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连休4天,“狂欢模式”开启!网友:能推广到全国吗?

2023-04-12 21:47:00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

当你在期盼五一小长假的时候

云南部分地区的小伙伴

已经开始他们的泼水节假期了!

近日,瑞丽泼水狂欢节

组委会办公室发布放假通知

泼水节于4月13日至14日放假2天

4月15日(星期六)、4月16日(星期日)

正常休息,共4天

随后

话题“瑞丽通知泼水节可连休4天”

冲上微博热搜榜

新浪微博 截图

不少网友看到该消息后,直呼“羡慕!”

有网友表示

“这泼水节能推广到全国吗?”

“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也要过泼水节!”

还有网友称

“我要回云南,没有我,

泼水节我们寨子会输的。”

图为泼水狂欢的盛况(资料图)。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 供图

其实,泼水节放假的不止瑞丽

今年

瑞丽市所属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于4月12日至15日放假调休,共4天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则于4月12日至14日放假,

与4月15日(星期六)、

4月16日(星期日)连休,共5天

连日来,云南省

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

等州(市)均在积极筹备系列活动

计划推出丰富多彩

的庆祝活动和体验项目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热闹的泼水节活动

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3月31日,携程数据显示

泼水节期间

飞往西双版纳的机票

和当地酒店订单量均增长显著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机票订单量环比前一周增长152%

超过2019年同期60%

景洪市泼水节期间的酒店订单量

环比前一周增长88%

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177%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时隔3年,万人泼水

“狂欢模式”再次开启

泼水节究竟有多好玩?

一起深度体验

↓↓↓

  泼水节,又称“宋干节”,傣语称为“桑勘比迈”,意为傣历新年,是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等地傣族民众每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生命之神,水是圣洁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挑着清水,到佛寺为佛像洗尘,称为“浴佛”。人们以泼水狂欢的方式相互祝福,用洁净的水洗掉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图为2018年,游客在云南民族村内欢度泼水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在云南,泼水节一般有三天,定在每年公历的4月13日至15日。

  节庆第一天,傣语称为“宛墨”,类似农历除夕。

  节庆第二天,傣语称为“宛恼”,意为空日,是既不属于旧年也不属于新年的日子。

  节庆第三天,傣语称为“宛帕雅宛玛”,意为“日子之王来临的一天”,类似公历的元旦,意味着新的一年、新的日子开始了。

图为2019年,云南德宏迎宾晚会拉开泼水节序幕。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泼水节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活动形式多姿多彩,主要包括民众采花、信众赕佛、祭祀龙亭、浴佛仪式、洒水祝福、载歌载舞、武术表演、男女“丢包”(类似抛绣球)及燃放孔明灯、放水灯、放高升(类似放烟花)等。2006年5月20日,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到底怎么玩?

云南的泼水节分“文泼”和“武泼”

“文泼”遵从传统

就是宣传片中那种

大家身着漂亮的傣族服饰

一手捧银钵,一手拿柏树枝

在阳光和欢声笑语中轻轻泼洒祝福

图为傣族青年泼洒吉祥。图片来源:云南新闻网

但“武泼”不同

简单地说就是

秉持着“泼湿一身幸福一生”的原则

进行无差别“攻击”

图为2018年的云南民族村泼水节,游客和少数民族民众一起打水仗。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在“武泼”中

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挑选“装备”

“战袍”要挑好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一件漂亮的傣族服装

不仅能让你快速融入当地氛围

还能美美“出片”

图为售卖傣族传统服饰的服装店。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如果你不想让手机、钱包

收到“祝福”的话

防水袋必不可少

图为游客的手机防水袋。番永娇 摄

一件趁手的工具十分重要

水枪、盆、桶……

只要能装水都能成为“武器”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呲呲呲……”

水枪是初级装备

出水量比较小

需要频繁加水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盆和桶是快节奏装备

“杀伤力”较大

但对手臂力量要求较高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水管就是进阶装备了

水龙头+水管=全场无敌

胜利站在你这边~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开车的朋友

一定要关好车窗锁好车门

毕竟,在泼水节的“战场”里

遵循的可是“有空隙就泼,

没空隙就开门泼”原则

当然

小新也要提醒大家

遵守活动秩序,注意文明泼水

对于老人、孕妇、婴儿、摄影记者等

以“文泼”的方式表达美好祝福

图为2019年的云南德宏泼水节,民众欢度节日。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泼水节除了泼水

还有很多活动

  万人齐放孔明灯

  泼水节放天灯(孔明灯),绝对是一场不能错过的活动。在西双版纳,泼水节期间,会通过放天灯,祈祷带走一切的不吉,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光明与希冀。

图为2015年上万名当地群众和国内外游客在景洪市澜沧江畔放飞孔明灯。郝亚鑫 摄

  赶摆活动

  傣族的“赶摆”含有欢庆丰收、胜利和宗教活动的意思,是集祭祀、文艺、商贸于一体的活动。泼水节的“赶摆”是规模较大的“摆”。

图为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内水上赶摆、花船巡游活动。告庄西双景 供图

  采花

  采花是每年泼水节前一天举行的祈福仪式。采花当天,傣族、德昂族等各民族同胞,身穿节日盛装,汇聚到山上,心怀虔诚,采摘一种名为“赏建花”的鲜花。用来装饰龙亭,祈求来年谷物丰收、平安吉祥。

怎么样

是不是很心动?

想体验泼水节的小伙伴注意

云南各地傣乡泼水狂欢节

将于4月至5月隆重举行

心动不如行动

一起到云南过节呀~!

 

  作者:王旌亚 刘丽慧 洪沂 刘宸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事高自由度工作 68.6%受访青年建议提前调研行业和职位

      从事高自由度工作 68.6%受访青年建议提前调研行业和职位  六成受访青年提醒求职者重视劳动合同管理和社保等保障   自主性强、灵活自由、兼顾多头……高自由度工作的优势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但同时,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劳动者需要有更高的自控力、学习力、情绪...

    时间:04-13
  •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64.7%受访者认为不应照搬统一模式

      近年来,多地加快推进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建设“美丽街区”。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67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建设15分钟生活圈,64.7%的受访者认为各地情况差异较大,不应照搬统一模式,62.6%的受访者觉得所需基础和配套设施的高标准短时间难以达到。...

    时间:04-13
  • 88.3%受访青年表示喜欢自由度高的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霆指出,从事具有高自由度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个体要有强烈的追求成就的愿望,能具备内在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驱动力,更高的抗压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此外,从整个组织发展的角度,还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团队意...

    时间:04-13
  • 只因“未婚”应聘被拒 相关部门:已要求违规单位整改

      长江日报讯(记者邓小龙)市民应聘物业公司岗位,招聘人员询问她的婚姻状况,她回复“未婚”后,对方以“不合适”为由拒绝,是否存在招聘歧视?日前,市民刘女士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此事。江汉区相关部门回复称,该单位招聘存在违规行为,已要求整改。  刘女士反映,自己通过手机上的一款求职软件应聘泛海物业...

    时间:04-13
  • 石楠花为什么是臭的?

      4月初,又到了石楠树开花的季节,街头、公园、小区里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一团团洁白的小花远观颇有网红植物木绣球的“风范”,但其散发的奇特“花香”却一直被不少网友吐槽。  有人说石楠花所在处“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味道”,有人称它为“臭臭花”,有人戏称它的花语是“yue”,还有人专门为它制作了一套...

    时间:04-13
  • 年轻人滥用笑气该怎么管?

      不是毒品但有成瘾性 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 网上能轻易买到  年轻人滥用笑气该怎么管?  调查动机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有麻醉作用,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如用于发泡奶油,因此又被称作“奶油气弹”。笑气具有成瘾性,吸食会令人脸部肌肉失控,形成一个诡异的痴呆笑容。  大...

    时间:04-13
  • 如何对随意“刷脸”说“不” 检察机关推动建立人脸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格局

      如何对随意“刷脸”说“不”  检察机关推动建立人脸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格局  □ 本报记者 张昊  什么事情能靠“刷脸”完成?健身房“打卡”、使用超市储物柜、进出小区及楼宇,甚至到公共卫生间如厕时拿一段手纸……如今,公共场所、经营场所设置人脸信息采集设备的场景越来越多。  这些设备...

    时间:04-13
  • 2023年中缅边民大联欢暨芒市地区泼水节开幕

      中新社芒市4月13日电 (陈静)2023年中缅边民大联欢暨芒市地区傣族德昂族泼水狂欢节12日开幕。来自中缅两国数万名民众身着节日盛装,打起象脚鼓、敲起金铓锣、跳起民族舞蹈、泼洒吉祥水,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等最盛大...

    时间:04-13
  • 大学校园限入 黄牛党“乘虚而入”

      普遍只向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的亲友开放  大学校园限入 黄牛党“乘虚而入”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全国各地大部分高校的校园也陆续对外打开校门。不过,目前各高校普遍只向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的亲友开放,普通公众凭身份证预约进出大学还是奢望。  多所高校  普通公众没有预约资...

    时间:04-13
  • 小学生流行玩“电摇”引担忧 专家: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可任其发展

      小学生流行玩“电摇”引发家长担忧  专家: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可任其发展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喜欢做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腿下蹲,手臂前伸,高频率地做“拉锯式”的晃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社交语言,他们称之为“电摇”。这个并不雅观还不礼貌的举动,在孩子们中特别火,成为继《孤勇...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