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和春歌会”、夜跑活动……火热的大学校园生活回来了

2023-04-17 00:40: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和春歌会”千人大合唱 夜跑活动拓展社交圈

  火热的大学校园生活回来了

  青春派潮流

  同学们并肩坐在台阶上听歌,携手围着操场夜跑,在礼堂中与电影导演交流……历经三年蛰伏,大学火热的生活和这个春天一起来到校园。

  一场“和春歌会”宣告“春天回来了”

  “我们这些努力不简单,快乐炼成泪水是一种勇敢。”秦立婷站在明法楼台阶前的舞台上,眼前数百上千名同学围在人民大学的校徽旁,打开手机闪光灯,挥舞起小小荧光棒,制造出明星演唱会般的梦幻现场。

  秦立婷是人民大学的一名大三女生,她所站上的这个舞台叫“和春歌会”,舞台很简单,一侧是“和春歌会”的幕布,另一侧是播放MV的大屏,但这个歌会的意义非凡,它是人民大学学生文艺联盟主办的一场迎接新学期的合唱活动。

  “和春歌会”的诞生其实颇有传统。秦立婷介绍,以前每逢一些节假日或者毕业季的时候,就有同学在人大校园地标性的明法广场自发组织唱歌。从2022年3月开始,人大学生文艺联盟会不定期地在人大校园内以“We live”的形式举办小型歌会。

  今年2月25日的这场“和春歌会”,是人大校园经历疫情后的第一个大型文艺活动,文艺联盟的同学早早就开始对接场地,寻找专业设备。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歌会,让同学们意识到,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生活回来了。

  歌会向人大所有同学开放,同学们可以到明法楼前当听众,也可以报名演唱。秦立婷是受邀请的校园歌手,“刚过完年,回到学校,好久没登台了,还是很兴奋的。”秦立婷说,尽管没有盛装,但与台下的同学们一起用青春的嗓音合唱,“那种感觉很享受。”秦立婷说,歌会后的第二天,父母刷手机时偶然看到了演唱现场的视频,转发到家庭群后,亲戚们都点赞说“这才是大学校园该有的样子”。

  夜跑活动重启 展现青春活力

  3月30日晚,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数百名同学来到操场上,踏着音乐的节奏,伴随着主席台上闪耀的荧光棒,完成了“起跑青春,跃动山大”的夜跑活动。

  该活动由校团委主办、山东大学研究生会承办、山大人文创纪念品中心协办。

  主办方在主席台上还设置了音响设备,一些同学跑步结束后,拿起麦克风高歌一曲,引起了操场上同学的欢呼和掌声,甚至在“再来一首”的喊声中连续返场。

  杨雨曦(化名)是山大的一名研究生,由于是毕业年级,她把很多的精力都扑在了实习、找工作和准备毕业考试上,听说学校有夜跑的活动后,便一直期待能够参加,她觉得这能让自己找到刚进学校时的感觉。

  根据规则,杨雨曦来到报名处登记后,领取了运动手环,随后她便和朋友一起,踏着歌声的节奏围绕着操场起跑。“这项活动不是竞赛,只是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享受校园生活,我也是量力而行,不会强求自己有什么成绩。”杨雨曦说,根据活动规则,跑步超过一公里就能够在现场领取明信片,达到两公里就能够参加现场抽奖,奖品都是如跳绳、摇摇杯、手环等小型运动器材。

  这次夜跑活动给杨雨曦的最大惊喜,是现场发放的手环。杨雨曦说,现场领取的手环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每一对不同颜色的手环都有相同的号码,参与的同学可以在现场找到跟自己相同号码的“有缘人”。杨雨曦觉得,这种方式可以拓展社交,感觉很奇妙。

  夜跑被很多同学在朋友圈晒出,有同学说:“终于又体验到了那种真正属于青春的活力,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热情与希望。大家也都勇敢地去展现自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吧!”

  可与导演面对面 北外“电影院”一票难求

  除了文体活动外,校内外的交流也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没想到在学校里就能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而且还能近距离接触到电影主创人员、与导演交流剧本的意义。每周一次的电影观影活动,让同学们把北外戏称为“北京外国语电影院”。

  今年开始,观影活动更加频繁。3月2日导演田晓鹏与他的作品《深海》走入北外;3月16日,郭帆导演携《流浪地球2》也来到北外;3月26日则是冯小刚和他的《忠犬八公》。

  “几乎每周都有,但我从来抢不到票。”女生杨利华说,这几次观影活动的票都是“秒没”。

  《深海》的票是杨利华从一个学姐那里拿到的。恰好那个学姐当天有事,无法去礼堂观影,便在朋友圈里转赠观影票,杨利华手疾眼快地“抢”到了这张票。

  《深海》放映这天并不是休息日,但千人礼堂里早早坐满了北外的学生。观影过程中,有的同学被带入电影的情绪中,为主人公的经历热泪盈眶。随后,田晓鹏导演来到场地中央,分享了他制作影片的经历。田晓鹏说:“我认为人并不是在不快乐或者抑郁的时候才能看懂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初衷并不是在讲抑郁症本身,而是一种当今社会每个人可能存在的灰色情绪,这种情绪也许是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许是苦难挫折等等。但我们被这种情绪困扰时,我们怎么去探寻心里的那束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从礼堂观影回来,杨利华还沉浸在电影的情绪中。她觉得,与在电影院观影最大的不同,是可以沉下心来去欣赏电影,还能通过和导演的交流,了解电影的主旨和拍摄经过,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影片里面蕴含的道理。

  回到支教课堂 每个孩子都让人想念

  有走进来,就有走出去,校外的社会实践更是学生们的课堂。

  在定福庄附近,一座只有小操场和四层教学楼的安民学校里,满溢着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高语杉走进教室,几个活泼的孩童抱住高语杉,“高老师的包里有什么奖品呀?”“请回到座位上去,不然下课就不给你奖品了哦!”高语杉对孩子们说。这堂课是高语杉的趣味英语,她要在各式各样的互动游戏中教给学生们简单的英语单词。

  刚上大学,高语杉便参加了北二外爱心支点社的支教活动,成为志愿教师中的一员。

  每周二16:30至17:30,北二外支教志愿者会给安民小学的孩子们进行英语补习,充分利用该校的外语特色,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沟通能力,了解外国的语言与风情文化,弥补学校师资上的不足。这样的支教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平台,给予一个锻炼自身、奉献爱心的机会。

  今年春天,暂停许久的支教活动恢复了。此时的高语杉已经成为爱心支点社的社长,她毫不犹豫地扛起组织本届“安民支教”的大旗。作为活动的“协调者”,高语杉不仅会继续扮演教师角色,也要负责管理其他支教志愿者的报名、筛选、课程准备、教学等情况。

  再次回到安民学校,原来带过的班级里已经坐着新的身影。曾经教授过的学生,换完牙了,戴上了红领巾,也变得稳当了。校园里的孩子们会齐声向高语杉问好,见到她会主动打招呼。

  重回支教课堂,高语杉很是激动,她说与小朋友的友爱互动会让她心底暖暖的,“他们的认真和纯净总能让我的疲惫得到治愈。”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实习生 王伊朵

  统筹/林艳 张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许怀之:追慕苏轼而来 诗词吟唱联结两岸

      中新社黄冈4月17日电 题:许怀之:追慕苏轼而来 诗词吟唱联结两岸  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近日在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台湾博士之家,伴随袅袅筝音,台湾教师许怀之带领学生以吟唱方式,排演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词作。  “吟唱不仅能体现诗词韵律之美...

    时间:04-17
  • 跳跃之光!江西南昌“光明行”跳绳队带领盲童勇敢逐梦

      中新网南昌4月17日电 题:跳跃之光!江西南昌“光明行”跳绳队带领盲童勇敢逐梦  作者 卢梦梦  卢建波  在位于江西南昌青山湖区的南昌市盲童学校里,有一支特殊的跳绳队——“光明行”跳绳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这支跳绳队带着一批接一批身处黑暗的孩子们摆脱自卑和胆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时间:04-17
  • 两岸“小三通”复航百日运送旅客近5万人次

      中新网厦门4月17日电 (汪桢 黄秋雅)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17日披露,截至4月17日0时,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复航百日,该总站全力保障通关安全顺畅,累计验放客轮近600艘次,查验出入境旅客4.95万余人次,开通“两岸生命救助绿色通道”5次。  4月16日17时30分,146名旅客搭乘“新五缘”轮,经厦(门)金(门)...

    时间:04-17
  • 以潮流文化对话两岸青年 环太湖地区青年为融合发展添青春力量

      中新网常州4月17日电 (唐娟 张燕)4月16日晚,海峡两岸青年环太湖交流活动暨第二届苏台青年潮流文化节在江苏常州启动。本届活动以“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为主线,聚两岸青年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  本届活动在国台办交流局指导下,由江苏省台办、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苏州市台办、无锡市台办、湖州...

    时间:04-17
  • 科学家揭开元古宙地层“珍珠项链”存在之谜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杨颜慈)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在中国鲁西和淮南地区拉伸纪地层中发现了以多种形式...

    时间:04-17
  • 网红大院里的黄埔会客厅:喝黄埔咖啡 聊黄埔情缘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 作者罗鲁峤报道】三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在北京石油共生大院里的黄埔会客厅,多位黄埔后人围坐而谈,手捧“黄埔咖啡”,杯中泡沫拉花上制作出“亲爱精诚”的黄埔校训。  没有拘束的形式座谈,只有温馨的聊天空间。由北京黄埔同学会创建的“黄埔会客厅”,坐落在海淀区网红打卡...

    时间:04-17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受聘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6日发布消息说,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侯云德院士当天下午应邀访问中国科技馆,为中国科技馆“红领巾宣讲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岗揭牌,并受聘为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  侯云德院士是中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

    时间:04-17
  • 我依然是范雨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鹏远  发于2023.4.17总第108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北京东五环以东17公里,有一处城中村。和所有城中村一样,这里的房屋低矮、人口密集、物价低廉。杂乱蔓延的电线将头顶上本就狭窄的天际分割得更加破碎。唯一特别的是,因为匍匐在首都机场的起降航线下,低空飞行的航班会时...

    时间:04-17
  • 云南丽江塔城乡森林火灾已全部扑灭 火场转入清理看守阶段

      记者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获悉,4月11日发生在云南省丽江市塔城乡的森林火灾,经过当地政府和救援人员连续6天奋战扑救,明火已全部扑灭,目前火场已转入清理看守阶段。  4月16日18时,经云南丽江森林消防支队、武警官兵、地方专业扑火队伍等相关队伍6天奋力扑救,玉龙县塔城乡堆满村火场已得到全面控制,除...

    时间:04-17
  •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袁秀月)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份好工作?曾几何时,在外界看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对着电脑,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体面工作。  然而最近,一些人却“逃离”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厂员工。在体力劳动中,很多人称获得了...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