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疆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传承人:炙热民歌“种”出“沙海玫瑰”

2023-04-26 16:5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6日电 (喇小飞)“这些年来听罗布淖尔民歌的人越来越多,每次出去演唱都有听众来了解,学习演唱的人也更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吐地·尼亚孜告诉记者。

  从小跟随在作为民间艺人的父亲身后,耳濡目染,吐地·尼亚孜不仅对罗布淖尔民歌愈发烂熟于胸,对演唱民歌的兴趣也日渐高涨。几十年来,从“学生”到民歌传承人,吐地·尼亚孜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心中对民歌的热爱。

  沙海里的歌声更动听

  “沙海里的玫瑰更艳丽,沙海里的歌声更动听”。吐地·尼亚孜这样形容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

吐地·尼亚孜在学校中表演罗布淖尔民歌。 受访者供图

  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是生活在孔雀河畔、塔里木河两岸罗布人传统的歌唱形式,主要流传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及邻近的若羌县。其历史悠久,一直伴随着罗布淖尔人的生产、生活,有朗诵、独唱、对唱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歌曲体裁不同,演唱风格各异,或抒情悠扬,或热烈奔放。

  作为土生土长的罗布人,吐地·尼亚孜说,罗布淖尔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居民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有关。早期的罗布人逐水而居、结庐为室、以捕鱼为生,与荒原为伴。文化习俗、思想观念都充满了粗犷、原始的特征,与分布在其他地域的维吾尔族有着差异。

  吐地·尼亚孜说,平时演唱的民歌中既有爱情歌,又有劳动歌、狩猎歌、历史歌、叙事歌、思念歌,还有婚嫁歌、喜庆歌、丧葬歌等民俗性歌曲,在长期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传承人会根据自己的情感、演唱水平和理解对词曲进行一些改动,甚至在相对固定的曲调中即兴填编唱词。

  “罗布淖尔民歌是罗布人主要的娱乐活动,我们会通过共同演唱或即兴对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交流情感,交换信息。”吐地·尼亚孜说,听歌的人能从民歌里直接听出罗布淖尔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心灵。

吐地·尼亚孜(前排右二弹奏者)展示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 受访者供图

  “口口相传”外找到新“生存方式”

  “我的父亲是一名民间艺人,小时候他们总会在节日庆典或者婚礼等重要场合表演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每次出门都很受人欢迎。”吐地·尼亚孜回忆,幼时自己总是拉着父亲衣角,央求带他去参加演出。

  他说,学习民歌以后,才发现以前民歌都是口口相传的清唱,师傅和徒弟需要反复听唱,被埋没的风险很高。成为传承人后,他与尉犁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的同事背起收音机,深入民间收集散佚四处的民歌,了解民歌背后的故事,将它们整理保存下来。

  “已经挖掘整理了将近50首民歌,录制发行了三套光盘。用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下这些民歌,就不用担心它们在口口相传中消失不见了。”吐地·尼亚孜说,这样对教授徒弟和民歌对外传播也很有帮助,能摆脱罗布淖尔民歌偏居一隅的困境。

  在记者的邀请下,他欣然拿出一张刻录不久的光盘,电脑中传出了拨动都塔尔(维吾尔族传统民族乐器)琴弦的声音,始一开嗓,悠长的吟唱声响彻屋内,听者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行走在广袤无垠的罗布淖尔大地。

  “唱起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他就像一个充满激情的年轻小伙子。”听了吐地·尼亚孜演唱的人,常常这样评价他。

  让更多人“闻”到“沙海玫瑰”的芬芳

  “民歌唱的是我们日常的生活,要想它走得远,就要把现在和以后的生活加进去。”

  吐地·尼亚孜告诉记者,在传承传统民歌的同时,要结合当下社会,将如今罗布人的美好幸福生活写入民歌之中,进行重新创作。“比如我给妻子唱的那首歌《我的红玫瑰》,就是我创作的新歌。”

  如今,他带领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不仅挖掘整理几十首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还有二十余首民歌正在创作当中。每周在尉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心开展一次民间艺人培训,已有300余名民间艺人受益。利用寒暑假开展弹唱培训,培养230名学生加入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弹唱中。

吐地·尼亚孜(前排右一弹奏者)带着徒弟在旅游节献唱。 受访者供图

  2021年他参加了在新疆举办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情感真挚、古朴自然的演唱吸引了许多疆内外游客的夸赞。吐地·尼亚孜说:“现在有很多展示新疆非遗文化的活动和平台,我也获得了很多机会展示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会创作更多更好的民歌讲好新疆故事,让它走得更远。”

  从开始系统发掘和整理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近20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送文艺进基层,足迹遍及尉犁县各村社区、学校、农户和罗布人村寨景区。积极参加中国旅游日、网络文化节等重要主题活动,他带领的非遗表演团队已成为尉犁县“罗布人民俗烧烤节”“罗布泊金秋胡杨文化艺术节”等品牌节庆活动的亮丽名片。

  “罗布淖尔维吾尔族的民歌每一首都会写给一个人,或者写一件事,所以每首歌里都会藏着一个故事。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收集到更多关于罗布淖尔的故事,用自己的音乐把它们讲给更多的人听。”吐地·尼亚孜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以来广州共查办各类走私案件14520宗

      中新网广州4月26日电 (记者 方伟彬 王坚)记者26日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截至2023年3月底,该市共查办各类走私案件14520宗,案值256.89亿元,逮捕192人,判决657人,查获冻品1757.06吨、成品油172.9吨。  当天,广州市打私办联合南沙区打私办,围绕“守卫广州反走私南大门 护航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活动...

    时间:04-26
  • 世界知识产权日 新疆公安机关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6日电 (刘一栋)26日,新疆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局组织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涉案物品统一销毁活动。  此次集中销毁的假冒车用润滑油于2021年7月由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局依法查获,经新疆高级人民法院今年3月做出终审判决后,于26日销毁,两名主犯...

    时间:04-26
  • 从后勤小兵到“配送部队”:江西南昌“兵哥送菜”创业记

      中新网南昌4月26日电 题:从后勤小兵到“配送部队”:江西南昌“兵哥送菜”创业记  作者 卢梦梦  当兵8年,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次;创业近10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每年营业额超20亿元,公司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强,帮助18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  他就是中...

    时间:04-26
  • 近三年浙江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破零” 挽损1.5亿余元

      中新网杭州4月26日电(郭其钰 鲍梦妮)2020年至2022年,浙江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78件661人,起诉1495件3099人,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增长78%。累计为权利人挽回损失1.5亿余元,知识产权检察公益诉讼也实现“破零”。  今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日,浙江省人...

    时间:04-26
  • 去年浙江公安查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916起 挽回损失4.5亿元

      中新网杭州4月26日电(郭其钰 鲍梦妮)今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浙江省公安厅当日召开“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该省公安机关共立案查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17名,挽回经济损失4.5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

    时间:04-26
  • 广西民众公祭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 东盟多国宾客参加

      中新社百色4月26日电 (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4月26日,农历三月初七,在中国壮民族文化发祥地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数万民众会聚敢壮山,舞龙狮,奏雅乐,唱经诗,公祭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数万民众公祭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黄艳梅 摄  传说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田阳...

    时间:04-26
  • 一季度天津海关查扣侵权嫌疑商品15.26万件 同比增长近70%

      中新网天津4月26日电 (记者 王君妍)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天津海关对外通报了该关在海关执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关区已查扣侵权嫌疑商品28批,涉及机动车配件、玛钢管件、浴巾等商品15.26万件,分别同比增长33.33%和69.98%。  据介绍,天津海关结合自身“海运业务为主...

    时间:04-26
  • “版权让你听见世界” 天津首批“无障碍”作品上线

      中新网天津4月26日电 (王在御)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天津市首批3部“无障碍”版权转化有声作品——推理悬疑类小说《火焰》、都市励志题材中篇小说《孤单音乐剧》、科幻题材小说《嗅觉》于26日在喜马拉雅App陆续上线,免费向阅读障碍者开放。  据了解,世界上第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

    时间:04-26
  • 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案近两年数量增加 保护需求多维多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6日电 (王小军 周璇)26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0年至2022年法庭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476件,审结1377件,案件月收数量呈持续高增态势,涉及领域不断拓展,保护需求逐渐多维多元化。  据介绍,乌鲁木齐知识产权法庭自挂牌设立以来,案件数量从2020年月...

    时间:04-26
  • 着眼跨区域综合救援 福建森林消防开展铁路输送演练

      中新网龙岩4月26日电 (张根斌 李袁辉)为做好应对特大灾害应急保障准备,检验队伍快速反应和远程投送能力,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近日与南昌铁路局联合组织“蓝保·2023”铁路输送演练。参演人员正在通过安检。 李袁辉 摄  据该支队介绍,演练以某地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为背景,预演检验、研究破解...

    时间:04-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