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江豚保护30年圆一梦:“放放”“闺闺”放归长江

2023-04-26 05:41:23

来源:武汉晚报

  “放放”“闺闺”放归长江逐浪游【江豚保护30年圆一梦:从迁地保种到野放自然】

  4月25日上午,在湖北的石首天鹅洲和洪湖新螺段,4头长江江豚(3雄1雌)放归长江。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尝试将迁地保护区的江豚,“野放”进入长江。

  从迁地“保种”到回归长江自由“泳动”,这一步,国内的科研人员和管理机构走了30多年。

  身着“背心”

  “江底直播”实时掌握江豚动向

  4月25日,洪湖新螺段保护区,2头5岁的雄性江豚,在放归长江的那一刻,欢快地冲入江中,摆一摆尾巴,打出一个小小的弧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25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2021年4月,它们作为“先遣队员”,从天鹅洲故道迁至老湾故道,进行了持续两年的适应性训练(形象称为“野训”或“野化”)。

  王克雄说:“我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这2头江豚已经较好地适应了老湾故道的生态环境,具备在长江干流捕食和躲避航行船舶的能力,释放后在长江干流成活的概率非常高。”

  王克雄介绍:“为了实现对江豚更长时间的有效跟踪,我们给江豚穿上了特制的无线电背心(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并对工作时间/间歇时间进行了调整,以节省电力、延长跟踪期和减小设备体积、降低对江豚行为的影响,由此获得的江豚移动路线、行为模式和栖息水域等数据更具代表性。”

  25日下午,研究人员收到江豚信号,随后使用手持天线进行跟踪,发现释放入江的2头江豚待在一起,距离释放点大约5公里。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释放江豚的水域,布置了新型的RPCD实时声影像监测预警平台,相当于布设了一套“江底直播”系统,采集江豚的位置和数量信息,以及它们的声音和影像,有效掌握它们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状况。

  照料半年

  饲养员忍不住多喂了几条鱼

  25日6时30分,天蒙蒙亮,石首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观察网箱里的2头江豚的行为状态,然后陪着它俩起水,运至一个临时搭建的、直径3.5米的“舒缓池”。他发现,这2个小家伙体力充沛,很是活跃。

  早在21日,他和研究团队成员就来到这里,为它们做体检,观察它们的习性;安装声学监控设备,设计起水、运输、释放方案等放归准备工作

  24日下午,保护区工作人员和中科院水生所科研人员一起对即将放归的两头江豚进行了全面体检,确认了其健康状况适应放归要求后,将它们移入人工网箱。

  晚上,在这里照看江豚15年的饲养员丁泽良,对饲养了半年的2头江豚满是不舍。

  2022年底,为应对极端干旱气候,这2头江豚从天鹅洲故道转移到网箱中暂养了半年。它们都有自己的昵称,分别是13岁的雄豚“放放”和5岁的雌豚“闺闺”。

  听说释放江豚的江段里,小鱼资源比较丰富,他稍稍放心,“这下,我就不担心江豚受饿了”。

  但是,随后在夜间的正常喂食时,还是忍不住多加了几条小鱼,并在鱼中添加了一些维生素,算是给远行的孩子们“加餐”。“江豚很聪明,它们认得我!但是放归长江是好事,那里才是它的家!”

  25日晨,从天鹅洲迁地保护区基地起水后,“放放”和“闺闺”被专用水箱运输车运至江滩,在提前布置的“舒缓池”中小憩了20分钟,然后由4人共抬一个专用担架布,抬到距离“舒缓池”十米远的长江水域,水到齐腰深时,放低担架布,江豚自行游出进入长江。

  与洪湖新螺段保护区放归的2头江豚不同,这对江豚补上了一个“软释放”的野训过程——先将它们转移到石首江段的蛟子河口汊江的天然水域,让它们有一个缓冲的适应过程。

  这个汊江,处于长江岸边和江上的沙洲中间,长约1公里。它类似于武汉的天兴洲与长江北岸的这种地理关系,同样属于天然的长江水道。

  在汊江两端,通过拦网阻隔,一方面防止行船等人为侵害,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研究人员将持续跟踪观测,如果它们能够正常捕鱼进食,具备躲避航行船舶的能力,将在合适的时间释放到长江干流中。

  迁地“保种”

  江豚数量止跌回升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已持续30多年。它起因于对长江另一旗舰物种白鱀豚的保护。

  随后,中国科学家开创式对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工作。于是,长江故道中的一些“牛轭湖”,被研究人员相中。将两头一拦,就能为江豚提供一个迁地“保种”之处。

  1990年,首批5头长江江豚被迁入天鹅洲故道并获得成功。

  1992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在我省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设立国内首个鲸类动物迁地保护区。

  郝玉江介绍,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对江豚进行迁地保护以来,从最初迁入的5头起步,2010年30头,到2015年60头,现在增加到100头……

  另外,天鹅洲还成为江豚一处重要的种源地,先后向江西、安徽等地和本省其他自然保护区及科研机构输出江豚49头,加上这次放归的2头,故道内还栖息着65头,天鹅洲保护区成为世界小型鲸类迁地保护的成功典范。

  放眼长江流域,农业农村部的调查表明,2022年长江江豚达到1249头,首次实现了止跌回升,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这其中,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作用明显。目前,我国已建有湖北洪湖、安徽铜陵等8个就地保护区,以及湖北石首、湖北监利/湖南华容等5个迁地保护区或基地。

  郝玉江表示,目前,这些迁地保护区种群数量约为150头,且均能自然繁殖,每年有超过15头以上江豚出生,迁地保护为江豚初步建立了一个“保种”种群,有利于下一步深化江豚的保护研究。

  同样,在人工饲养繁育保护方面,中科院水生所早已实现人工繁育;去年7月6日,人工繁育的子一代“淘淘”,已与江豚“福久”生下子二代江豚“F9C22”。因为是首次网络直播江豚产仔,这个小家伙一生下来,就成了“小网红”,受到人们的喜爱。

  水生所正在新建一个蓄水量640立方米的长江江豚馆,希望给江豚“生儿育女”提供一个水域更宽阔、设施更先进的“婚房”和“产房”。

  江豚多了

  我们才有底气“放归长江”

  长江江豚作为水生哺乳动物,5岁左右才能性成熟,6—7岁才能开始参与繁殖,妊娠期一年左右,哺乳期一年左右,每胎生一个宝宝,雌性江豚一生也只能怀几胎,所以种群增殖恢复较慢。

  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长江江豚栖息地的恢复;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的政策,为长江鱼类资源恢复创造了良好时机。

  环境好了,食物有了,以江为家的江豚野生种群,才能不断恢复元气。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结果证明,长江江豚种群的增长潜力已经初步显现。

  江豚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我们才有底气将一部分受过“野化训练”的江豚“放归长江”。

  有公众想知道,这些放归长江的江豚,是“自成一家”还是与长江其他野生种群“合群”?

  对此,专家表示,这种可能性均存在,需要持续观测才能知道它们的行踪。

  近年来,长江江豚在武汉水域密集现身,本报多次予以报道。其中,长江金口至鹦鹉洲段、新洲阳逻至黄冈团风段,是武汉的二个主要的江豚出没点。

  如果放归的江豚与它们胜利会师,那就增加在武汉江段的江豚基数,让市民“城中赏豚”成为一桩美事。

  文/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赵辉 邓晓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灵石:私挖乱采煤炭资源 1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中新网太原4月26日电 (高瑞峰)“对犯罪嫌疑人原某、陈某分别处以治安拘留7日、治安拘留5日的处罚;对10名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山西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日前公示对“灵石县坛镇乡远家山私挖乱采”的处理结果。  此前,媒体曝光“谁是山西省晋中市灵石...

    时间:04-26
  • 北京疾控发布五一假期健康提示:这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北京疾控提醒您】五一假期健康提示  今年五一,我们迎来五天小长假!  这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出行高!峰!期!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不同地区还在不同程度流行,我市和全国整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在人群中的传播仍持续存在。同时,一些地区还有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流行...

    时间:04-26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守护“高颜值”盐城的生态底色

      中新网盐城4月26日电 (徐珊珊)暮春时节,在位于江苏盐城东台的条子泥湿地,飞抵而来的“候鸟精灵”在此停留,它们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展翅高飞,伴随着潮涨潮落、日出日落,形成黄海滩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委网...

    时间:04-26
  • 从“过日子”到“过得开心” 这代年轻人的压力变了

      青少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不同年代的青少年往往都面临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但随着时代发展也呈现出一定差异性。  2023年2月-4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精神素养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课题组在全国开展调研,回收问卷3811份,开展若干青少年及父母一代访谈,对当代青少年和其他时代青少年进行了比较,...

    时间:04-26
  • 宁夏银川举办首届知识产权论坛 “把脉”商标品牌建设现状

      中新网银川4月26日电 (李佩珊 王博)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5日,宁夏银川市首届知识产权论坛开幕,来自国内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宁夏学术界、法律界、企业界等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企业发展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全面“问诊”银川知识产权发展路径,精准“把脉”商标品牌建设现状...

    时间:04-26
  • 新疆实施第24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6日电 (王小军 殷琳 申凯龙)为了实现水资源生态价值和植被需水特征,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4月25日启动实施了第24次向塔里木河输水。  据了解,此次输水不同以往,并不要求水到达台特玛湖,而是供给下游河道两岸植被生长需求。  随着开闸按钮按下,生态水逐步达到每秒20立方米的...

    时间:04-26
  • 北方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 江南华南将有降雨过程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6日至29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黄淮至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西北和华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27日至29日,江南、华南及贵州东部将有中到大雨,其中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昨日新疆内蒙...

    时间:04-26
  • 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有什么影响?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4月25日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  我国以民法典为统领,以《不动产...

    时间:04-26
  • 官方核查“前交通局长因孙女炫富受关注”事件已满月 最新回应

      顶端新闻记者 曾令统  “我只知道我家里有9位数,我想混哪个平台就混哪个平台,想在哪个国家就在哪个国家。”  日前,有网友爆料一网名为“北极鲶鱼”的网友在公共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其家里存款超过9位数,且爷爷属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在其个人账户主页,上述网友则...

    时间:04-26
  • 高铁婴儿哭闹,对骂是缺乏温情的应对方式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重庆一高铁上两名女子发生激烈争吵的视频引发关注,“婴儿高铁上哭闹女子和宝妈对骂”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有网友表示,父母应在公共场合管好自己的孩子;也有网友感叹:宝宝太小不懂事,应多点包容与理解。  人们围观这场因婴儿哭闹引发的争吵,是因为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由...

    时间:04-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