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草丛里黑压压一片的蚊子咬人吗?

2023-04-24 05:50:13

来源:武汉晚报

  草丛里黑压压一片的蚊子咬人吗?【 真要咬 50米外就锁定了你】

  步入春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去湖边、池塘边散步,会发现这些地方的草丛上方聚集着许多“蚊子”。

  如果靠近了,这些“蚊子”还可能会飞到你的头顶上方跟着你走,就仿佛脑袋上长了朵乌云,甩都甩不掉。

  这么多蚊子聚在一块是做什么呢?它们会咬人吗?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这种奇怪的“蚊子”。

  “乌云”的身份并不是真正的“蚊子”

  其实组成“乌云”的并不是蚊子。我们日常说的蚊子,都是昆虫纲—双翅目—蚊总科—蚊科里面的成员。而组成“乌云”的摇蚊,是昆虫纲—双翅目—摇蚊总科—摇蚊科的成员。

  摇蚊科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超过5000个成员,很多摇蚊的外形确实比较像蚊子,再加上它们名字里也有个“蚊”字,所以,经常被当成是会吸血的蚊子。

  但实际上它们跟蚊子属于不同的科,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动物。

  摇蚊并没有蚊子那样细长的口器,它们并不会像蚊子那样吸血。

  但是,它们也能感受到你呼出的二氧化碳,当你靠近的时候,这些摇蚊会跟着你飞来飞去,但并不会把你咬得浑身是包。

  当然了,夏天的草丛里除了摇蚊,也可能会潜伏着会吸血的蚊子。

  所以去这些地方溜达还是要做好防护,喷好防蚊水、穿长袖长裤。

  摇蚊聚成一堆并不是为了玩

  在草丛中的摇蚊聚成一堆,并不是为了玩,这是一种叫做“婚飞”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大家聚在一起繁殖后代。

  很多种类的昆虫都存在婚飞的现象,比如白蚁、蜜蜂、浮游等等,摇蚊也有这个特征。在准备繁殖的时候,摇蚊会飞到空中,并且向外释放信息素,吸引异性来交配繁殖。

  当异性被吸引过来之后,它们并不是立即交配然后各回各家。它们会待在一起,继续向外释放信息素,吸引更多的同类过来。

  因此,摇蚊越聚越多,信息素也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很快就会吸引来成片成片的同伴,变得像乌云一样。

  比如2022年4月,山东青岛的一所医院里,就出现了成片成片的摇蚊聚集,黑压压的一大片。

  2018年,西湖旁边的树上也有成片的摇蚊像黑烟一样冒出来,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在2022年6月,四川省泸州市的法王寺镇出现了大量的摇蚊婚飞,聚集在一起,跟龙卷风一样,持续了好几天。

  而在2012年,武汉东湖大量摇蚊婚飞,婚飞之后,死去的摇蚊尸体在地上堆积成泥,引起了车辆打滑险些冲入湖中的交通事故。

  当然了,摇蚊尸体堆积引起车辆打滑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罕见的。一般情况下,婚飞的摇蚊并不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什么危害,所以也不需要特殊治理。

  实在是干扰生活了,才会对它们进行一些消杀。而且婚飞的摇蚊,也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摇蚊聚成一片虽然看着可怕,但它们也会吸引来喜鹊、燕子等鸟类以及蜻蜓之类的食肉昆虫,它们会在婚飞的摇蚊中大吃特吃,填饱肚子。另外,摇蚊的幼虫对生态系统也非常重要。

  喜欢钓鱼或者养鱼的人,对摇蚊的幼虫一定不陌生。人们经常用来做鱼饵、饲料的红虫(或者叫红线虫),就是摇蚊的幼虫。

  摇蚊的幼虫除了被人类做鱼饵之外,在水沟、水稻田还有水潭里都不难见到,它们也是自然界中的鱼类、雏鸟还有其他水生昆虫幼虫的重要食物。

  所以,下次再看到水塘边的一朵朵“乌云”,可不要再误以为它们是吸血的蚊子啦。

  咬人的蚊子

  为啥总在耳边嗡嗡叫

  蚊子吸血的确令人讨厌,奇怪的是,它们在这么做之前会发出嗡嗡声通知我们,给了我们消灭它们的机会。

  这是它们嘴巴发出的声音吗?事实上,这并不是它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蚊子的声音并不是蚊子在“叫”,而是它的翅膀惹的祸。因为在蚊子翅膀的底部有一个带齿的器官,它们的身体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这种声音。人们常常觉得蚊子的“嘴”很厉害,才给人它在“叫”的错觉。

  另外,蚊子喜欢有臭味、腥味的地方。人的耳朵与外界接触,而且无论是干耳或湿耳的人,耳朵随时都会分泌耳屎,而那耳屎的腥味很重,所以自然吸引蚊子在耳朵旁“盘旋”。

  蚊子在叮咬我们,从我们身体吸食了血液之后,我们会感受到皮肤上的凸起和瘙痒。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实来自蚊子的唾液。其唾液中包含的毒素对它们进食存在帮助。这些毒素通常通过血管舒张、抗凝和抗血小板特性来帮助进食。

  蚊子真要咬你

  50米外就锁定了你

  为什么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蚊子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你?昆虫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蚊子的觅食绝招。

  蚊子通过二氧化碳气体远距离寻找叮咬对象。从我们肺部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团块状的气流。

  当蚊子感觉到比空气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时,就会朝着这股气流逆向飞行。大约在164英尺(约合50米)远时,蚊子就能注意到你的“与众不同”。

  研究人员认为,蚊子之所以选择特定的叮咬人群,主要是基于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产生的不同化合物。我们的汗腺分泌物被细菌转化为挥发性化合物,通过空气进入蚊子头部的嗅觉系统。

  当蚊子距离一群潜在目标大约1米远时,它们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包括皮肤温度、水蒸气含量以及人们所穿衣服的颜色等。

  综合科普中国报道

  武汉晚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中新网宜昌4月24日电 (记者 郭晓莹 董晓斌)“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联盟”24日在湖北宜昌市揭牌成立,这是国内志愿服务领域第一个以“长江大保护”为主题的全流域、联合性、非营利志愿服务组织,将全面提升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体系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是长江重点生态...

    时间:04-24
  • 河南开展交通运输执法专项整治 严查“碰瓷式”执法等突出问题

      中新网郑州4月24日电 (记者 刘鹏)记者24日从河南官方获悉,为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升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依法行政水平,切实解决执法突出问题,该省官方近日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据通报,此次重点整治内容包括“逐利执法”、...

    时间:04-24
  • 福州宣判特大走私冻品案 外籍走私“母船”首次被判没收

      中新网福州4月24日电 (王昀)福州海警局24日透露,该局破获的涉案金额达4000万元的特大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案,近日由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一审宣判。其中,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年6个月到4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3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罚金,扣押在案的外籍船舶“彭阳号”、接驳船被予以没收,涉案冻品被依...

    时间:04-24
  • 广东东莞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

      中新网广州4月24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4日消息,东莞谢岗镇黎村一处水田近日发现5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彩鹮曾一度被认为已在中国绝迹,此次也是东莞首次野外监测到彩鹮。  据了解,4月15日,鸟类摄影爱好者蔡汝广来到东莞谢岗镇黎村松岗头拍摄黑翅长脚鹬,突然发现远处有几只黑色...

    时间:04-24
  • 山东创新地域特色沟通平台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中新网济南4月24日电 (记者 沙见龙)“重新铺设下水管道,是大家受益的大好事,我们可以多方筹集资金”“铺设管道工程所需资金是多少?我建议征求意见时要附上资金使用预算……”在山东潍坊安丘市,居民、施工单位、社区工作者等20余名代表在一场别开生面的“大爷马扎会”上,针对下水管道重新铺建问题进...

    时间:04-24
  • 部分游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云南景洪通报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景洪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云南景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24日发布《关于部分游客出现胃肠道症状到医院就诊有关情况的通报》称,2023年4月23日22时许,有部分游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陆续到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接病例报告后,景洪...

    时间:04-24
  • 女子驾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致9伤 昆明警方:已控制涉事司机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官方微博消息,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24日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4月24日8时36分许,在二环北路马村立交附近路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接报后,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处置。经初步调查:曹某某(女,汉族,50岁)驾驶云A7...

    时间:04-24
  • 徐行草编传承人王勤: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碰出非遗文化新魅力

      中新网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 缪璐)几根黄草在王勤的手指间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便勾勒出漂亮的形状与纹样。用其制成的作品,不仅进过唐朝宫廷,还登上过进博会的舞台,这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  草编是大自然给予上海嘉定徐行的一份厚礼。徐行草编用的原料黄草,只在徐行一带河滩上生长,移入...

    时间:04-24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黑臭污水暗管偷排 灰白泥浆明渠入河

      央广网十堰4月24日消息(总台记者管昕 凌姝 江晓晨)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的核心水源区,肩负着保护国家战略水资源安全的历史使命。发源于十堰市茅箭区的泗河,是汉江的一级支流,是十堰市五个入库河流之一,它流经十堰市多地最终汇入丹江口水库。  中国之声记者近日采访发现,...

    时间:04-24
  • 四问北方罕见降雪:持续多日雪深破纪录 为何4月还有如此强降雪?

      中国天气网讯 4月罕见降雪!近日,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山西、陕西多地积雪深度破纪录,部分地区创最晚积雪纪录。降雪对设施农业、经济林果和交通运输等多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此次降雪到底有多强?造成了哪些影响?为何4月还出现如此强的降雪?中国天气网为您一一解读。  一、本次降雪过程有...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