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记者初春探春播 查看藏在豆子里的“小秘密”

2023-04-12 19:4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伦贝尔4月12日电 题:记者初春探春播 查看藏在豆子里的“小秘密”

  作者 张玮 张东阳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的大豆科研专家们正在全力做好大豆育种选种工作,为春播备好良种。

  中国是大豆之乡,栽培历史已超过7000年。目前,我国每年大豆需求总量近1.1亿吨,约9000万吨的需求缺口。而呼伦贝尔市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主产区之一,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332.4万亩,平均单产达到139.4公斤。

图为科技人员研究大豆新品种。  宁军 摄

  这几天,大豆科研工作人员正忙着对种子进行精选、排序,筛选优异材料,为田间机械播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品种突破是增产增收的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告诉记者,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建立了耐寒育种基地、耐旱育种基地、耐高肥水基地、耐重茬育种基地。育种周期也已经从8至10年缩减到5至6年,大幅度提升了大豆育种的进程。

  “传统育种需要育种家把材料全部种到地里,然后通过观察植株性状,选择一些高产、抗病的材料。效率与准确率都不高,而且周期比较长。”邱丽娟说,如今,通过高通量分子育种在种植株之前,快速检测出某个材料是否抗病、是否高产,从而缩短周期,提高选择效率。

资料图。图为科技人员测量大豆苗高度。 靳黛 摄

  目前,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收集和保存了1000余份各类大豆种质资源,为资源挖掘利用、鉴定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基础。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如建介绍,他们主推的国审大豆品种“蒙豆1137”品质优良,被评为2022年国家主导粮油品种,并入选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成果转化金额达180万元,已经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在500万亩左右。

  自2000年育成大豆品种至今,呼伦贝尔大豆品种实现了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双增长,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45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增收约15公斤,增加农民收入24亿元。

  “去年豆子大丰收,每亩能产350斤左右,1斤售价近3块钱。”当地大河湾村村民张君良欣喜地向记者介绍,2022年,他家26亩大豆选用“蒙豆1137”新品种,亩产收益达1000元,是他种植大豆历史上收入最高的一年。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大豆科科长孙宾成向记者介绍,10年前,大豆育成的品种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单产产量一般在120公斤—130公斤。“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已经育成了18个品种,像‘蒙豆1137’的年推广面积从200多万亩增至700万亩,亩产量可达400多斤。”

资料图。图为大豆获丰收。  宁军 摄

  “2023年,我们自主培育的即将审定的新品种有5个。”孙如建自信地说,农业农村部提出加强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培育战略,“蒙豆57”的油分含量达到了21.5%以上,能够紧跟国家战略和市场需要发展

  记者了解到,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共审定大豆新品种54个,其中,国审品种6个,品种涵盖了早熟、极早熟、高蛋白、高油、高产、多抗等多种类型,审定后通过保护的品种转化率达100%,品种转化金额超过1000万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事高自由度工作 68.6%受访青年建议提前调研行业和职位

      从事高自由度工作 68.6%受访青年建议提前调研行业和职位  六成受访青年提醒求职者重视劳动合同管理和社保等保障   自主性强、灵活自由、兼顾多头……高自由度工作的优势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但同时,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劳动者需要有更高的自控力、学习力、情绪...

    时间:04-13
  • 石楠花为什么是臭的?

      4月初,又到了石楠树开花的季节,街头、公园、小区里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一团团洁白的小花远观颇有网红植物木绣球的“风范”,但其散发的奇特“花香”却一直被不少网友吐槽。  有人说石楠花所在处“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味道”,有人称它为“臭臭花”,有人戏称它的花语是“yue”,还有人专门为它制作了一套...

    时间:04-13
  • 年轻人滥用笑气该怎么管?

      不是毒品但有成瘾性 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 网上能轻易买到  年轻人滥用笑气该怎么管?  调查动机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有麻醉作用,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如用于发泡奶油,因此又被称作“奶油气弹”。笑气具有成瘾性,吸食会令人脸部肌肉失控,形成一个诡异的痴呆笑容。  大...

    时间:04-13
  • 如何对随意“刷脸”说“不” 检察机关推动建立人脸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格局

      如何对随意“刷脸”说“不”  检察机关推动建立人脸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格局  □ 本报记者 张昊  什么事情能靠“刷脸”完成?健身房“打卡”、使用超市储物柜、进出小区及楼宇,甚至到公共卫生间如厕时拿一段手纸……如今,公共场所、经营场所设置人脸信息采集设备的场景越来越多。  这些设备...

    时间:04-13
  • 2023年中缅边民大联欢暨芒市地区泼水节开幕

      中新社芒市4月13日电 (陈静)2023年中缅边民大联欢暨芒市地区傣族德昂族泼水狂欢节12日开幕。来自中缅两国数万名民众身着节日盛装,打起象脚鼓、敲起金铓锣、跳起民族舞蹈、泼洒吉祥水,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等最盛大...

    时间:04-13
  • 大学校园限入 黄牛党“乘虚而入”

      普遍只向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的亲友开放  大学校园限入 黄牛党“乘虚而入”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全国各地大部分高校的校园也陆续对外打开校门。不过,目前各高校普遍只向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的亲友开放,普通公众凭身份证预约进出大学还是奢望。  多所高校  普通公众没有预约资...

    时间:04-13
  • 小学生流行玩“电摇”引担忧 专家: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可任其发展

      小学生流行玩“电摇”引发家长担忧  专家: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可任其发展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喜欢做一个奇怪的动作:双腿下蹲,手臂前伸,高频率地做“拉锯式”的晃动。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社交语言,他们称之为“电摇”。这个并不雅观还不礼貌的举动,在孩子们中特别火,成为继《孤勇...

    时间:04-13
  • 北京首次明确“直播带岗”服务规范

      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地方标准7月1日起实施规范就业服务专员等三类人员配置  北京首次明确“直播带岗”服务规范  近日,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修订的地方标准《公共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规范》(DB11/T 1123-2023)(以下简称《规范》)经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将自7月1日起正式...

    时间:04-13
  • 福建启动“港澳青年看祖国”福建行主题活动

      中新网福州4月12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青年联合会12日通报,将发挥福建独特区位优势,从今年起开展“港澳青年看祖国”福建行主题活动,计划实施“武夷之友”青少年研学活动、闽港澳行业青年交流、港澳大学生实习实训计划等项目,促进闽港澳青少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4月10日至12日,由...

    时间:04-12
  • 首届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金牌讲解员大赛落幕

      中新网重庆4月12日电 (梁钦卿)4月12日,首届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金牌讲解员大赛决赛在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举行。本次比赛中,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讲解组长邓娟、白沙对台交流基地讲解员俞浩宏和桂园讲解员吴静三人斩获一等奖。  据了解,参与决赛的10名选手分别来自各个在渝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重庆市...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