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三十余年只干一件事 新疆匠人用“匠心”制黄金

2023-04-23 18:3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3日电(潘琦)新疆民间有这样一句说法:“将任何一个妇女的裙摆抖一抖都会掉出一件金首饰”。可见新疆一些群众对黄金的喜爱。

  近日,记者慕名走进乌鲁木齐中亚黄金宝玉石产业园,采访新疆古法制金技艺传承人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面对镜头,他戴着老花镜,展示了拉丝、缠绕金弹簧、折花等多种古法工艺。

  新疆古法制金工艺与普通制金工艺在造型和处理方式上都有着很大区别。前者工艺技术方面使用累珠,累丝,锤攥,镌刻,焊接,磨压,镶嵌等技术,造型多比拟自然界或生活中的植物、食物,如蝴蝶形、蛙形,包子形,月牙形等,制作工序繁杂。

手工制作的黄金项链正待镶嵌宝石。 左丹丹 摄

  全能金匠手 刻焊磨镶样样精通

  工作室大门微掩,老师傅正在拉金线,两位徒弟站在一旁一声不吭,空气中散逸紧张的气息。只见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屏气抿嘴,半眯着眼睛,将金线逐一穿过拔丝板上粗细不同的眼孔,一点点磨,一下下拉,金属丝变得越来越细。

  红润面庞,双目有神,扑面而来一股艺术家气质,手拿铁锥,穿着朴素,又俨然一副工人的样子。工人与艺术家的集合体,是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一根发丝的直径约0.8毫米,这成品金线仅有0.12毫米。”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说,年轻时,对古法制金这门手艺并不感兴趣,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才与黄金结缘。

制作金饰的各个部分。 潘琦 摄

  19岁那年,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正式当起学徒。“每天上班,先从师父那里拿两包材料。”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要求自己一天内将其全部制成0.9毫米的金珠。“手酸到吃饭都没劲夹菜,一学就是6年,这其中的辛苦和魅力逐渐让我成长。”

  说话间,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用喷枪将黄金融化,待到凝固之时用钳子夹出,放在水里发出“呲呲”声,利用冷水快速散去高温。黄金质地较软,镌刻难度高,极易破损,而在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手中,纸片般的金箔也可以雕刻。

  浸润这行的几年里,老师傅逐渐成了“全能金匠”,累丝、镶嵌、焊接……样样精通。如今,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凭借精湛技艺,被新疆奥斯玛尼金银饰品加工有限公司重金聘请,每月制金500克,每克黄金加工费约50元。

  时间不会辜负“守”艺人

  在新疆,像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这样一个人把古法制作金饰的所有工序都做下来的匠人寥寥无几。古法金饰价格不菲,却从来不乏买家,目前,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手上的订单交付时间已经排到了2年后。

  记者在走访乌鲁木齐一家金饰店时,与老板艾力西尔·图尔迪谈起了古法制金。他说,在维吾尔族婚礼中,金首饰是新娘重要的聘礼和装扮,即使经济不宽裕的维吾尔族妇女也会节衣缩食准备一件金饰。从近些年的销售情况来看,现在人们更青睐手工打造。

  “瞧,我们把古法制金的饰品放在最显眼的柜台。十个人中有六七个会选择古法金。”艾力西尔·图尔迪说,与普通黄金制作工艺相比,古法金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强、用料少等特点。不似其他金饰的耀眼,反而具有独特的哑光质感,纹理均匀、温润古朴、韵味十足。

  提及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艾力西尔·图尔迪直呼:“认识”!夸赞说,他做的每个黄金首饰就像微缩的雕塑,每一个线条都洋溢着生命力,像艺术品一样巧妙绝伦,独一无二。

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正在工作。 潘琦 摄

  一敲一打、一掐一磨间,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已制金30余年,一生只干了这一件事。手工制金的时间是机械工艺的几十倍。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总是盘腿而坐,弓着腰,从天亮到天黑。手腕、膝盖、颈椎等处的病痛不时侵袭着他,走路也有些驼背。

  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对此不以为意,他告诉记者,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做出精美的作品,没什么机巧,只是精益求精多琢磨,身上的病痛都是他的“功勋章”。

  “精益求精多琢磨”,几个简单的字,却道出了技艺传承的精髓——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

  匠心赋能“非遗”传承

  谈及传承和培养徒弟,阿不都西提·阿不力米提坦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制渐渐代替了手工。“很多人想跟我学习技艺,但一听说需要先坐三五年冷板凳,就打退堂鼓了。就连我的儿子,学习两个月后也选择了放弃。目前,掌握这项技艺的工匠逐年减少,且老龄化严重”。

学徒阿依古丽·阿卜杜麦提虚心向师父求教。 左丹丹 摄

  好在学徒阿依古丽·阿卜杜麦提还在坚持。她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模具,制金的过程中最难的是要学会计算克数,现在多通过制银练习技艺。“最累的锯割,刚开始学习钳工时,我很有干劲,但是一天之后累得腰酸背痛而且手也磨了好几个泡。”

  学习一段时间后,在师父的指导下,阿依古丽·阿卜杜麦提独立制作了一个戒指送给了母亲。“看着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觉得再辛苦也值得。”阿依古丽·阿卜杜麦提说,这种带有“匠心”的金器制品,复杂而纯粹,朴素而有温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手工艺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五一”在即,二次感染要来?专家:新冠正走向流感化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韦香惠)近日,部分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抗原阳性的照片,称自己“二阳”了。同时,一些地区出现新增的XBB.1.16变异株病例。“五一”假期在即,随着全国范围人员流动增加,许多人担心下一波疫情高峰是否将要到来?深圳北站候车室旅客候车 广铁集团 供图  近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二次...

    时间:04-24
  • 意大利博主罗密欧:爱上中国的过程好比花园探秘 想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倩媛):“我是意大利‘原装进口’的罗密欧,2006年我踏上了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操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已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意大利籍网络博主罗密欧(Mattia Romeo)4月21日在2023年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中国叙事•构建国际传播新范式”平行论坛上分享了自己跨越山海,来...

    时间:04-23
  • 新疆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逾1000件 总体案件受理数量下降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3日电 (记者 王小军)4月23日,记者从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2年,新疆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028件,审结827件,呈现总体案件受理数量下降、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实质化解成效显著、商标权和著作权纠纷收案占比大、涉互联网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新型案件增多等特点...

    时间:04-23
  • 视障读者:希望多些专业类盲文读物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周孙榆王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一场无障碍阅读沙龙在上海思南公馆举行。阅读是人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对于视障人士而言则更甚。  “在我21岁时,我的世界因青光眼堕入黑暗,之后是我的妻子每天为我朗读书籍,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亚洲第一位登顶珠穆...

    时间:04-23
  • 西藏举行推广“本地游”主题研学活动

      中新网拉萨4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西藏“本地游”主题研学活动23日在拉萨古村落俊巴渔村结束,活动为期2天,旨在林卡游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向前来体验的游客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孜(牛皮船舞)表演,开展了羊皮筏彩绘儿童体验,皮划艇体验以及篝火露营活动等。图为皮划艇教练向体验者...

    时间:04-23
  • 天津公安集中销毁80余种侵权伪劣物品60.5万件

      中新网天津4月23日电 (周亚强)23日上午,天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会同和平、南开分局,在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支持下,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涉案物品统一销毁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采用无害化焚烧、填埋等方式,共集中销毁涉及医疗器械、服饰、箱包、药品、保健品、烟草、书...

    时间:04-23
  • 青海知识产权案件新类型不断出现 逐年增多

      中新网西宁4月23日电(祁增蓓)23日,记者从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技术合同纠纷、技术服务合同纠纷、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侵害商业秘密纠纷、商业诋毁纠纷、垄断纠纷等在青海省不常见的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并呈逐年增多态势。  据悉,2022年,青海省各级人民法院...

    时间:04-23
  • 2023年北京阅读季发布首批“京华好书” 首发“北京文化书系”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第十三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23日在朝阳公园北京书市正式启动。“京华好书”推荐平台暨首批好书与读者见面。  据主办方介绍,“京华好书”推荐平台旨在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对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作用,以出版好书、发现好书、...

    时间:04-23
  • 广西龙胜:“最长的梳发长链”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成功

      中新网桂林4月23日电(韦吉阳 吴梦行)“一束长发黑又亮,梳妆打扮像新娘……”4月22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黄洛瑶寨举行一年一度的三月三龙脊“长发节”。  本届“长发节”还开展了群体红瑶长发女“最长梳发长链”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在民众和游客的见证下,256名红瑶女手持木梳,开始为身前的...

    时间:04-23
  • 江苏睢宁:“稻虾种养循环”蹚出生态致富路

      中新网徐州4月23日电 题:江苏睢宁:“稻虾种养循环”蹚出生态致富路  作者 朱志庚 顾士刚  谷雨时节,阴雨不断。江苏省睢宁县金城街道邱胡社区田家大园生态农业基地,183亩养殖塘的小龙虾迎来销售旺季。随着一个个网笼从水中拖出,一只只活力十足、挥舞着大钳子的小龙虾映入眼帘,虾农们蹲在塘边高...

    时间:04-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