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献身屯垦事业的新疆“兵一代”何以无悔人生?

2023-05-02 21:0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日电 题:献身屯垦事业的新疆“兵一代”何以无悔人生?

  作者 史玉江 商凯旋

  回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么多平凡和不平凡的人,他们推动着新疆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辉煌。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河南、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青年奔赴新疆。后来,新疆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青年,组成从事生产建设的兵团。

  那个年代的支边青年,多数人一来就是一辈子。他们为新疆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甚至生命,现虽已退休且年事已高,追忆起曾经的岁月仍会情绪激动,认为自己当年的选择是一份荣耀。是什么让他们甘愿扎根边疆,无愿无求,年迈之后也未回生养的故乡?

  四五月之交的新疆,万物生机盎然,眼下的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一场,正沐浴在花的世界。杏花、桃花、梨花接续绽放,整齐划一的连桩住宅楼,杨柳成荫……

  在一幢楼房里,李玉兰的小女儿王杏丽上前热情地迎接记者。80多平方米的居室,简单的家具,干净的陈设,尽显简朴。卧室里走出和善、消瘦的老人李玉兰。寒暄中,老人思维清晰,行动还能自如。

  88岁的李玉兰出生在河南省上蔡县。老人回忆,年幼时生活非常苦,父母只能靠要饭来养活她们三兄妹,更别说上学,能吃饱饭都是奢求。

  1954年,19岁的李玉兰在上蔡县大队劳动,因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两年便入了党。在党旗下宣誓的场景,老人记得很清楚。“我很激动。入党不久就当了队长。”

  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建设家园

  “我是因为老伴才到新疆的。”李玉兰的丈夫王义成是个军人。1963年,王义成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到当时的新疆兵团农五师。2年后,李玉兰带着大儿子跟随丈夫的脚步,加入建设边疆的队伍中。

  虽然有所耳闻,但李玉兰也没有想到生活条件如此之差。驻守在渺无人烟的荒滩上,现成的房屋都没有,军用帐篷既不抗暑耐寒又常被大风掀起,无奈之下,想到了挖地窝子的土办法。

地窝子是一种在戈壁滩、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 受访者供图

  地窝子是一种在戈壁滩、沙漠化地区较简陋的居住方式,挖制方法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1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平方米,四周用土坯垒起约半米高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搭上树枝,再用草的枝叶盖顶,铺上泥巴。

  刮起风沙时,漫天黄尘呼呼地往地窝子里灌,被子和衣物都用来堵漏缝仍难奏效,鼻孔、耳朵、嘴里等都里尘土,“人人像土猴一般。”

支边青年们最早住的是地窝子,后来慢慢住上土房子。 受访者供图

  “当时到农五师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滩,每天拿着镐刨……”李玉兰说,“睡觉的时候,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因为棚顶低,每天早晚都要跪着穿衣,坐着脱裤。”

  “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新疆兵团团场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荒漠上。但就是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严酷环境里,那一代“兵团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出千万亩农田。

李玉兰年轻时的相片。 谢雪倩 摄

  “那时我是妇女班的班长、组织委员。因为没文化,我就跟他们学,学识字、学种植技术,带着队员一起种玉米、麦子。”李玉兰说。

  1967年,李玉兰有了一个女儿。1968年,从农五师开荒结束后,一家人便随着队伍来到红星一场。

  “到红星一场这边,我还是妇女班班长。像在农五师一样,每天还是种地。”李玉兰说,那段时光虽然苦,但也很快乐。

李玉兰与家人合照相片。 谢雪倩 摄

  坎坷经历未动摇对生活的信念

  说起生活中的坎坷经历时,李玉兰的眼里泛起泪光,久久没有开口,王杏丽向记者讲述不幸发生的事。

  李玉兰一家人在红星一场垦荒期间,“父母每天工作很忙,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开会,回到家深夜了。哈密的冬天非常冷,家里会生火炉取暖,那时我大哥和二姐还小,因操作不当发生火灾,大哥不幸被大火夺去生命,二姐身体大面积烧伤。”王杏丽说,这件事成为母亲的心结。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能让下辈人再吃苦头。”李玉兰“收拾”好心情,继续专心工作。时光荏苒、岁月流逝,1989年,李玉兰退休。“退休后,家里也分了一些地,就开始种棉花增加收入,日子也算是步入了正轨。”李玉兰说。

  本以为日子能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可接连丧失亲人,让一向坚强的李玉兰受到很大打击。2014年,陪伴了她50余年的王义成因病去世,就在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2016年,儿子又因意外而离世。养育的五个子女中,两个孩子去世,但未击垮李玉兰生活的信念。

红星二场军垦地窝子遗址。 梅花 摄

  “我想看到它更好的样子”

  如今,李玉兰已进入古稀之年,并没有“落叶归根”的愿望。“从来到兵团以后,我就没想过离开。”李玉兰说,“现在党和国家很照顾我们,我很感恩。兵团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建起的,我想看到它更好的样子。”

  几十年来,像李玉兰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战风沙、抗严寒、斗酷暑、住地窝子、喝涝坝水,他们挖河修渠、植树造林、筑路盖房,一块块条田阡陌相连,一座座兵团城市拔地而起……正是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兵团人屯垦戍边,成为巩固边防、开发新疆的生力军。

如今的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 第十三师融媒体中心供图

  艰苦奋斗是新疆兵团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老一辈兵团人自觉自愿的担当,永不褪色的步履,铸就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内核的兵团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新疆兵团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天时代的需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夜市从“冷清”到“爆红” “俘获”大批游客

      中新网柳州5月3日电 题:广西夜市从“冷清”到“爆红”“俘获”大批游客  作者刘俊聪 韦国政  5月2日深夜,广西柳州市风情港便民夜市游人如织,灯火映亮整片街区。这里贩卖的炒螺蛳粉、螺蛳鸭脚煲、炒冰、牛肠酸等美食,受到游客青睐。  风情港便民夜市位于柳州市中心,“五一”假期期间,这里被来自...

    时间:05-03
  • 火车头“医生”吴云:用“工匠精神”守护铁路运输安全

      中新网南昌5月3日电 (刘力鑫 范俊华 黄昌鹏)5月3日,是“五一”劳动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在这个以“劳动”命名的节日里,“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铁路系统技术能手吴云却十分忙碌——早上7点半左右,赶到车间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详细记录当日的机车整修计划,部署好班组人员的工作安排,然后开始...

    时间:05-03
  • “五一”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295.37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记者 徐婧)3日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属公园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游客295.3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47%,比2019年同期增长21.03%。节日期间,市属公园游园安全、平稳、有序。  据介绍,“五一”假期,颐和园接待游客57.59万人次...

    时间:05-03
  • 青藏铁路西格段将于今年全部完成提质改造

      中新社西宁5月3日电 (祁增蓓 马晓光)记者3日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将于今年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首次驶上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线共开站23处,全长约830千米,目前能满足开行120至140公里...

    时间:05-03
  • 中国年轻人热衷追着美食去“打卡”

      中新社柳州5月3日电 题:中国年轻人热衷追着美食去“打卡”  作者 林馨  “五一”假期,一碗螺蛳粉,一杯奶茶,或一串烧烤,都能成为许多年轻游客跨越千里奔赴另一座城市的理由。  连日来,各地游客因“网红小吃”螺蛳粉,慕名前来广西柳州。夜幕降临,柳州各大夜市里,螺蛳粉、炒鸭脚、炒螺蛳、炒冰等食物...

    时间:05-03
  • 致敬劳动者!三代电力工程师赓续“劳动精神”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书写精彩。“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全社会再次唱响“劳动最光荣”的最强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电力行业几乎一穷二白,不仅发电量和电网线路短,设计技术、生产技术、装备水平都很低下。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

    时间:05-03
  • “五一”假期北京全市公园纳客922万人次 同比增96.6%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徐婧) 3日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五一”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北京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92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的469万人次相比增加96.6%。  节日期间,全市公园每天约有2.3万名管理和服务人员参加一线保障,1850名志愿者和首都文...

    时间:05-03
  • “五一”游客激增 广西柳州城市管理工作者守护城市“颜值”

      中新网柳州5月3日电 (林馨 刘俊聪)“五一”假期,大批游客到广西柳州市“打卡”螺蛳粉等特色美食。为守护城市“颜值”,柳州市城市管理工作者节假日“不停歇”。  5月2日19时许,天还没黑,作为柳州“网红”打卡夜市的风情港已迎来大波客流。夜市里人潮涌动,座无虚席。螺蛳粉、炒鸭脚、炒螺蛳、炒冰等...

    时间:05-03
  • 四川兴文县境内先后发生4.0级、4.5级地震 无人员伤亡报告

      中新网成都5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5月3日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等部门获悉,该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先后发生4.0级、4.5级地震,震区有少量房屋出现拉裂现象,未收到人员伤亡和重大灾情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5月3日12时08分,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北纬28.12度,东经105.15度...

    时间:05-03
  • 陕西西安一架直升机坠落 3人遇难

      中新网西安5月3日电 (张一辰 高铖)记者3日从西安官方得到证实,2023年5月2日14时许,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一架小型民用直升机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原附近坠落,机上三人不幸遇难,救援工作已经结束。善后处置工作正在开展,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5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西安白鹿仓景区一架直升机坠落。...

    时间:05-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