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人身安全保护令:“前任”暴力伤害?有法律屏障

2023-03-20 09:05: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林丽像是困在了前任的阴影里。

  2022年11月,林丽与邓强分手后,迎来的并非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解脱,而是进入了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从那时开始,邓强持续骚扰林丽,从最初的人身攻击到威胁公开其家庭隐私。林丽担惊受怕、不堪其扰,遂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023年2月,林丽终于获得了闵行区法院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也成为上海市首份对终止恋爱关系后女方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意味着,邓强今后如果再对她实施暴力,或者骚扰、跟踪等,将视情节轻重被处以罚款、拘留,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5年间,加大对家暴案件依职权调取证据力度,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3万份,联动各方推动保护令落地执行。

  一纸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困在前任阴影里”的她们意味着什么?如何建立一道法律屏障让她们从暴力中走出?

  承受前任暴力伤害的恐惧

  “要疯掉了,有人帮帮我吗?”

  2022年12月,一条“被已分手的前任纠缠怎么办?”的帖子下,得到了100多名正在或者曾经受前任骚扰女性的回应,她们或被前夫、前任男友死缠烂打,或面临隐私遭曝光的威胁,甚至正在承受前任在家门口围追堵截的恐惧。

  “像是困在了前任的阴影里。”一名女性这样描述自己被纠缠的痛苦。

  林丽遭遇的,不仅是心理上的痛苦,更有直接的生命安全威胁。邓强“每天频繁打电话、发送微信骚扰林丽,带有大量侮辱性字眼”,还“三次前往其所在小区,拍摄小区图片发送给林丽”,负责办理林丽案的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梅陇人民法庭二级法官田颂说,在前任的骚扰、威胁下,林丽担惊受怕、精神紧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丽珍律师指出,“被骚扰的情况下,女性可以首先选择报警。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男方行为确实构成现实危险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拘留、罚款,或者是出告诫书、训诫书等行政文书,要求男方停止这种行为。”

  “但在办案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对家务事‘和稀泥’的现象。”林丽案代理律师、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玉霞发现,家暴案件中,有基层警方会一再规劝被施暴方和解,以求调解结案,“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的张玉霞提交了一份关于家属间侵害案件不应该影响被害人的提案,其中提到,司法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在处理此类案件中,应当规范职业言行,真正保护个体的生命健康权,尊重被侵害人。

  当事情不能像预想中那样发展,这些女性又该如何走出暴力的阴影?

  “人身安全保护令不仅是写在纸上的”

  “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设立了一道‘隔离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或者再次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2016年3月1日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确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独立的民事救济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请求、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第二十九条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以及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它并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张玉霞说,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夫妻或者恋人之间同居一室,且房屋属双方共有,一旦发生暴力行为,如果对方的暴力行为没达到治安处罚或刑事处罚的程度,往往只能是被施暴方放弃民事权益离开住所。公安机关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没有执法依据,不能驱逐施暴方。“但如果被施暴方持有要求对方迁出共同居所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执法人员有了执法依据,离开的就将是施暴一方。”

  然而,此前反家暴法中所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被申请人,仅限于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

  张玉霞讲了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一直遭受家暴,尽管通过诉讼离婚了,但对方一直纠缠她,最后矛盾激化,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桩民事纠纷变成了刑事命案。”

  “如果有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不是结果就会变得不同?”张玉霞说,此前人身安全保护令只适用于家庭暴力,而她的朋友与前夫并不在一起生活,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朋友的不幸遭遇令张玉霞深受震动。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时,她建议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家庭成员及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保障被施暴方人身权益,预防和避免民转刑的有力措施。”她说。

  用对用好才能真正保护女性

  2022年12月底,林丽带着超过2000张被前任骚扰、恐吓的聊天记录截屏图,找到了张玉霞,希望能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这属于恋爱分手之后的骚扰,2023年1月1日后我们可以尝试申请。”张玉霞说。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新增一条重要规定,禁止以恋爱、交友为由或者在终止恋爱关系、离婚之后,纠缠、骚扰妇女,泄露、传播妇女隐私和个人信息,而妇女遭受上述侵害或者面临上述侵害现实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

  “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陈宜芳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家庭暴力发现机制、证据收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细化完善。

  2022年8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家庭暴力行为种类作了列举式扩充,明确冻、饿及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均是家庭暴力,列举的十种证据形式降低了该类案件的证明标准,不仅给当事人以行为指引,也使得人民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对证明标准的把握更加清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举证难”问题。加上妇保法的新规定,“这些合力大大拓展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

  在实际中,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否容易申请呢?

  “首先要衡量对方的行为是否达到法院发放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度。”张丽珍认为,女性在申请之前对于所受伤害的评估非常重要,“一旦申请了法院没有支持,对方知道了以后,可能会认为现在做的事情法律是不管的。对于女性来说,受到的伤害可能会变本加厉。”

  张玉霞则指出,当前立案的难点在于暴力行为的取证。如果有实际伤害,那么报警之后可以获得证据,如果是可能发生的伤害、恐吓、威胁等,则需要有微信、短信、居委调解记录等书面材料予以证明,当事人需要注意保留固定相关证据。

  “其实这些都属于实质审查内容,而立案只需形式审查。”她补充道,当前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落地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足,“相关法律规定了法院出具保护令需在72小时内,情况紧急的甚至在24小时内,但实践中法院是以正式立案时起算,而并非以当事人申请时起算,甚至会遇到有些案件在申请立案后被放置了一个月,这就导致保护的紧急时效性形同虚设。”

  张玉霞表示,她会提交一个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落地和规范适用的提案,“人身安全保护令虽非万能,但对受害者而言是一层保护,意味着希望,只有用对用好,才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立法初心。”

  “我们将密切跟踪了解《意见》和《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做好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实施过程的难点和堵点,切实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家庭暴力人人喊打’的氛围,让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陈宜芳表示。

  (为保护隐私,林丽、邓强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探访和田夜市:让人流连忘返的新疆味道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0日电(潘琦)“什么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呀,和田夜市亚克西呀……”  欢快的歌曲与和田夜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起弥漫在苍茫夜色中,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和田带你一探这里的“深夜食堂”。  走进夜市,人们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每个人都“左顾右盼”,寻找好吃的东西。红柳烤肉、酸奶粽子、玫...

    时间:03-20
  • 中疾控专家:本轮流感高峰在部分省份已开始下降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顾天成)针对近期公众关心的流感防治热点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20日表示,继此前我国流感活动水平有所升高后,目前已监测到有几个省份流感活动高峰出现拐点,开始下降。  “今年较往年约晚2个月进入流感流行季,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亚型流...

    时间:03-20
  • 广东将遇今年首次强对流天气 部分市县或有冰雹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记者 王坚)据广东省气象局20日消息,该省将遭遇今年首轮强对流天气,未来几天全省雷雨趋于明显,部分市县伴有雷电、短时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专家分析称,22日,偏南气流继续加大,广东处于冷空气和切变线南侧,靠近切变的粤西北22日夜间前后将出现明显的暖区降水,有雷阵雨局...

    时间:03-20
  • 广东打造节水体验实验室 让民众沉浸式感受节水科技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记者 王坚)记者20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广东省节水体验实验室于19日开馆。其通过多种体验形式让民众沉浸式体验节水乐趣,感受广东节水成效及节水科技进步。  广东省水利厅介绍,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首个节水的实验体...

    时间:03-20
  • 云南西双版纳发现中国新记录属植物大花舟翅桐

      中新网昆明3月20日电(石蕊)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日通报称,近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护所在开展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一乔木树种,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专家鉴定为舟翅桐属大花舟翅桐,系中国新记录属植物。图为大花舟翅桐。 岩温的 摄  大花舟翅桐属锦葵科舟翅...

    时间:03-20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启动“童伴名师课堂”公益公开课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 肖欣) 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童伴名师课堂”19日上线。据悉,该线上课堂以“云上课程”的形式,聚焦城乡儿童成长,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名家主讲,提供普惠性、系统科学的学习内容,将儿童启蒙知识和认知实践结合起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走进乡村。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

    时间:03-20
  • 中老铁路促“中文热”升温 老挝学生组团赴广西求学

      中新社崇左3月20日电(陈秋霞 陈沿佑)“听说师兄师姐们毕业后,在老中铁路线上工作。我会努力学好中文,争取服务于老中铁路。”老挝籍留学生王安娜20日在广西崇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为中老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推动老挝民众学习中文热潮持续升温。  3...

    时间:03-20
  • “木构新景”展武汉开幕 展现木结构建筑生命力

      中新网武汉3月20日电(梁婷 黄颖)“木构新景——从材料、建构到双碳背景下的新未来”展览开幕式暨学术论坛20日在中国建筑科技馆举行。展览将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木结构建筑、材料、构成方式、研究等串联,展示当代木构建筑完整生命谱系,以及其所构造出的绿色低碳未来图景。  木结构建筑拥有持久的生...

    时间:03-20
  • 新疆: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疆畜牧业资源丰富,当地围绕畜牧业优势产业带建设,优化调整产业布局,通过规模养殖、龙头带动、科技引领,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疆,饲养和繁育正朝着越来越精细化、科技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细毛羊之乡”拜城,种羊场应用了智能管理...

    时间:03-20
  • 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分将至,草木生发。各地区各部门加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污染防治攻坚继续向纵深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下达2023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预算500多亿元。在江苏太湖西岸,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拦截工程近日开工,将有...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