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乃超:扎根北疆、携妻戍边的背后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5月4日下午,尽管李文娜还未与徐乃超取得联系,但她一直兴奋着。  当天,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2022年度“两红两优”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她通过新闻看到丈夫徐乃超成为第27届中国青年五...

    时间:05-04
  • 上海将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提升科技攻关效率

      中新网上海5月4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4日表示,上海将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构建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以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助力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  关于近年来上海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