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贵州沿河土家族:穿越千年,黔东有“唱”不完的故事!

2023-04-28 15:38:22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一曲山歌唱土家,一出花灯传村寨。

  在贵州沿河,你总能领略到不同的美。走进寨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循声向前,看到精致的灯笼,动听的唱曲,带有岁月痕迹的传统戏服……恍如穿越千年。

  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民族风情十分浓郁。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习俗别具一格,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不仅吸引许多游客驻足欣赏,也让越来越多的本土年轻人热衷于研究沿河土家文化。

  赏傩堂戏,听一曲黔东故事汇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就是让人渡过“难关”的意思,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文化现象,据悉,有关傩的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沿河土家傩堂戏由傩仪、傩戏、傩技三部分组成,傩中的傩戏,被理论界誉为戏剧的“活化石”。也正因当地傩戏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有“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黔东”的赞誉。

  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聚居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致使“傩”这个原始古朴的文化现象流传并保留至今。

  沙坝村的杨云霞是土家族傩戏及傩面具的主要传承艺人。

  1999年,杨云霞从沿河卫校毕业之后,受父亲的影响,杨云霞从医务人员转行成为了傩面雕刻手艺人。她2005年开始向父亲学习傩面雕刻艺术,经过父亲三年的精心传授,杨云霞成为村里傩面具雕刻技艺的第七代传人,传承了土家傩文化,推动了沿河土家傩文化在国内外传播,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到村里采访研究。

  从一块木头变成一个傩面具,共涉及取材、制坯、雕刻、打磨、着色、上漆6个流程20多道工序,要用到80多把刻刀,一个大面具要雕刻上万次,只有匠心精神,才能把精彩呈现。

  截至目前,杨云霞已雕刻了上千副傩面具,并远销贵阳、深圳、南京、苏州等地,原本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在杨云霞的坚守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耍”花灯,舞一出土家风情史

  在沿河,土家花灯是一种春节演出的民间传统戏剧,当地人称“跳花灯”或“玩花灯”“耍花灯”,表演时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一种原生态的群艺性民俗娱乐活动,独具地方特色,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很多村寨都要跳花灯贺新年。在沿河很多村寨都有花灯队,土家人说新年“耍灯”是为主人家驱灾还运,有的村寨花灯队在本村表演完了还要去邻村交流表演。

  根据寨里习规,“花灯”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初三出灯,在寨子上挨家挨户表演,演到哪一家,主人都要燃放花炮“接灯”,表演结束又要花炮“送灯”。每户大约跳半个小时,每晚跳10多户。

  跳花灯分上下半场,一般上半场是“车马灯”,下半场是“花灯”,中场休息10分钟,表演期间主人要摆茶酒、果品、糕点招待跳灯人和看灯人,有讲究的人家还要泡米酒、炒上三四碟下酒菜。

  花灯戏通常是村民自由参与,由老年人带年轻人,几乎人人会唱,个个会跳。表演者中年龄大的有八十多岁,也有十来岁的青少年。表演形式有车马灯、双唐二、二人跳等,表演节目有盘灯、开财门、洗财门、祭四神、扫五方、打闹台等。

  沿河土家花灯,是土家儿女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深深扎根于土家人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群众基础,是土家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土家族民间“歌”“舞”“乐”相结合的戏剧艺术瑰宝。

  如今,沿河土家花灯已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唱山歌,写一本沿河人民生活传

  “啄杯儿、咿呀喂、姐勒、拿杯儿、姐儿勒……”

  乌江之畔,依山沿河间。

  自古以来,沿河的土家族文化,就是巴蜀文化的代表之一,沿河山歌是土家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上,山歌在民俗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体现了土家族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团结和睦的精神面貌与文化气质。

  今天的土家族继承了先民极具天赋的歌唱才能,土家族地区也被誉为“歌的海洋”。沿河土家山歌,就是这片海洋中极美丽的一朵朵浪花。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几乎覆盖了当地生产、生活的所有内容。

  “创作于乡野,歌唱的是乡村,赞美的是农耕生活,百姓都很喜欢。”沿河土家族高腔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波说,“在山歌之乡沿河,土家人种田可以唱山歌、放牛可以唱山歌、打渔可以唱山歌,谈情说爱、婚丧嫁娶都可以用歌唱来表达情感,从出生到离世,山歌伴随着土家族人一生。”

  20世纪80年代,在沿河的乡间,随处可听见山歌声。在机动船出现前的乌江上,还可以听到纤夫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婉转悠扬的号子。

  《望牛歌》《栽秧歌》《乌江船工号子》《这山没得那山高》等山歌先后多次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制并播出。其中,《太阳出来照北岩》和《望牛歌》被该台《民歌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沿河“土家山歌”被列为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称号。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沿河再揽“土家山歌之乡”荣称。

  打镏子,谱出土家族的民风录

  沿河民族音乐打镏子,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镏子,又叫“打行李”“打响器”,是沿河土家民间广为流传的打击乐,其音域宽广,激荡悠扬,刚柔相济,节奏感强而富于感染力,在傩堂戏、花灯戏、摆手舞及丧仪活动等演出时作伴奏,也在节日庆典、结婚、祝寿等场合选择曲牌演奏。

  洪渡镇“打镏子”传承人陈庆福,从小受父辈的影响,1975年进入陈家班子,1983年收集整理打镏子曲谱,并潜心于打镏子曲谱与表演组合的研究,熟练掌握100多首曲牌,并创作20多首新曲谱。

  在表演上他能自娱自乐,潇洒自如,不仅能深刻表演曲谱内涵,还能创作曲谱以外的含义内容。1972年至今,陈庆福将打镏子搬上舞台,并多次获县级、地区级、省级等奖项。

  半边鼓是沿河土家族独有的打击乐器,小巧灵活,声音清脆。表演者边击打半边鼓边舞蹈。2011年4月30日至5月2日,由中国文学界联合会、中国民艺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展演大赛在常州淹城春秋乐园响亮开锣。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半边鼓舞《开山围猎》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参赛节目精彩亮相,与来自云南彝族、广西瑶族、四川羌族、广东瑶族、湖南苗族、青海藏族、江苏留左大鼓、河南汉族、辽宁满族的10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角逐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鼓舞鼓乐”奖项,《开山围猎》获金奖。半边鼓舞《开山围猎》来源于土家人打猎的传统习俗,表现土家人祭拜山神与赶猎围猎的过程,分“拜山请神”“围山赶猎”“猎神出山”“永呈英豪”四个乐章,鼓声激越雄浑,跌宕回旋,鼓舞刚健热烈,欢快轻盈。

  素材来源 铜仁网信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生活走上舞台 新疆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为何能吸引观众?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左丹丹)在新疆,只要是在蒙古族民众聚居的地方,每逢喜庆节日、婚礼宴会、家庭聚会等活动,就能听到动人心弦的民歌,欣赏到传统的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托布秀尔乐器所弹奏出来的音乐节奏,能够让舞蹈的动作更加有表现力”。前不久,记者在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

    时间:04-28
  • 大型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月季花城”南阳

      中新网4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28日,大型主题公益系列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大美南阳暨2023首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开幕式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的省辖市。南阳素有“月季花城”的美誉,是“中国月季之乡”和世界月季...

    时间:04-28
  • 农民乐团、中药香包……马庄村走出了自己的“文化兴村”路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这里的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早、成果颇丰、代表性强。4月22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时间:04-28
  • “观鸟热”带旺农家乐 广西龙州县弄岗村“鸟窝”变“金窝”

      中新网崇左4月28日电 题:“观鸟热”带旺农家乐 广西龙州县弄岗村“鸟窝”变“金窝”  作者 韦露 岳浩 陈海堂 廖柳伶  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陇亨屯,毗邻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大山深处,远离城市,却是弄岗穗鹛、印支绿鹊等“明星鸟种”的汇聚地,也是海内外观鸟圈、摄影...

    时间:04-28
  • “提供逾2000个岗位” 乌鲁木齐举办特色产业专场招聘会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王小军 周璇)28日,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哈密市专场招聘会在乌鲁木齐市成功举办,53家企事业单位为求职者提供2301个岗位。  活动现场设立了招聘区、政策宣传区、职业指导区、综合服务区,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同时在中国新疆人才网举办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

    时间:04-28
  • “民歌大观”走进西双版纳:音乐“唱通”中老两国民心

      中新网西双版纳4月28日电 (记者 缪超)“朝辞春城彩云间,坐着高铁去看海……”4月28日,“民歌大观”第九期《坐着高铁去看海》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走进与老挝接壤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通过音乐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与老挝民众间的相互了解。  蜿蜒数千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从中国青藏高原出...

    时间:04-28
  • 北京市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98% 自主分类习惯逐步养成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徐婧)2020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全品类、全链条、全覆盖原则推动实施垃圾分类。当前,北京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98%以上。  记者28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坚持系统治理,聚焦“...

    时间:04-28
  • 安徽黄山日最大承载量调整为4万人

      中新网安徽黄山4月28日电 (刘浩)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28日消息,该景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经黄山市人民政府核准,现将黄山风景区日最大承载量调整为4万人。  其中冬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最大承载量为3万人。  实际执行中将根据生态保护、接待能力及天气状...

    时间:04-28
  • 边城呼玛开江主题文化周启幕:赏美景品江鱼观鄂伦春祈福

      中新网大兴安岭4月28日电(王婷 记者姜辉)赏跑冰排美景,品开江鱼美味,观鄂伦春祈福。28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江畔公园内彩旗招展,人头攒动,以“南有钱塘观潮,北有呼玛开江”之“开放呼玛,江迎天下”为主题的呼玛县第十届开江主题文化周活动正式启幕。  本届开江主题文化周活动丰富多彩,重头戏当属...

    时间:04-28
  • 湖北省启动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安居行动

      中新网武汉4月28日电 (记者 张芹)湖北省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安居行动启动仪式28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以“宜居湖北 才聚荆楚”为主题。  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安居行动着力于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致力于将湖北打造成“引才、聚才、育才、留才”的人才沃土和创新高地。...

    时间:04-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