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京气温呈现稳步下滑趋势,预计周六夜间最低气温将跌破零度线

2023-03-23 01:40:07

来源:新京报

  沙尘消散 气温下降

  气温呈现稳步下滑趋势,预计周六夜间最低气温将跌破零度线

  3月22日,石景山古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来到辖区内工地,要求施工单位对裸露地面、渣土堆放场所及时苫盖,施工期间进行洒水降尘,渣土运输车辆确保清洁到位上路不遗撒,从源头杜绝扬尘污染源的发生。新京报记者 浦峰 通讯员 王亚楠 摄

  沙尘天气持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中央气象台3月22日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当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进入沙尘影响的核心时段。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22日凌晨3时开始,外来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影响北京,早6时,PM10浓度达到1667微克/立方米。

  今天北京即可摆脱沙尘天气影响,但上午阵风仍然较大。气温方面,昨日的北风只是新一场降温过程的序曲,一直到本周六,气温将呈现稳步下滑的趋势。

  昨日入夜后沙尘逐渐消散今日上午阵风仍然较大

  昨日一早,天空昏黄,空气中弥漫着泥沙的味道,能见度也下降。在这样的沙尘天气下,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升,因此在户外或窗边可闻到明显的土腥味。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22日凌晨3时开始,外来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影响北京,PM10浓度以每小时500微克/立方米的增速骤增至1490微克/立方米,6时达到峰值浓度1667微克/立方米,6级严重污染水平,为今年以来影响北京最为严重的沙尘过程。

  昨日午后,能见度有所转好,但仍有沙尘,入夜后沙尘逐渐减弱消散。北京市气象局昨日20时解除沙尘蓝色预警信号。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在西北风的助力之下,沙尘较快通过了华北地区。到23日,北京即可摆脱沙尘天气影响。

  北京市气象台预报,今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三四级转二级,阵风六级左右,最高气温14℃。虽然沙尘天气结束,但上午阵风仍然较大,早高峰需要出行注意防风。

  气温方面,昨日的北风只是新一场降温过程的序曲,一直到本周六,气温将呈现稳步下滑的趋势,周六白天最高气温仅有10℃,夜间气温降得更低,最低气温再次跌破零度线,仅有-1℃。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今日仍可能维持中度及以上污染

  3月21日起,受冷空气携带沙尘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PM10重污染。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在分析最新污染形势时表示,本次污染过程PM2.5浓度远低于PM10,气态污染物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呈现沙尘天气影响下粗颗粒污染的明显特征。

  截至22日11时,受沙尘影响,内蒙古、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6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先后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

  中央气象台昨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22日20时至23日20时,新疆西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天津中南部、山东、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黑龙江南部、河北西南部、山东西部局地有沙尘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信息显示,今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仍可能维持中度及以上污染。24日-27日,受多次冷空气及其后续残余势力影响,大气扩散条件维持较好水平,预计区域大部以优良为主,部分城市受局地扬沙浮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轻度污染。28日,扩散条件略差,中层回温,区域北部优良,中南部受偏南风输送和局地辐合影响,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3月29日至4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转好,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优良,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释疑1

  为什么近期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近期沙尘天气频发,有公众不解:今年春天沙尘怎么这么多?

  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沙尘天气的形成需要持久强劲的大风作为动力,需要沙尘来源,同时也需要低层大气不稳定,这样才有利于强对流发展,把更多沙尘卷扬得更高。

  从常年统计看,3-5月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的沙尘高发期,占全年沙尘过程的将近80%。

  进入3月,北京已经历三次沙尘天气。气象专家介绍,今年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是沙尘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今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气温偏高,导致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等沙源地积雪融化时间提前,沙土提前裸露;3月中旬开始降水偏少,导致植被长不出来。综合影响下,地表沙土更容易暴露,来场大风就容易起沙。

  此外,在蒙古国东部形成的蒙古气旋像个“抽气扇”,蒙古气旋提供了不稳定的低层大气条件,会把地表的沙尘卷得更高,再通过北风吹到北京。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此次沙尘源于蒙古国中部和我国西北部,覆盖范围广,最大范围近100万平方千米。

  释疑2

  防护林可以抵挡风沙吗?

  据公开报道,“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64亿亩以上。10年来,我国天然林保护建设近62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近1亿亩,京津风沙源治理6000多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近3000万亩。

  防护林建设能消灭沙尘天气吗?记者了解到,种树是有用,但作用有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素曾在采访中表示,通过植被根系固沙、蓄水功能,可以降低地表沙尘裸露面积,抑制、改善起沙条件,植被也可以减小局地的扬沙,但对整个风场的改善有限。

  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扬沙仍能被大风从未改造的沙漠中带起,在高空环流的带领下席卷我国北方。需要认识到,沙尘暴不能被根治,植树造林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案,不能百分之百解决我国的沙尘问题。防护林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仍需要持续推进。

  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防护林,这次影响京津与东北地区等地的浮尘扬沙,会更加迅猛。

  【追访】

  空气净化器近期销量上升 近年来市场需求一路萎缩

  近日的沙尘天气,使得空气净化器成为近期呼声最高的家电产品。北京苏宁易购数据显示,2月21日以来,带有除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根据第三方平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3月13日-3月19日,空气净化器线下渠道销售量同比增长53.03%。

  空气净化器短期内销量增长势头尚好,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以及房地产市场下行,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逐年萎缩,2022年空气净化器零售额48.3亿元,为近五年来新低。伴随着技术创新升级,空气净化器使用场景也将扩大。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近期线下销量同比增长53.03%

  3月22日,北京再次遭遇沙尘天气。据“中国天气”微博提示,沙尘天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同时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尘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李女士昨日把闲置已久的空气净化器翻了出来。“上班前开了1个小时空气净化器,直到我出门,净化器指示灯一直显示红色。”李女士告诉记者,昨天出门上班时没有关停空气净化器。

  面对沙尘天气、花粉来袭,近日也有人购买新款空气净化器产品。北京苏宁易购数据显示,2月21日以来,苏宁易购家电家装消费购物节期间,带有除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除菌净化空调的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自清洁空调成交额增长280%,主打“除菌净化”概念的健康家电线上搜索量上涨287%。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一周相关产品销量也有所上升。奥维云网数据显示,3月13日-3月19日,空气净化器线下渠道销售量同比增长53.03%,销售额同比增长25.85%。线上渠道销售量同比下滑30.34%,销售额同比下滑28.77%。

  “空气净化器还是很有效果,早上在10平方米的卧室,开了15分钟,PM10降低了30%,从110到80。”赵先生介绍,家里的空气净化器在雾霾、沙尘等天气时使用,抽完烟也会打开。

  空气净化器市场需求萎缩

  2013年借着雾霾经济的东风,空气净化器行业乘风而起。李女士和赵先生家的空气净化器就分别购买于2013年底和2014年。

  不过自2017年的巅峰过后,空气净化器行业连续5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行业从2017年的162亿元一路萎缩,到2021年仅有66亿元不到。2022年空气净化器行业零售额48.3亿元,同比下滑19%,零售量284万台,同比下滑23%,是自2019年以来需求萎缩幅度最大的一年。

  这与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分不开。2018年6月,国家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雾霾经济降温,促使空气净化器功能升级迭代,行业快速将目光转向房地产市场,空气净化器也和除甲醛深度绑定。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下行,除醛和雾霾无法拉动空气净化器的增长。

  奥维云网环境电器事业部研究总监刘洪涛认为,从数据方面也证明,曾经支撑空气净化器增长的3个概念,即PM2.5、除甲醛、加湿净化,受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无法支撑净化器持续上升,空气净化器目标人群持续减少。

  不过刘洪涛表示,现有空气净化器产品仍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从长期来看,品类融合是未来产品的大趋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融合空气净化器的功能。

  刘洪涛还提到,吸烟人群、母婴人群、过敏人群、宠物人群等专业人群更接近雾霾人群,需要高频使用,人口基数也较大。市场仍有很大潜力,重回百亿规模并不是问题,目前的问题在于从技术方面如何解决烟雾净化等各种难点。

  “需求萎缩倒逼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功能参数和产品体验,在2022年线上市场,我们已经可以明显看到这个苗头,在1000元+及4000元+段位,PM2.5及除甲醛参数都有很大升级,行业入门的门槛被逐渐提高。”刘洪涛表示。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张璐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土壤有机碳降解受何影响?跨度超3000公里剖面最新研究揭秘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理解土壤有机碳周转(即降解)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组成复杂的土壤有机碳降解受何影响,也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聚焦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的最新消息说,基于中国...

    时间:03-23
  • 鄱阳湖水位明显上涨 重回7米线

      中新社南昌3月23日电 (记者 李韵涵)受持续降雨及长江干流水位上涨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出现明显上涨,重回7米线以上。  记者23日从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了解到,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当日8时实时水位为7.73米,较22日上涨0.43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266平方公里,容积8.83亿立方米。  受冷空...

    时间:03-23
  • 【寻味中华】藏茶: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回响

      中新社雅安3月23日电 题:藏茶: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回响  中新社记者 王鹏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句广为流传的茶谚是藏族人重视饮茶的明证。但少有人知的是,藏茶并不产自西藏,而是来自四川雅安,已有1300多年历史。  3月下旬,位于横断山脉东麓、四川盆地西缘的雅安...

    时间:03-23
  • 上海专家挑战年龄极限 为101岁脑梗患者成功动脉取栓

      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一位突发脑梗的101岁老人在上海成功接受了动脉取栓治疗,手术后接连闯关。记者22日获悉,在医院的病房里,老人正在快速康复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下称: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万杰清当日告诉记者,以往,这样的百岁老人很少有抢救成功的先例。这位专...

    时间:03-23
  • 新疆博斯腾湖:水天一色 百鸟翔集 奏响“春日恋曲”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3日电(郭玉顺 杨辈兰 米尔扎提)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近日,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迎来了大批迁徙候鸟在这里停留栖息,它们或腾空盘旋引吭高歌或贴水嬉戏觅食追逐,构成了一幅百鸟翔集生态壮美的春日画卷。大批迁徙而来的候鸟在湖边停留栖息。  杨辈兰 摄  初春的博斯...

    时间:03-23
  • “城市摆渡者”如何与数字社会同行?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报道】数据显示,全国外卖骑手、快递员约有1700万人。对于他们来说,职业作用和社会身份的“不兼容”,一直都是个难解的问题。  如今,中国正在全力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如何重新认识这个群体,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星...

    时间:03-23
  • 游客因未购物被导游辱骂?张家界文旅局:正式立案

      中新网3月23日电 22日,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就“导游因游客未购物辱骂游客”短视频发布通报。通报显示,21日该事件已正式立案,具体情况和发生原因需进一步核查。  经初步核实,视频中旅游团为2022年7月19日张家界中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接待的为期4天的旅游团,事件发生地为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墨...

    时间:03-23
  • 4月1日起广西南宁至香港高铁恢复开行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4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逐步增开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与广东省内以及省外的跨境高铁列车。这也意味着,广西南宁东至香港西九龙高铁列车恢复开行。  据介绍,4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逐步增开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与广东省内跨境高铁列车40列、与广东省外的长途...

    时间:03-23
  • 新闻1+1|城市“停车难”,如何不再难?

      “办事10分钟,停车1小时”,相信不少驾驶员都有过“停车难”的经历。眼下,我国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多种举措,开放更多的停车资源。本期《新闻1+1》关注:城市“停车难”,如何不再难?  江苏南京:推进停车资源共享 缓解“停车难”  近日,江苏南京宣布,将拿出327处机关事业单位的3561个车位,供市民错峰使用。 ...

    时间:03-23
  • 江南中南部有强降水 华北南部等地有大风沙尘天气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3-25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自北向南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23日8时至24日8时,新疆西南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西部、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