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京地铁不再强制乘客戴口罩 未戴口罩也可进站乘车

2023-04-17 00:21:06

来源:新京报

  北京地铁不再强制乘客戴口罩

  未戴口罩也可进站乘车;4月14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再次恢复至1200万人次水平

  近日,有网友反映,北京市各条地铁线路已全面放开口罩要求,乘客在进站安检、候车乘车的过程中,均无需佩戴口罩。记者从北京地铁获悉,目前他们已接到相关要求,不再对口罩问题做硬性规定,完全看乘客的个人意愿。

  此外,记者从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获悉,4月14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达到1201.16万人次,这是时隔636天再次恢复至1200万人次水平。面对客流的持续增长,北京轨道交通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力做好市民出行服务保障工作

  变化 1

  站内标语

  “乘车需全程佩戴口罩”提示已撤下

  4月15日晚7点40分,记者在十号线双井站看到,有多名没有佩戴口罩的乘客顺利通过安检进入车站,工作人员也并未提醒或建议其要佩戴口罩。“这样的转变也挺积极的吧,大家对于出行也更有信心了。”一位未佩戴口罩进站的乘客表示。

  进站后,记者同样看到少数正在候车的乘客也没有佩戴口罩,但这些乘客的占比并不是很高。粗略统计后发现,晚上7点45分至8点间,在站台上候车的乘客中,有三十余名没有佩戴口罩,在所有同时段候车的乘客中,未佩戴口罩乘客的比例不足一成。此外,在车厢内也看到了一些不戴口罩的乘客,以结伴出行的年轻人居多。

  另一个变化是,在车站内已经看不到要求乘客佩戴口罩的相关提示信息。对此,记者从多个地铁站了解到,目前他们都收到了相关通知,不再对乘客佩戴口罩事宜进行强制要求,同时,也将站内此前张贴的“乘车需全程佩戴口罩”的标语撤换下。

  变化 2

  广播提醒

  建议在乘车过程中佩戴口罩

  记者4月15日乘坐地铁时注意到,虽然地铁部门已不再对口罩进行强制性要求,但部分车站内依然能够听到广播提醒,告知乘客为了自身的健康,建议在乘车过程中佩戴口罩。

  不过,车站的工作人员仍在按照相关要求佩戴口罩。

  对于乘坐地铁时到底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的问题,国家层面其实也有了明确的说法。4月12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明确提出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

  “我觉得戴或者不戴(口罩)现在已经是一种个人的自由选择了,但同样考验我们的公共规范意识。”除了一些乘客表示支持乘坐地铁可不戴口罩的新要求外,也有乘客表达了其他的看法,一位女乘客告诉记者,她认为乘客需要更加自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出于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还是应该戴好口罩。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许怀之:追慕苏轼而来 诗词吟唱联结两岸

      中新社黄冈4月17日电 题:许怀之:追慕苏轼而来 诗词吟唱联结两岸  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近日在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台湾博士之家,伴随袅袅筝音,台湾教师许怀之带领学生以吟唱方式,排演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词作。  “吟唱不仅能体现诗词韵律之美...

    时间:04-17
  • 跳跃之光!江西南昌“光明行”跳绳队带领盲童勇敢逐梦

      中新网南昌4月17日电 题:跳跃之光!江西南昌“光明行”跳绳队带领盲童勇敢逐梦  作者 卢梦梦  卢建波  在位于江西南昌青山湖区的南昌市盲童学校里,有一支特殊的跳绳队——“光明行”跳绳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这支跳绳队带着一批接一批身处黑暗的孩子们摆脱自卑和胆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时间:04-17
  • 两岸“小三通”复航百日运送旅客近5万人次

      中新网厦门4月17日电 (汪桢 黄秋雅)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17日披露,截至4月17日0时,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复航百日,该总站全力保障通关安全顺畅,累计验放客轮近600艘次,查验出入境旅客4.95万余人次,开通“两岸生命救助绿色通道”5次。  4月16日17时30分,146名旅客搭乘“新五缘”轮,经厦(门)金(门)...

    时间:04-17
  • 以潮流文化对话两岸青年 环太湖地区青年为融合发展添青春力量

      中新网常州4月17日电 (唐娟 张燕)4月16日晚,海峡两岸青年环太湖交流活动暨第二届苏台青年潮流文化节在江苏常州启动。本届活动以“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为主线,聚两岸青年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  本届活动在国台办交流局指导下,由江苏省台办、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苏州市台办、无锡市台办、湖州...

    时间:04-17
  • 科学家揭开元古宙地层“珍珠项链”存在之谜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杨颜慈)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在中国鲁西和淮南地区拉伸纪地层中发现了以多种形式...

    时间:04-17
  • 网红大院里的黄埔会客厅:喝黄埔咖啡 聊黄埔情缘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 作者罗鲁峤报道】三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在北京石油共生大院里的黄埔会客厅,多位黄埔后人围坐而谈,手捧“黄埔咖啡”,杯中泡沫拉花上制作出“亲爱精诚”的黄埔校训。  没有拘束的形式座谈,只有温馨的聊天空间。由北京黄埔同学会创建的“黄埔会客厅”,坐落在海淀区网红打卡...

    时间:04-17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受聘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16日发布消息说,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侯云德院士当天下午应邀访问中国科技馆,为中国科技馆“红领巾宣讲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岗揭牌,并受聘为中国科技馆“专家志愿者”。  侯云德院士是中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

    时间:04-17
  • 我依然是范雨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鹏远  发于2023.4.17总第108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北京东五环以东17公里,有一处城中村。和所有城中村一样,这里的房屋低矮、人口密集、物价低廉。杂乱蔓延的电线将头顶上本就狭窄的天际分割得更加破碎。唯一特别的是,因为匍匐在首都机场的起降航线下,低空飞行的航班会时...

    时间:04-17
  • 云南丽江塔城乡森林火灾已全部扑灭 火场转入清理看守阶段

      记者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获悉,4月11日发生在云南省丽江市塔城乡的森林火灾,经过当地政府和救援人员连续6天奋战扑救,明火已全部扑灭,目前火场已转入清理看守阶段。  4月16日18时,经云南丽江森林消防支队、武警官兵、地方专业扑火队伍等相关队伍6天奋力扑救,玉龙县塔城乡堆满村火场已得到全面控制,除...

    时间:04-17
  • 不少年轻人,正“逃离”写字楼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袁秀月)什么样的工作是一份好工作?曾几何时,在外界看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对着电脑,这样的工作才称得上体面工作。  然而最近,一些人却“逃离”写字楼,干起体力活。他们中,有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人,有刚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前大厂员工。在体力劳动中,很多人称获得了...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