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广东台山“碗头仔糍” 清甜饱腹解乡愁

2023-05-04 15:43: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江门5月4日电 题:广东台山“碗头仔糍” 清甜饱腹解乡愁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一看到WeChat上有朋友发‘碗头仔糍’照片,就馋得慌。记得以前在台山农村生活,邻居二婆农闲时经常炊来吃,每次她都会留出几个给我解馋。”近日,现居美国纽约的广东台山乡亲黄女士透露,母亲移民前特意从台山祖屋翻出28个旧式“碗头仔”(小瓦钵)带上,说是当年的“嫁妆”之一。

  “碗头仔糍”,是广东台山人将浸泡的粘米磨成米浆,按一定比例加入白砂糖或黄糖煮成糖水,搅拌均匀后,将米浆斟入蒸笼(或炊糍笼)里的“碗头仔”内,隔水炊熟的米糕。“碗头仔糍”诞生于食物匮乏年代的台山,是当地农妇为给田间劳作的男人填肚子而创,“吃得饱”是当时最重要的功能,在民间又被称为滑糕仔、碗仔糍、碗头糍、钵仔糕。

台山市四九镇五十墟饴香包点店每天炊制黄糖、白糖两款传统口味的“碗头仔糍” 李晓春 摄

  据当地人介绍,台山传统的“碗头仔糍”,炊熟摊凉后,可见中间位置有明显凹进去的地方,台山人称之为“肚脐眼”。如今市场上卖的,多数无“肚脐眼”这一特征,是加其他配料炊制而成,对外统称钵仔糕。

  “左手拿住‘碗头仔’,右手拿一条牙签或竹签,沿着内壁插到底,顺时针方向刮一圈,然后轻轻一挑,整个‘碗头仔糍’就完美脱出。”现居马来西亚槟城的“60后”台山乡亲陈先生称,母亲在台山生活时以卖“碗头仔糍”等糕点营生,这种操作方式他小时候一看就会。

广州“步步高昇”钵仔糕店每天吸引不少顾客慕名前往帮衬 李晓春 摄

  在台山,目前仍有部分糍档、小食店坚持炊制“碗头仔糍”,与新款口味钵仔糕同售。“今天钵仔糕还剩白糖、斑斓两款口味。”5月1日下午,在台山台城街道西门墟设摊的“婵姨靓粽”负责人伍彩琴跟顾客说。

顾客在“步步高昇”选购钵仔糕 李晓春 摄

  在传统味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是台山人以手艺谋生的发展之道。台山人在广州越秀区经营的“步步高昇”钵仔糕店,长期位列某点评类APP广州钵仔糕排行榜第一,店内钵仔糕的口味有60多款,每天还没到营业时间就有顾客在门口排队等候购买。

传统口味和新式口味的钵仔糕 李晓春 摄

  “平时每日会限量供应20多款口味的钵仔糕,全都是老板根据现有、当造的食材手工制作而成。这个‘五一’假期期间,他凌晨三点钟就开工,比平日提前了一个小时。”5月2日,“步步高昇”老板雷焯恒的母亲透露,她是台山大江人媳妇,儿子原先从事广告工作,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专营钵仔糕,至今已超过10年。

“五一”假期期间,在台山市台城街道西门墟设摊的“婵姨靓粽”工作人员为顾客打包斑斓味钵仔糕 李晓春 摄

  “阿姨,我每款口味都想要两个,用盒子装起来带走。另外,凤梨、桂花绿豆各一个,在这吃。”来自深圳的马女士说,她特别爱吃钵仔糕,每次到广州都去帮衬。

刚炊熟的“碗头仔糍”需摊凉后再脱开打包 李晓春 摄

  “台山传统钵仔糕,只有黄糖、白糖两款口味。我儿子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饮食习惯,搭配不同食材、配料,精心研制出不同口味的钵仔糕,他自己尝过觉得满意,才推出销售。”雷焯恒母亲说。

台山传统口味的白糖钵仔糕 李晓春 摄

  “我记得深水埗街市附近有个台山黄伯,以卖家乡风味的糍营生,钵仔糕是现卖现脱的,‘超抵食’。”香港“70后”市民伍先生透露,香港钵仔糕款式繁多,他认为台山钵仔糕吃起来更具家常味。

台山“碗头仔糍”中间凹进去形似“肚脐眼” 李晓春 摄

  无论是大部分台山人口中的“碗头仔糍”,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妇孺皆知的钵仔糕,这种口感软糯的小糕点自改革开放后,就占据了好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如今,市场上制作钵仔糕的配料日益繁多,但依然有台山人坚持炊制传统口味的“碗头仔糍”,来满足大众需求。那熟悉的味道和口感,令台山人倍感亲切,甚至可“治愈”海内外台山人生活或工作中所遇到的不开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济南动物园通报亚洲象“亚齐”死因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济南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消息,济南动物园今日通报亚洲象“亚齐”死亡原因。经国内专业检测机构检验确定,济南动物园2023年3月13日突发疾病离世的亚洲象“亚齐”死因为象亲内皮疱疹病毒(EEHV)感染。图片来源:济南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截图  翻译搜索复制...

    时间:05-04
  • 履新的“艺术村长”,将给杭州乡村带来什么?

      中新网杭州5月4日电 (钱晨菲)“我们很关注当下的中国乡村,这里的环境优美,具有生命的原动力。上任后我的工作室马上会入驻村里,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里和村民的诉求,将其转变成课题并给出方案,导入我们的创意资源。”接过聘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坦言,今日...

    时间:05-04
  • 云南龙陵拍摄到北豚尾猴活动珍贵画面

      中新网昆明5月4日电 (郁云江 尹纯助 胡兴润)记者4日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龙陵小黑山保护区)管护局获悉,当地技术人员首次通过红外线相机拍摄到世界易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豚尾猴活动的珍贵影像,刷新了其在云南的最北影像记录。图为红外线相机拍摄的北豚尾猴...

    时间:05-04
  • 亚洲最大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落户福建闽侯

      中新网福州5月4日电 (陈国明)亚洲最大天敌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近日落户福建省闽侯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正式投入运作,可年产天敌捕食螨8000亿只。  作为2022年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项目,天敌昆虫、捕食螨扩繁基地建设项目由福建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张艳璇博士主持实施,总投资836万元,拟建成集天敌昆虫...

    时间:05-04
  • 看三弦演绎、听黄河奔涌 山西临县成“五一”热门打卡地

      中新网吕梁5月4日电(范丽芳刘建荣)“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在碛口十八弯……”夜幕降临,黄河岸畔,说唱老艺人演绎着临县三弦书;高台之下,奔腾不息的浪涛涌动着。演出场地灯光熠熠,与黄河对岸暮色下的青山形成强烈对比,游客在露天360度旋转观演台上,聆听星空下的黄河奔流……  5月4日,记者从山西吕梁临...

    时间:05-04
  • 安徽合肥:65岁母亲捐肾救子

      中新网合肥5月4日电(张强 沈笑)“我不忍心看着母亲这么大年纪还要受罪,她是瞒着我偷偷到医院做的配型。”夏先生含泪说。  近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65岁的夏妈妈为了救治自己的儿子,坚持请求医护人员为她做器官配型,并毅然接受取肾手术。  记者4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移植科了解到...

    时间:05-04
  • 通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乃超:扎根北疆、携妻戍边的背后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4日电 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徐乃超:扎根北疆、携妻戍边的背后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5月4日下午,尽管李文娜还未与徐乃超取得联系,但她一直兴奋着。  当天,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2022年度“两红两优”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她通过新闻看到丈夫徐乃超成为第27届中国青年五...

    时间:05-04
  • 上海将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提升科技攻关效率

      中新网上海5月4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4日表示,上海将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构建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以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助力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  关于近年来上海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

    时间:05-04
  • “五一”假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运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新网广州5月4日电 (郭军 黄兰)据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4日通报,今年“五一”假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车客运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4月29日至5月3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共运送旅客41万人次,车辆10万台次,比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123.7%、54.3%,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2.1%、107.9%,与近几年最繁忙的2021...

    时间:05-04
  • 重庆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中新网重庆5月4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4日从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获悉,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动该市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实施方案》共5个部分、24条。《实施方...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