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甘肃武都:140万株油橄榄高接换优 “老树焕新”扩面增效

2023-04-27 12:2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4月27日电 (刘玉桃 高展)连日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两岸的山坡上,果农拿着工具,修剪油橄榄树枝,嫁接新品种。“每年的春季是油橄榄高接换优最适宜时期,随着气温慢慢回升,树体的汁液开始流动,这时候嫁接成活率最高。”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赵海云说。

  武都区于1975年引种栽培油橄榄,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成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如今,武都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橄榄种植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油橄榄之乡”。

  在合适的光滑砧木部位,用嫁接刀从上而下斜切一刀深入砧木木质部,嫁接面长3厘米至4厘米,持刀削接穗,穗长5厘米左右,上端留1或2对芽,在距芽点0.5厘米处下刀,一面长一些,一面短一些。赵海云介绍说,高接换优“腹接技术”采用高位截头,断面小,容易愈合,在主干和主枝上采用螺旋多点位嫁接,可增加树木内外膛的枝量,快速形成树冠。

图为武都区油橄榄技术人员赵海云修剪油橄榄树枝。 高展 摄

  走进武都区外纳镇锦屏村,村民赵志罡正在地里修剪橄榄树,当年赵志罡的父亲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油橄榄,因为大部分是老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一般。近些年,赵志罡通过嫁接改良品种后,保守估算1亩地能增加1000元收入。

  “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橄榄种植。在技术人员帮助下,我们对村上的橄榄树进行品种改良,高接换优,结出的橄榄果产量高,品质好,橄榄果不愁卖,回报高。”赵志罡说。

  近年来,武都区把推动经济林特色产业扩面增效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链条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山地农业,通过建园区、强基地、延链条、育主体、树品牌、促销售、提效益等措施,加快推进特色山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是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武都区按照省市关于经济林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要求,将全区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细化,有关部门理清短板弱项,分析差距劣势,强化工作措施,重点在基地扩面、良种繁育、高接换优、示范点打造上下功夫,确保全区经济林特色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图为航拍武都区正在进行高接换优的油橄榄。 高展 摄

  赵海云介绍说,今年武都区将完成油橄榄嫁接换优140万株,培训以油橄榄嫁接换优为主的技术人才650人,培训农民0.65万人次,并对8万亩低产低效油橄榄园进行改造。

  2022年,武都区油橄榄面积达57.6万亩,约占全国、全市面积分别为43%、63%;鲜果产量4.6万吨,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6200吨,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综合产值达28亿元,带动27个乡镇320个村约4.5万名种植户增收,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防火瞭望员的上千个日夜坚守:雨雪天才能回两公里外的家

      中新网长治4月27日电 题:防火瞭望员的上千个日夜坚守:雨雪天才能回两公里外的家  中新网记者 李庭耀  如果不是遇到持续的雨雪天,王强是不能回家的,虽然他的家就在两公里外。  今年45岁的王强是山西长治屯留区张店镇中村瞭望哨唯一的工作人员。作为这一带的制高点,中村瞭望哨可以监控方圆80平...

    时间:04-27
  • 吉林迎来开江季 鲜美江鱼引客追捧

      中新网吉林4月27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春风拂过松花湖,水面波光粼粼。金海一早便赶到集市,抢购刚刚捕获的胖头鱼。清洗、去鳞、入锅,撒上把蒿,伴着木柴燃烧发出的声音,鱼香散发开来。  第14届吉林市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27日启幕。每年四月中下旬,随着中国东北地区天气转暖,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等...

    时间:04-27
  • 湖北:加快县域医院建设 让群众就近看得好病

      中新网武汉4月27日电 (胡传林)记者27日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湖北正加快县域三级医院建设,力争到2027年,实现县(市)三级医院全覆盖,让全省群众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近年来,湖北部署实施“双百县”三甲医院创建及“千县工程”,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

    时间:04-27
  • 全国大部分旅游景区已实现应开尽开 多措施确保演出现场安全

      央视网消息:假期临近,很多旅游城市、景区的客流高峰已经提前到来。文化和旅游部昨天(4月26日)介绍,“五一”假期,全国共有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节性原因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旅游景区已实现应开尽开。各地也采取多种举措,应对客流高峰。   文化...

    时间:04-27
  • 中国生态状况稳中向好 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27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2000年以来的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全国生态状况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完成了3...

    时间:04-27
  • 中国公安机关“猎狐2022”行动从境外抓获700余人 单笔追赃达10亿元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27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猎狐2022”专项行动,共从境外抓获各类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700余名,单笔个案追赃最高达10亿元人民币,为近3年来个案追赃金额之最。  近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猎狐2...

    时间:04-27
  • “五一”假期预计人流车流大幅增加 公安部:高度重视安保工作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公安部27日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贾俊强在会上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小长假,人流、物流、车流和大型活动预计大幅增加,广大群众出行意愿强烈,维护社会治安、确保交通安全的压力增大。  贾俊强表示,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

    时间:04-27
  • 湖北省劳模徐旺明:守护武汉地铁“中枢神经”

      中新网武汉4月27日电 (李丹 产启斗)“作为一线检修工当选省级劳模,我感到无上荣光和自豪。”武汉地铁信号专业维修技师徐旺明27日获评湖北省劳动模范。  地铁信号系统承担着列车自动运行、行车调度指挥等任务,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系统。入职武汉地铁10余年来,徐旺明专注于信...

    时间:04-27
  • 民生直通车|“五一”出游高峰将至,各地文旅部门多举措“迎考”

      “五一”假期临近,面对出游的人们,各地准备得怎么样了?记者在陕西、四川、山东等地调查了解到,围绕游客对旅游安全和品质的诉求,文旅部门和景区正在行动起来,力争为游客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出行环境。  记者了解到,多地文旅市场将在“五一”假期迎来强劲复苏,跨省游、省内游、近郊游、乡村游都成为...

    时间:04-27
  • 全国首个劳模工匠主题邮局在陕西西安开业

      4月26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由陕西省总工会和中国邮政陕西省分公司指导,陕西省工人疗养院和邮政西安市分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劳模工匠主题邮局——陕西劳模工匠主题邮局开业。  陕西劳模工匠主题邮局的营业时间为每天10:00—17:00,邮政编码为:71069...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