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北方遭遇今年最强沙尘:北京为何现“蓝太阳”?长春“泥雨”要下多久?

2023-03-23 02:51:03

来源:成都商报

  北方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气象专家解读——

  北京为何现“蓝太阳”?长春“泥雨”要下多久?

  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3月21日到22日上午,北方多地已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河北西北部、北京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PM10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明显降低。

  3月22日,北京、保定、内蒙古等多地空气已达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一度突破500。而在沙尘影响下,北京22日的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蓝太阳”;此外,吉林长春也在22日迎来了一场“泥雨”过程。

  这些罕见的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本轮沙尘天气为何来势汹汹?沙尘天气还会持续多久?带着问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气象专家

  北京现“蓝太阳”

  气象专家

  空气中的颗粒物改变了光的散射方式

  沙尘影响之下,3月22日的北京天空呈现出灰黄色,能见度明显降低。3月22日5时40分,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本市已出现明显沙尘天气,预计当前至22日中午,大部分地区最低能见度小于1000米。

  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也随之上升。根据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实况监测显示,北京的沙尘影响从22日凌晨3时左右开始到早上7时,全市平均PM10浓度为1630微克/立方米,抵达峰值,达到6级严重污染水平。

  此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定西、大同、包头、呼和浩特、保定、衡水、阜新等地,在22日上午也出现了严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突破500。

  22日上午,不少北京市民发现,北京天空上出现了罕见的“蓝太阳”。对于“蓝太阳”形成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这主要还是因为沙尘天气导致。”

  该气象专家告诉记者,由于沙尘较多,空气中的粒子会对光线出现“米氏散射”(即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作用),在散射作用下,空气中的颗粒物吸收了太阳发出的红光,所以人们透过阳光看见的太阳就失去了原来的鲜亮,且总体颜色呈现灰蓝色。该专家表示,这是沙尘影响下常见的自然现象。

  记者查阅官方资料发现,2022年4月21日、12月12日,北京也因遭遇沙尘天气,天空多次出现“蓝太阳”过程。上述专家也提醒:“市民要尽量避免肉眼直视‘蓝太阳’,长久观看会对视网膜造成一定伤害。”

  长春现“泥雨”

  气象专家

  沙尘下落,冷暖空气相遇形成泥雨

  吉林长春同样在近期遭遇了沙尘天气影响。据当地媒体报道,22日早上,长春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零星雨点混着扬尘,落在行人身上形成脏泥点。户外车辆更是落满泥渍。

  记者在吉林省气象台官网看到,吉林省气象台也在22日上午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吉林市、通化市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8℃左右,部分地方可达10℃以上。

  对于当地“泥雨”现象产生的原因,上述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这是由于长春当地同时遭遇了冷空气和沙尘天气侵袭,冷空气下沉带动空气中沙尘下落,同时在当地暖空气的结合下形成了降雨,因此雨中伴随沙尘形成了“泥雨”现象。

  据该气象专家介绍,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带,每年3月至5月,吉林多地都会出现冷暖空气对流的现象,因此造成了当地在春季会经常有大风气候过程。再加上冬季地表植被凋零,极易让沙尘进入吉林省内。

  记者也了解到,本次已是吉林今年第二次遭遇明显沙尘天气。另据吉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该省中西部部分地区还将出现沙尘暴过程。

  22日7时55分,吉林省气象台发布了沙尘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白城、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吉林、通化北部风力仍然较大,将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等沙尘天气,能见度较差,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做好防风、防尘、防火等工作

  吉林省气象台也同时指出,大风和冷空气均有利于沙尘天气消散,预计这轮沙尘天气将在3月23日减弱并趋于结束。

  3月以来我国已现4次沙尘天气

  专家:沙源地温高雨少,冷空气入侵致沙尘天气传输

  “预计今天仍是沙尘比较严重的时段。”22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和沙尘暴黄色预警:预计22日08时至23日08时,宁夏、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

  今年的沙尘天气是否明显偏多?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今年3月以来,我国已经出现4次沙尘天气过程,比常年同期偏多。”

  那么,春季出现沙尘原因何在?张涛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沙尘天气,是因为当前大地回暖,日晒使得地表松动,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气大风频发的季节,所以当强风经过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甘肃等地的沙源地时,会将沙尘卷到空中,随着低空气流向东向南传输,影响内蒙古以东以南等区域。

  “今年3月以来,沙源地温高雨少,大部分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一旦有冷空气入侵,出现大风天气,易造成沙尘天气传输。”张涛说。

  记者统计发现,每年3~5月,都是我国北方沙尘的高发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中国共出现32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年均1.5次左右,主要出现在3月和4月(3月11次、4月14次),最多的年份出现过5次(2001年、2002年、2006年)。2021年3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方遭遇了十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超过了380万平方公里。

  未来沙尘天气是否仍将持续?张涛表示,3月以来沙尘天气确实偏多,但如果针对整个春季的情况,仍需关注未来4月和5月的天气变化。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张炎良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土壤有机碳降解受何影响?跨度超3000公里剖面最新研究揭秘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理解土壤有机碳周转(即降解)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组成复杂的土壤有机碳降解受何影响,也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聚焦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的最新消息说,基于中国...

    时间:03-23
  • 鄱阳湖水位明显上涨 重回7米线

      中新社南昌3月23日电 (记者 李韵涵)受持续降雨及长江干流水位上涨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出现明显上涨,重回7米线以上。  记者23日从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了解到,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当日8时实时水位为7.73米,较22日上涨0.43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266平方公里,容积8.83亿立方米。  受冷空...

    时间:03-23
  • 【寻味中华】藏茶: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回响

      中新社雅安3月23日电 题:藏茶: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回响  中新社记者 王鹏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句广为流传的茶谚是藏族人重视饮茶的明证。但少有人知的是,藏茶并不产自西藏,而是来自四川雅安,已有1300多年历史。  3月下旬,位于横断山脉东麓、四川盆地西缘的雅安...

    时间:03-23
  • 上海专家挑战年龄极限 为101岁脑梗患者成功动脉取栓

      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一位突发脑梗的101岁老人在上海成功接受了动脉取栓治疗,手术后接连闯关。记者22日获悉,在医院的病房里,老人正在快速康复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下称: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万杰清当日告诉记者,以往,这样的百岁老人很少有抢救成功的先例。这位专...

    时间:03-23
  • 新疆博斯腾湖:水天一色 百鸟翔集 奏响“春日恋曲”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3日电(郭玉顺 杨辈兰 米尔扎提)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近日,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迎来了大批迁徙候鸟在这里停留栖息,它们或腾空盘旋引吭高歌或贴水嬉戏觅食追逐,构成了一幅百鸟翔集生态壮美的春日画卷。大批迁徙而来的候鸟在湖边停留栖息。  杨辈兰 摄  初春的博斯...

    时间:03-23
  • “城市摆渡者”如何与数字社会同行?

      【《中国新闻》报记者李腾飞报道】数据显示,全国外卖骑手、快递员约有1700万人。对于他们来说,职业作用和社会身份的“不兼容”,一直都是个难解的问题。  如今,中国正在全力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如何重新认识这个群体,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星...

    时间:03-23
  • 游客因未购物被导游辱骂?张家界文旅局:正式立案

      中新网3月23日电 22日,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就“导游因游客未购物辱骂游客”短视频发布通报。通报显示,21日该事件已正式立案,具体情况和发生原因需进一步核查。  经初步核实,视频中旅游团为2022年7月19日张家界中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接待的为期4天的旅游团,事件发生地为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墨...

    时间:03-23
  • 4月1日起广西南宁至香港高铁恢复开行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4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逐步增开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与广东省内以及省外的跨境高铁列车。这也意味着,广西南宁东至香港西九龙高铁列车恢复开行。  据介绍,4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逐步增开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与广东省内跨境高铁列车40列、与广东省外的长途...

    时间:03-23
  • 新闻1+1|城市“停车难”,如何不再难?

      “办事10分钟,停车1小时”,相信不少驾驶员都有过“停车难”的经历。眼下,我国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多种举措,开放更多的停车资源。本期《新闻1+1》关注:城市“停车难”,如何不再难?  江苏南京:推进停车资源共享 缓解“停车难”  近日,江苏南京宣布,将拿出327处机关事业单位的3561个车位,供市民错峰使用。 ...

    时间:03-23
  • 江南中南部有强降水 华北南部等地有大风沙尘天气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3-25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自北向南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23日8时至24日8时,新疆西南部、内蒙古东南部和中西部、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