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雕塑家王忠民:用泥塑传递新疆记忆

2023-04-30 16:0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30日电 (记者 赵雅敏)泥土,是天地间最平凡、最普通的东西,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滋养万物的根基,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更是赋予了泥土神奇的色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忠民手中,这些泥土,揉捏起来柔软得像自己的肌肤,塑形之后也更能展示新疆民居暖暖的生活气息。

  近日,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王忠民雕塑艺术空间”里,记者看到用红土泥塑出的一个个新疆民居高耸竖立,造型独特却又自然朴实。

  将爱好发展成终身事业

  今年57岁的王忠民自幼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长大,幼时他就酷爱捏泥人,戈壁沙土和和泥巴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小时候看电影,就让我萌生了捏出电影中人物的想法,看完电影我就凭着自己的记忆捏出拖拉机、各种小动物,甚至电影中的小兵张嘎等人物形象。”王忠民回忆说。

  1991年,王忠民从新疆教育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回到石河子当了一名美术老师。但是,心中一直放不下泥塑,他一年后便辞去工作专心学习泥塑艺术。1996年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2009年,他在乌鲁木齐成立了“王忠民雕塑艺术空间”。

  2011年,王忠民在广东中山市的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创立“王忠民西域雕塑陶塑艺术馆”,创作的作品深受游客喜爱。王忠民并不满足于此,在借泥塑讲好新疆故事的同时,他希望这些有温度的故事能保留得更久远,将目光转向新疆题材的土陶雕塑,他想通过不断努力,将泥塑这一形式转为粗瓷雕塑,希望不久的将来,新疆粗瓷雕塑也能家喻户晓。

  作为自治区级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2018年开始,王忠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承泥塑艺术上。

王忠民正在雕刻泥塑作品。 赵雅敏 摄

  泥塑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

  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取土、浸泡土、和泥、揉泥、砸泥、制作、晾晒,烧制……每一件作品都得经历几十道工序才得以呈现。一块黑泥巴,在王忠民的手中揉搓挤捏,再用工具反复雕琢,泥土瞬间有了灵魂。王忠民说,“在创作的时候,我和我的作品,其实就是和泥土的一场对话,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泥塑作品极具收藏价值,每件泥塑作品均是手工制作,皆为孤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与油画、剪纸、浮雕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泥塑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与个性的一种体现。

  对家乡的热爱让王忠民流连于新疆的泥土中,王忠民深知要体现当地文化,就必须深入了解这片土地。在南北疆采风过程中,那些特色民居渐渐进入王忠民的视野,他开始有意识地创作新疆民居系列作品。他的作品《新疆亚克西》、《帕米尔春天的表情》均用泥塑讲述有温度的新疆故事。“在这个题材中,我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观念,表现淳朴的生活。”

  借泥塑讲好新疆故事传递新疆记忆

  在王忠民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制作了很多烽燧、古城、古堡等带着历史印记的作品,“我把自己融到每一件作品里面去,带着历史,带着文化,带着自己的情感,我觉得这就是新疆颜色、新疆的个性,即豁达。所以说用泥土去抒情,用泥土去表现我的内心,用泥土去创作新疆题材的泥塑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022年6月,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瓦提镇上的广场、路口等地,王忠民与其他几位艺术家和村民共同创作的“耕之花”“向阳花”等20多件乡村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得益于“美丽乡村·艺术营造”公共艺术创作营开营的短暂训练,阿布都·克里木等多位村民亲自动手,参与到艺术创作中。王忠民说,经过培训后,村民们能把对生活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想象力丰富的他们把作品呈现出乡村野趣美。村民阿布都·克里木说,“跟王老师学习到了泥塑,王老师教的专业技能我要用到生活中。”

  如今,他在南北疆培养了一百多名泥塑爱好者,协助创办了3家泥塑、陶塑电窑工作室。王忠民打算抽出更多时间指导喜欢泥塑的年轻人,通过泥塑讲述更多美好的新疆故事、传递新疆记忆。

  “新疆地域辽阔,人文资源丰富,未来,在新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与泥塑,或者泥塑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通过文化下乡、文化艺术扶贫等活动,尽一个艺术家的力量,传递新疆记忆。”(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多景区上演“背书热” 传统文化为城市旅游“上分”

      (神州写真)中国多景区上演“背书热” 传统文化为城市旅游“上分”  中新社南昌5月1日电 题:中国多景区上演“背书热” 传统文化为城市旅游“上分”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您已完成挑战,得分87分,恭喜你获得滕王阁门票一张。”“五一”假期来临,“江南名楼”滕王阁景区的智能背序亭前人头攒动...

    时间:05-01
  • “五一”不停工 建设者抢抓施工“黄金期”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轰鸣的机械声、往来有序的施工人员……“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众多重点项目建设不停歇、不断档,许多建设者坚守在一线施工岗位,诠释“劳动最美丽”。  “五一”假期期间,中建二局安装公司的数十个在建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上万名建设者在岗位上度过忙碌节日。  在北京海...

    时间:05-01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尧:电网信息安全的“守卫者”

      中新网太原5月1日电 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尧:电网信息安全的“守卫者”  作者 高雨晴  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信息系统安全评估400余套,发现消缺各类隐患数千例,挖掘重大安全隐患和零日漏洞30余例……入行8年以来,王尧跑现场、钻机房、挖漏洞、报隐患,立足岗位,扎根基层,潜心钻研专业技术,是电...

    时间:05-01
  • 新疆兵团:多彩文旅活动丰富民众假日生活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日电 (记者 戚亚平)五一假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民众假日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届唐王城文化旅游节·沙漠音乐节4月29日开幕。本届文化旅游节包含电音之夜、摇滚之夜、民族风情舞会、篝火晚会、汽车之夜五大板块内...

    时间:05-01
  • “乐动金城 声醉兰州” 黄河之滨百日音乐展演热力启幕

      中新网兰州5月1日电 (戴文昌)4月30日,2023年“乐动金城声醉兰州”第五季黄河之滨百日音乐展演在黄河之畔的亲水平台主舞台热力启幕。  当晚,启幕仪式在雄壮有力的交响乐《保卫黄河》中拉开帷幕,主旋律歌曲《黄河兰州》《天下黄河》现场演绎激荡人心,《保卫黄河》《不忘初心》《领航》等节目鼓舞人...

    时间:05-01
  • 监管工作犬:守卫国门关口的特殊劳动者

      中新网重庆5月1日电 (张旭)5月1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国际到达旅客行李提取厅,一只身着“海关工作犬”标识的狗狗,引起了民众关注。  现场,记者看到这只狗狗抽动着鼻子,在训导员及海关关员的带领下,对入境旅客的行李进行查验。图为瓦尔特。 张旭 摄  据介绍,这只狗狗,名叫瓦尔特,是重庆海关所属重庆江...

    时间:05-01
  • 探访新疆兵团“城市美容师”:“一人脏”换万人净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日电 (史玉江 商凯旋)一把扫帚、一把铁锹、一辆垃圾清运车,是祝伟工作时的标配。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他都要驾驶清运车穿梭在各个小区,把脏和累留给自己,把干净和优美献给他人……祝伟全程用时5分钟,但就这几个动作,他每天要重复上百遍。 商凯旋 摄  早上7点半,正值五一小长假期...

    时间:05-01
  • 新疆博州精河县第六届木特塔尔沙漠文化旅游节开幕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日电 (张健霆 刘新佳 马东强)享沙漠激情、游塞上风景、品特色美食……“乐享假日·嗨在精河”新疆精河县第六届木特塔尔沙漠文化旅游节于4月30日开幕。  当日12时,随着一声鸣笛,百余辆越野车和数百名游客,在围观群众的掌声欢呼声中,从精河县生态园文化广场出发前往木特塔尔沙...

    时间:05-01
  • 新疆昆玉市推多项活动营造节庆氛围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日电 (史玉江 王震 王平平)“五一”小长假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推出广场舞大赛、美食大赛、歌手大赛、灯光秀等多项文旅活动,以当地特色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满足市场多元需求,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牛头宴。 王平平 摄  在昆玉市昆泉镇菜博园广场上,一场激情四射...

    时间:05-01
  • 新疆驻村书记:乡村“百花齐放”大变样

      中新网新疆墨玉5月1日电 (喇小飞 惠丰蕾 赵飞)“大队长,这两天雨水比较多,裸露的电线都是危险因素,要尽快排查隐患!”这两天,很少下雨的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迎来风雨天气,连日来的降雨让新疆医科大学驻墨玉县扎瓦镇库提热木村第一书记赵俊岭带着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四处排查隐患。  到库提热木村后,村里...

    时间:05-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