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安徽合肥:社会各界送别因公牺牲民警华杰

2023-03-18 20:2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3月18日电 (记者 赵强)18日,安徽省合肥市殡仪馆挽联高悬,花圈绕护。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华杰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安徽社会各界代表共500余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与华杰作最后的告别。

华杰遗体告别仪式。 合肥市公安局供图

  当日,合肥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广场上肃立的民警、辅警脱帽致敬,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手中的横幅上,黑底白字格外醒目——“英雄未逝,只是长眠”“好警察,一路走好”。

  大家眼中的这位好警察就是华杰,生前系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警号003218。自1996年入警,华杰的从警生涯就是从一段道路到另一段道路。但无论在哪,为交通参与者、出行市民保驾护航,在车水马龙中留给匆匆而过的司机专注指挥的背影,一直是华杰最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社会各界送别因公牺牲民警华杰。 合肥市公安局供图

  人来人往的合肥三孝口繁华依旧,但再也找不到华杰高大挺拔的身影。3月16日12时许,华杰在执勤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自己心爱的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生命定格在51岁。

  都知道一线交警很辛苦,27年来,华杰却坚持留在路面一线。尽管在职业生涯中有数次调动岗位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留下来看着自己守护的“安徽第一路”变宽、变亮;看着路边一株株小树长成碗口粗的行道树;看着一群群孩子从入学到毕业……而他自己,也从“民警小华”变成了群众交口称赞的“华队长”。

灵车途经合肥三孝口,正在岗位上执勤的中队同事列队,最后一次向华队敬礼。 合肥市公安局供图

  “(他)不肯走,是舍不得。舍不得干了这么多年和老街坊、老同事们的这份感情。”一起共事多年的庐阳大队教导员杨斌这样评价自己的这位老战友。

社会各界送别因公牺牲民警华杰。 合肥市公安局供图

  华杰的离去让亲友们陷入了深深的痛楚,在和丈夫作最后告别时,妻子岳娟泣不成声。

  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后,岳娟心里隐隐有了预感,她把小儿子托付给邻居,急匆匆往医院赶,但还是没能见到丈夫最后一面......岳娟一次又一次呼唤着华杰的名字,多希望丈夫只是睡着了。

  华博昂是华杰的大儿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虽然出生在警察之家,但在自己的印象中,父亲从未刻意引导他加入公安队伍。但华博昂还是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和热爱。高中毕业,他选择了报考警校。在蒙城路的老房子里,还摆放着华博昂入学第一天和父亲的一张合影。照片里,父子俩笑得都很开心……

3月15日23时许,同事的执法记录仪留下了华杰最后的身影。 合肥市公安局供图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很高,穿上警服,没有人能伤害他。”可在殡仪馆,见到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时,华博昂才真正意识到,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等弟弟长大了,我会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平凡但受大家尊敬、怀念的好爸爸。”华博昂坚定地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安全医美如何不踩坑?专家:务必注意这些细节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 近日,有关把“妆字号”化妆品用于面部美容注射的违规行为被媒体曝光,爱美者在医美过程中如何保持冷静与清醒,去伪存真,安全变美?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给公众提出了“避坑”建议。  有证的执业医师就可以开展医美治疗吗?  无照行医,无疑是人们进行医美治疗时最担心...

    时间:03-19
  • 节令之美·春分丨21日5时24分春分:燕子来时春正好

      新华社天津3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北京时间3月21日5时24分将迎来春分节气。  此时节,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小小燕子南来北往,分出春与秋。在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地区,燕子南飞时,就是秋...

    时间:03-19
  • 宁蓉铁路汉渝段推出定期票、计次票

      中新网武汉3月19日电 (秦涛 何耀)据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消息,3月20日起,宁(南京)蓉(成都)铁路武汉至重庆段推出30日定期票、20次计次票新型票制产品,以方便沿线商务差旅和通勤旅客出行。目前,武铁“高铁月票”已推广到汉十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武九客专、宁蓉铁路汉渝段...

    时间:03-19
  • 暖心服务不断线 多项政策促大学生就业

      央视网消息:除了积极开展招聘活动外,各地还通过多项政策和暖心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  近期,南宁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交通补贴申报发放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2022—2025年,广西区外、南宁市外广西区内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南宁市就业的最高可获一次性1000元的交通补贴。  按...

    时间:03-19
  • 产业数字化发展提速 招聘市场数字人才需求旺盛

      央视网消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用人单位对于数字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提升。  在重庆市联合成都市开展的2023年全国重点高校巡回引才活动现场,专门开设了“数字经济人才专区”。据介绍,2021年,重庆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复设立了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旨在加快集聚数...

    时间:03-19
  •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 西藏清洁能源建设再获突破

      央视网消息:今天(3月18日),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正式宣布:自2021年底全面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时。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是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项目,总装机22兆瓦,风机建设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间。  三峡集...

    时间:03-19
  • 新华视点丨木棉花开“零碳村”

      阳春三月,川西南端的金沙江畔,木棉花如约绽放。攀枝花市是我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地级市。攀枝花,又名木棉花,一棵树上同时盛开数百朵火红的花朵,远远望去,犹如无数“火炬”,争相斗艳。  作为四川率先探路“零碳村”建设的试点和市级“低碳示范村”,龙华村利用充沛的光热资源,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在种植上...

    时间:03-19
  • 贵州南庄:因“李”而美因“李”而富

      中新网贵州沿河3月19日电 题:贵州南庄:因“李”而美因“李”而富  作者 周燕玲  刚下过雨的南庄村雾气氤氲,云海缥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李花犹如“雪山”。山脚下的七旬老人杨举昌正在李树下,招呼来往游客品尝自家的李子果酒,一阵微风拂过,花瓣轻盈地打着旋儿飘落游客杯中。  “入口清爽香甜,...

    时间:03-19
  • 科学采取措施 三千余尾搁浅江鱼被成功放归长江

      央视网消息:近日,在长江芜湖段,3000余尾江鱼因长江水位下落搁浅被困,在众人的努力救护下,这批被困江鱼被安全放归长江。  近日,在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的长江外滩,护鱼队在进行巡查时发现江滩的一处洼地有很多鱼被困,通过识别,鱼群中有4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胭脂鱼。  这个20多亩的江滩低洼地经长江...

    时间:03-19
  • 内蒙古多地水库湿地迎大批候鸟 万鸟翔集 和谐美丽

      央视网消息: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内蒙古多地水库、湿地迎来了大批迁徙的候鸟,呈现出万鸟翔集的生态景观。  在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宝力格水库,数万只候鸟从南方迁徙而来。它们或在水中觅食,或结伴翱翔,从空中看去,宛若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湿地这段时间也陆续迎来...

    时间:03-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